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受母親影響,一生一世一雙人,愛妻去世不續絃,多次拒絕宋美齡

元方季方,圭璧雙輝。——評譚延闓書法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寧溘死以流亡兮,餘不忍為此態也!譚延闓的一生即是天地正氣的一生。2016年,嘉德春拍不吝高價競拍得譚延闓楷書“天地正氣”一幅,心懷大暢。他是享譽中外的政治家和書法家,但是同時他也是母親最親愛的兒子,妻子最鍾情的丈夫,女兒最溫暖的爸爸。

譚延闓,出生於清代末年,雖出生於官宦世家,但是其母親只是地位低下的小妾。雖然已經生下了三個兒子,但是受傳統禮教的影響,譚延闓的母親生活做事要看別人的臉色,吃飯時也要陪侍在一旁,沒有在正房吃飯的資格。譚延闓的母親不甚得他父親的喜歡,生活過得很是不好。

小小年紀的譚延闓非常心疼自己的母親,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改變母親的生活,而讀書則是改變環境最好的方法。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譚延闓立下了好好讀書的志向,希望將來能夠提高母親在家庭中的地位。

他受母親影響,一生一世一雙人,愛妻去世不續絃,多次拒絕宋美齡

譚延闓本身天資不錯,幼年時期便鋒芒畢露,有天才之稱。再加上自己的後天努力,少年時期的譚延闓就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而他那令人讚歎的文筆,甚至獲得了皇帝老師的青睞。正是譚延闓亮眼的表現,他的母親獲得了在正廳吃飯的資格,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當然,胸懷大志的譚延闓並不止步於書本。隨著革命浪潮的襲來,譚延闓追隨中山先生獻身革命,手握重兵,成為一方重臣。但是,譚延闓的努力和成就並不能改變母親與人為妾的身份,這一身份甚至導致她去世時不能從正門出殯,族中長輩以譚延闓的母親只是妾侍為由,不允許其棺木從正門出殯。此時的譚延闓從悲傷裝化為憤怒。

就算自己付出了這麼多,達到了今天的地位,一切都是為了提高母親在家族中的地位,但是母親的靈柩卻連走個正門的資格都沒有。一向孝順母親的譚延闓當然無法忍受這樣的處境,他不惜躺在母親的棺材上,說:“我死了,快讓我出殯。”

他受母親影響,一生一世一雙人,愛妻去世不續絃,多次拒絕宋美齡

而譚延闓的這一舉動也深深的震懾了這幫老朽的族中長輩,畢竟這時候的譚延闓並不是普通人,而是帶兵之人。在譚延闓的強烈要求之下,才讓他的母親能夠享受從正門出殯的待遇。

童年時期的譚延闓目睹了母親的悲慘生活,發誓要好好對待自己的妻子,在婚姻之中始終忠於一人。他和妻子方榕卿的的感情十分親厚,在夫人去世後愛好吃肉的譚延闓為了悼念妻子堅決吃了100天的蔬菜。並且他立下了自己除了方夫人之外,再無其他妻妾的諾言。

此生不再續絃,你是我唯一的妻子。他將自己全部的心力都放在了工作和兒女身上。後來,孫中山看譚延闓總是孤身一人,想要將宋美齡介紹給他,但是他無法背叛自己的妻子,便拒絕了。後來宋慶齡也來充當媒人,為兩人牽線,甚至宋美齡當面向譚延闓表露了自己的心意。

譚延闓最終說了自己的理由,宋美齡聽完之後十分為之動容。最終,譚延闓和宋美齡結成幹兄妹,也算是堅守了自己的諾言。譚延闓多次拒絕了宋美齡,心中總是覺得有所虧欠。於是便盡心地撮合宋美齡和蔣先生,最終為自己的乾妹妹選擇了一個好歸宿。

他受母親影響,一生一世一雙人,愛妻去世不續絃,多次拒絕宋美齡

於譚延闓而言,結婚了就是一輩子的感情,一輩子的責任,即便去世了也是無法替代的,自己又何必去荼毒別人呢。

譚延闓是民國著名的政治家和書法家。譚延闓早年跟隨中山先生參加革命,三次出任湖南都督,曾官至民國內政部長和北伐軍總司令。在起起伏伏的仕途變動中,譚延闓的書法愈發精湛,他主攻顏書,被譽為民國以來顏楷第一。他是活躍在民國政壇的頂尖文人,他的字筆力飽滿,顧盼自雄,大有傲視天下之霸氣!

除此之外,譚延闓還摯愛美食。他愛吃,吃遍了南京大大小小的飯館酒樓後。他更會研究吃,每吃到一道好菜都回去和家裡的大廚研究做法。他並不信奉君子遠庖廚,後期譚延闓的廚藝可堪比大廚。他有時甚至會自己設計心新的菜品做法,讓家裡的廚子實驗烹飪。

最後他和家廚們竟研發出一個套包含200多款菜品的私房菜系列,這個譚家菜系列融合了淮揚菜的清淡和湘菜的酸辣,再加上“原材料選取精良、刀工處理精細、烹製技藝精湛、味道調和精準”的四大特點,慢慢流傳成為了湘菜中的著名流派:組庵湘菜。

他受母親影響,一生一世一雙人,愛妻去世不續絃,多次拒絕宋美齡

但是萬事都是過猶不及。譚延闓對人說:“人生四大貪:吃喝嫖賭,嫖賭與我無緣,唯有吃喝,在所不辭!”他一生無肉不歡,隨著年齡的增長,身材也逐漸發福。甚至到了走一會路就要喘好一陣粗氣得地步。到醫院去檢查身體,醫生勸告他要注意飲食,多素少肉,否則最終可能會引起腦溢血等富貴病。

但是醫生的勸誡並不能讓譚延闓敲響警鐘,繼續大吃大喝。1930年,譚延闓突發腦溢血去世,享年51歲。國民政府為他舉辦隆重的國葬,蔣率領眾元老官員親自送葬,極盡哀榮。譚延闓的一生,他的政治成就我們很難去評價但是他身上有著最為純良和淡泊的文人氣質,景星明月歸天上,和氣春風生眼中。

他受母親影響,一生一世一雙人,愛妻去世不續絃,多次拒絕宋美齡

推開歷史沉重的大門,展開那幅畫卷,我們可以看到慘絕人寰的場景,天怒人怨,但是我們也能夠看到閃耀著光輝的人物和文化的風采。在那個國家遍體鱗傷、風雨飄搖的年代中,譚延闓仕途沉浮,為中華革命事業為獻身。而他的書法更是為中華文化增添了一抹亮色。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自成一生豪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