朝鮮被俘官員筆下的後金軍民:以臉上刀疤為榮!

清朝貴族昭槤撰寫的著名筆記《嘯亭雜錄》中,有關清初滿洲武將阿里瑪,有這樣一段記述。

朝鮮被俘官員筆下的後金軍民:以臉上刀疤為榮!

《嘯亭雜錄》封面

阿里瑪力大過人,在盛京(後金在1625至1644年的首都),他能夠舉起實勝寺前重達千斤的石獅子,還能夠揪著自己的頭髮使身體離開地面;戰場上也戰功卓著。

然而就在滿洲人進入北京城後不久,他捲入了一些紛爭,屢次觸犯法律,終於皇帝下令將他逮捕,並以多項罪名判處死刑。當他聽到對自已的判決時,表現得十分冷靜,只說了聲“好男兒安惜死為”。

就這樣他被五花大綁,押入囚車,前赴北京城東南的刑場。但是當囚車抵達宣武門,即將離開滿洲人起居生活的北京內城時,他突然把腳蹬在城牆磚的洞裡使囚車停下,高聲叫道“死則死耳,餘滿洲人,終不使漢兒見之,誅於門內可也”。

意思是:死就死了,我是滿洲的勇士,不能讓漢人看見被殺,就在門內行刑吧!

書中記載:“行刑者從其語,阿延頸受戮,其頸脈如鐵,刀不能下。阿自命佔以佩刀割其筋,然後伏法,亦一奇男子也”。筆記中描寫得有所誇張,但是,從一個側面也展示了滿洲武士的勇猛。

這是清朝貴族筆下的滿洲武士形象,還有朝鮮被俘官員李民寏所寫的一本書《建州聞見錄》,也詳盡地描寫了後金軍民的風餐露宿和尚武爭勇。

01幕僚李民寏的被俘歲月

朝鮮被俘官員筆下的後金軍民:以臉上刀疤為榮!

努爾哈赤興兵路線

1618年,努爾哈赤脫掉對明“忠順”的外衣,於赫圖阿拉(今遼寧撫順新賓縣,後金第一都城,清王朝龍興之地)誓師,釋出討伐明朝的“七大恨”檄文,

這年4月,努爾哈赤率領2萬後金士兵佯稱互市,攻取了撫順。襲破撫順,碰了一下明朝這個龐然大物,竟然俘獲人畜30萬,這是自興兵以來從未有過的大擄掠。從而刺激了更大的貪慾:統兵蠶食遼東。

一年之後,1619年2月,面對努爾哈赤的虎視眈眈和血腥殺戮,明朝再也不能坐視不管了,決定“犁庭掃穴”,以赫圖阿拉為目標,兵分四路圍剿後金。明遼東經略楊鎬坐鎮瀋陽,指揮四路大軍圍剿後金,拉開了薩爾滸大戰的序幕。

可惜今時不同以往,明廷以為這一次出兵對付的努爾哈赤仍舊不過是建州女真內的“巨酋”,殊不知整個女真部落(除海西女真葉赫)已經在努爾哈赤麾下透過八旗制度整合成為一部強大的戰爭機器,總兵力達到6萬以上。

出征的明軍在數量與質量兩方面都很難說佔有什麼優勢,遑論兵分四路?正是在這種對於後金實力的誤判,促使明朝決心“撤九邊之備,以充遼事,竭四海之財,以供遼餉,期滅此奴,以雪敗亡之恥”, 像輸紅眼的賭徒一樣,將8萬大軍孤注一擲般地投入了薩爾滸戰役。

當時,朝鮮國王應明廷的邀請參戰,光海君李琿派姜弘立率兵助明,李民寏作為幕僚隨軍渡江作戰,後投降被俘,翌年七月獲釋歸國。其將聞見所及,較詳細地寫進《柵中日記》,回國後又寫了《建州聞見錄》,向國王光海君呈報。

朝鮮被俘官員筆下的後金軍民:以臉上刀疤為榮!

《建州聞見錄》封面

李民寏在後金營壘內生活了一年多才獲釋,所著的《建州聞見錄》,為後人研究薩爾滸大戰期間的後金制度提供了一手資料。

02爭相攀比臉上刀疤的後金士兵

朝鮮被俘官員筆下的後金軍民:以臉上刀疤為榮!

“胡效能耐飢渴。行軍出入。以米末少詐調水而飮。六七日間,不過吃四五升。雖大風雨寒冽。達夜露處。馬性則五六晝夜絕不吃草,亦能馳走。女人之執鞭馳馬,不異於男。”

“十餘歲兒童,亦能佩弓箭馳逐。少有暇日,則至率妻妾畋獵為事,蓋其習俗然也。凡有戰事之行,絕無糧餉軍器之運轉,軍卒皆能自備而行。出兵之時,無不歡躍,其妻子,亦皆喜樂,惟以多得財物為願。”

——《建州聞見錄》

李民寏發現後金兵馬都極為吃苦耐勞,後金士兵行軍打仗時就用碎米粉調成糊糊喝,連喝一週也不過四五升而已,即使在大風暴雨中風餐露宿也是如此。而後金的馬也過慣了苦日子,五六晝夜一點草不吃,跑起來還是飛快。得益於這種吃苦耐勞的特性,後金大軍出征時幾乎不需要任何後勤儲備,完全靠士兵自己準備乾糧,隨身攜帶,實在沒糧了則就地打獵做燒烤。

據《建州聞見錄》記載,滿洲女子執鞭馳馬不異於男子,十餘歲兒童,亦能佩弓箭馳逐。少有暇日,則率妻妾畋獵為事。因此,滿洲人作戰,弓箭甚為得力。

尤其讓重文輕武的朝鮮人驚訝的是,後金平民聽到征戰的號令後,無不歡呼雀躍,全家人都高興得不得了,妻子歡欣鼓舞,小孩蹦蹦跳跳,像過年一樣,因為他們明白,戰爭意味著獲得戰利品的機會。有些軍人家庭有奴四五人,這些奴隸都爭著上前線,就是為了掠奪糧食、牲畜等戰利品。

朝鮮被俘官員筆下的後金軍民:以臉上刀疤為榮!

《建州聞見錄》還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有一日,朝鮮俘虜看到許多女真人圍在一起喧曄攀比,湊過去一看發現,這些女真人竟然在比誰臉上的刀疤多,而且在場看熱鬧 的人裡,就沒幾個臉上沒疤的。在那個沒有抗生素的年代,受傷感染之後,基本沒治,這些人臉上都這麼多傷,身上還用說嗎?這些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啊。

從以上見聞錄中,女真人好戰爭強、民風尚武,平時重視軍事訓練,十多歲的青年亦能騎馬射箭;軍隊吃苦耐勞,女子也能騎馬上陣,的確有超常的戰鬥稟賦。這方面明朝顯然遠遠不及。

早在薩爾滸戰役前二十年,李如梅(李成梁之子,李如松之弟;李成梁為明末將領,鎮守遼東30年)就曾對朝鮮國王說,“倭子三十,不能當韃子一人。此賊七幹,足當倭奴十萬”,認為女真人戰力是遠在日本人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