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給中國取1名,古人禮尚往來,一口氣回敬了21個,沿用至今

要說中國的外號可不少,像自己用的代稱便有華夏、中華、中原、神州、九州等等。而外國同樣給中國取了不少的外號,像古希臘跟羅馬一度稱呼中國為絲國、絲來的地方。這名字很顯然是因為絲綢,要知道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中國都是世界上唯一能夠製造絲綢的國家。給西方國家輸出了大量的絲綢,這可是他們的奢侈品,中國因此被稱為絲國。

古印度給中國取1名,古人禮尚往來,一口氣回敬了21個,沿用至今

還有像什麼瓷國、清國、唐國等等,作為鄰居,印度也沒少給中國取外號。一直以來人們認為貶義詞的支那,並非是日本對中國的稱呼,最早起源於印度。而且當時也沒有帶有貶義,是一種正常的稱呼,根據研究來看,秦跟印度很早就有往來。支那一詞很有可能是來自秦的音譯,而日本人在唐朝期間不斷派出遣唐使,一來二去之下也得知了這個稱號。

古印度給中國取1名,古人禮尚往來,一口氣回敬了21個,沿用至今

它成為貶義詞是在更晚,準確的來說在明治維新後,甲午一戰慘敗。日本人長期把中國尊為上國,這次慘敗令他們頗為震驚,因為不忿我們的居四夷之中的中國,因此將支那帶有貶義性。印度對中國的稱呼還有一個叫做震旦的,說起來這個詞倒是古代印度人表示尊敬所用,魯迅先生也頗為這個稱呼為榮。這兩個稱呼在史籍中出現得比較多,而中國對印度的稱呼那就多了。

古印度給中國取1名,古人禮尚往來,一口氣回敬了21個,沿用至今

印度第一次在中國的史籍中出現應該是在史記中,《史記。大宛列傳》記載:﹝大夏﹞東南有身毒國 。當時稱之為身毒,這一稱呼應該是在先秦時期開始了。範圍主要指的是印度和流域,因為語音的歷史發展、語言傳播,它為什麼這樣叫眾說紛紜。除了這個還有20種稱呼,如下:申毒、辛頭、信度、身度、印度、天毒、信圖、賢豆、天竺、天篤、天督、呬度、乾讀、捐讀、新頭、信度、懸度、賢毒、印土、寅度。

古印度給中國取1名,古人禮尚往來,一口氣回敬了21個,沿用至今

天竺應該是人們最為熟悉的,沒錯,這便是小說中的西域。唐朝初年便一改身毒的叫法,轉頭稱之為天竺,天竺在當時還是一個大國。李世民讓和尚去西天取經,等玄奘回來之後才根據讀音,稱其為印度。這些外號大部分是音譯錯誤,數次更改,所以才有了這麼多的外號。觀察就能發現,有幾個外號已經很接近現在的稱呼,比如說印土、寅度。

古印度給中國取1名,古人禮尚往來,一口氣回敬了21個,沿用至今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奇奇怪怪的稱呼都不是帶有惡意的,相反,在歷史上,雙方的商貿往來很多。一直到明朝時期雙方的關係都很好,鄭和七下西洋,其中印度的喀拉拉邦是他船隊重要的中轉地。他們也因此對古印度國家進行了多次訪問,尤其是第二次,1403年,成祖朱棣還派尹慶對柯枝國(今科欽)和古裡國(今卡利卡特)進行賞賜。

清朝閉關鎖國,不單停止了上貢,連帶貿易也一併取消,於是關係逐漸便淡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