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唐宋時還是“英雄”,為何到明清變成了“奸雄”?

曹操是我國曆史上一個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個很出色的文學家。但是,他也是歷史上一個比較有爭議的人物。

在東漢末年那個群雄爭霸、戰亂頻仍的年代,曹操一生南征北討、先後掃平中原群雄,統一了北方;他還率先採取屯田政策,有力地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使中原得到了安定,併為日後晉朝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但是,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在羅貫中先生的妙筆生花之下,曹操又是一個“奸雄”的形象,他把曹操置於紛繁的矛盾衝突之中,從各個方面進行了精心的刻畫。

曹操:唐宋時還是“英雄”,為何到明清變成了“奸雄”?

在小說中,曹操既有攻城略地、暴虐害民、甚至為報父仇而做出血洗徐州之類的暴行,又有“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民本思想和嚴紀、愛民的行為;

既有“挾天子以令諸侯”、逼宮弒後、僭越不臣的行徑;又有以周文王自喻、為漢室討伐群雄而做忠臣的自我表白;

既有殺好友呂伯奢一門時的猜疑,說出那句著名的“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又有官渡之戰後“焚書不問”的寬宏大度;

既有“夢中殺人”和“借首”平忿的狡詐、殘忍,又有收張遼、放關羽、哭典韋惜才重義的特點。

作為一個封建時代的政治家,歷史上的曹操確實也有不少惡德、惡行,最突出的就是具有奸詐、殘暴的性格特點和“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不臣”之舉,因而從晉代以來,曹操的形象就已出現了分裂。

曹操:唐宋時還是“英雄”,為何到明清變成了“奸雄”?

對於曹操,不同的階層看法有著極大的差異。從晉代開始,隨著漢民族統治地位的變化,統治階級對曹操的態度一直反覆不定:

西晉司馬氏代魏,而魏是“受禪”於漢而成為正統的,所以“帝魏寇蜀”;

東晉“偏安江南”,其形勢類似蜀漢,因而又“尊劉貶曹”;

唐王朝則以魏為正統,唐太宗李世民更是稱讚曹操為“哲人”;

北宋也以曹魏為正統,宋真宗曾下令重修亳州曹操廟,並讓著名學者穆修(979-1032年)撰寫《亳州魏武帝帳廟記》,稱曹操“建休功,定中土,垂光顯盛大之業於來世”。

曹操:唐宋時還是“英雄”,為何到明清變成了“奸雄”?

後代那些眾多點評曹操的言論中,以唐太宗的態度最具典型意義。作為一代明君,唐太宗對曹操可謂是英雄惜英雄,在他親自撰寫的《祭魏太祖文》中寫道:?“帝以雄武之姿,當艱難之運,棟樑之任,同乎曩時,匡正之功,異於往代。”對曹操非同尋常的政治才幹和傑出的軍事才能都十分讚賞。

但是,唐太宗也敏銳地指出:曹操“觀沉溺而不拯,視顛覆而不持,乘鈞國之情,有無君之跡”,因此,他從維護大唐江山長治久安的統治利益出發,以古鑑今,訓誡臣下,特別是元老重臣,不要去學曹操。

北宋名臣司馬光對曹操也有類似的看法,他在編撰《資治通鑑》時仍以曹魏為正統,甚至為了替曹魏政權辯解,說它“是奪之於盜手,非取之漢室也‘’。但他也看出曹操“蓄無君之心久矣”,因而在《資治通鑑》中建議宋代皇帝,要對臣下進行“教化”,不要去學曹操。

曹操:唐宋時還是“英雄”,為何到明清變成了“奸雄”?

雖然晉代、唐代、宋代等統治階級對曹操的態度一直是以“英雄”看待的,然而,下層社會對曹操的態度則是否定多於肯定。

西晉文學家陸機在《辯亡論》中說:“曹氏雖功濟諸夏,虐亦深矣!其民怨矣!”這比較客觀地提示了人民痛恨曹操的根本原因。

在古代民間,曹操之所以遭到非議,並不在於他姓曹,也不在於他“挾天子以令諸侯”,而主要在於他的奸詐無道、暴虐害民、背信棄義、損人利己的惡行。

因而在宋元年間,三國故事廣泛流傳後,本來就具有多面性的歷史人物曹操,逐漸變成了醜和惡的化身,甚至成為徹底被否定、被鞭撻的形象。

曹操:唐宋時還是“英雄”,為何到明清變成了“奸雄”?

在民間,大約到了南宋年間,曹操便基本上成為了反面形象,並在此後的詩文、話本、雜劇中,曹操奸臣的形象更加清晰、完整。

元代至治年間刊印的《全相三國志平話》,是宋元以來民間“尊劉抑曹”之風在文藝創作中的集中體現,典型地表現出了百姓階層的對曹操的態度,其作為奸臣的角色形象也基本定型了。

到元末明初時,羅貫中先生創作《三國演義》時,對曹操的態度是有褒有貶,但更多的是貶多於褒,作為本來就倡導“尊劉貶曹”的他,更是著力突出曹操“奸雄”這一形象。

這樣一來,隨著《三國演義》逐漸在全國廣泛的流行,曹操也就成為不折不扣的“奸雄”代表人物。

本文參考自:《三國閒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