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為什麼不和袁術聯合起來攻打曹操?

曹操之所以早東漢末年的天下亂象中,擊敗袁術、袁紹、呂布等諸侯,平定整個北方,開創曹魏基業,為兒子曹丕建立強大魏國奠基,除了天時地利等各種因素之外,恐怕他自身的智慧和眼光之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他一路走來,也是一個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的過程。而在那時候的社會舞臺上,出身豪族的汝南(今天河南省汝南一帶)袁氏二兄弟——袁紹和袁術的實力比較強大。按照《後漢書》的說法,“袁氏樹恩四世”,家族的門生故吏遍於天下。

可以說,作為袁門之後的袁紹、袁術擁有得天獨厚的基礎。那麼,袁紹為什麼不和弟弟袁術聯合攻打曹操,奪取天下霸權呢?

東漢末年,宦官和外戚爭權奪利,朝廷一片混亂。這時候的袁紹橫掃宦官集團,一時間勢如中天。正當宮中充滿殺氣的時候,少帝劉辯的舅舅何進為了保全外戚實力,暗中引誘董卓入京。本來就覬覦皇權的董卓猶如瞌睡遇見了枕頭,心裡竊喜。進入洛陽之後,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把持朝政。

袁紹為什麼不和袁術聯合起來攻打曹操?

為了儘快穩定局面,董卓必須爭取袁紹等人的支援。

他向袁紹、袁術丟擲了橄欖枝。

然而,因為董卓的霸道、奸詐,袁紹註定要和分道揚鑣。

袁紹、袁術二人分別逃出洛陽,一個前往河北地區,一個到了淮南地區。

儘管如此,為了謀得空間和時間,董卓分封袁紹袁術擔任渤海太守、南陽太守。

但是,作為同父異母的兄弟,袁紹、袁術幾乎成為兩條道路上的馬車。

在董卓廢掉劉辯而立了劉協之後,朝野怨聲載道。討伐董卓的火把迅速在各地燃燒起來。袁紹、袁術、曹操都成為倒董的地方力量。

袁紹為什麼不和袁術聯合起來攻打曹操?

但這之後,袁紹、袁術始終沒有相向而行,甚至成為互相針對的敵手,後來更不可能聯起手來攻打曹操。

不同的出身,讓袁紹和袁術有了與生俱來的間隙。

都是司空袁逢的兒子,袁紹是庶長子(生母為袁逢的小妾),而袁術是嫡次子(袁逢的正室所生),從那時候的等級來看,袁術的身份比袁紹有著先天優勢。以正統繼承者自居的袁術,自然看不起哥哥袁紹。甚至出現不顧弟兄情面的事情。據《後漢書》記載,袁紹、袁術分別在自己的地盤上發展實力的時候,不少人投奔了袁紹。袁術知道情況後很是生氣,甚至大罵:“

群豎不吾從,而從吾家奴乎!

稱哥哥為“我家的下人”,可見在袁術心中,袁紹是何等低賤。

在給公孫瓚的書信中,袁術十分露骨地提出,袁紹根本不算是袁家的子嗣。袁紹聽說這件事後,勃然大怒,二人的矛盾沒有調和的可能,由口舌之爭終於發展到兵戎相見。

不同的主張,讓袁紹和袁術不可能同坐在一條凳子上。

三觀不同,就是膠水也把他們粘合不到一起。面對董卓挾持皇帝,藉助皇權封官、封爵等等。為了扭轉這種局面,袁紹想另立新帝。

當時,擔任幽州牧的漢室宗親劉虞不但德高望重,還因為施行仁政而得到了百姓的愛戴,於是袁紹便想擁立他為皇帝,希望消弭董卓的影響。

為了順利實現目標,袁紹四處尋找盟友。他說服曹操,曹操以尊重漢室為由拒絕了。

他又找到袁術,但袁術卻“

好放縱,憚立長君,託以公義不肯同。

袁術覺得天下混亂正好,自己不受約束,想幹啥幹啥,立了皇帝后,自己反倒不能隨心所欲。他也拒絕了哥哥的請求。

袁紹為什麼不和袁術聯合起來攻打曹操?

袁紹把漢室光復看得很重,自覺把自己置於人臣的位置上。而袁術恰恰相反,誰當皇帝好像都跟自己沒有關係,他只想要的是自己更加自由。

三觀不同,讓他們成為不同道路上的兩輛戰車。

不同的力量對比,讓袁紹沒有和袁術結盟的需求。

我們知道,在官渡之戰前,袁紹的勢力強於曹操。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就曾經說過:“

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

”。可見,曹操以弱勝強、擊敗袁紹,成為北方霸主前,實力遠遠不如袁紹。袁紹當時自然不認為要和袁術結盟才能擊敗曹操。

袁紹從心底裡看不上袁術

。我們說袁術歧視自己的哥哥,認為他是外人,是家奴。而相反,袁紹則從能力、勢力等方面瞧不起袁術。袁紹的才能和勢力範圍幾乎始終強於袁術。

袁紹和袁術雖然叱吒風雲,但最終都沒有走出自己的宿命,成為曹操的盤中餐,成為那個時代的匆匆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