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古國——謝國,一個擅射的民族,落地南陽,被申取代

商周時有謝國,因謝水而得名。東漢《潛夫論》記載:“

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得姓十二:姬,祁,任……王季之妃(周王季王后)大任,及謝、章……皆任姓也。

”是說謝氏出自任姓,系黃帝之後裔。宋代《古今姓氏辨證》也說:“

謝,出自黃帝之後,任姓之別為十族,謝其一也。

”謝國的歷史不見史載,但它至少在商代時就已經存在了,西周謝國是商代謝國的遺存。我們熟知的謝國首次出現在《詩經》,即西周末年由周宣王所封南陽盆地的申伯之謝,出場時已亡國。不過據推測西周謝國的始封地並不在南陽盆地,而是西周早期遷封所致。南陽盆地有許多周室分封的諸侯國,大都不是始封地,它們有的因地緣政治的需要從西北部遷來,有的是在周取代商後移地改封。西周謝國很有可能是成王年間周公東征後為了加強南方統治隨著申、呂等一大批國家遷徙而來。何光嶽《謝國的來源和遷徙》中認為謝國初在洛陽以西,周初周公旦營建成周洛陽時遷移到南陽盆地。

西周古國——謝國,一個擅射的民族,落地南陽,被申取代

謝國的第二次出現是在《國語·鄭語》的記載:鄭桓公見周室衰敗,預感到大廈將傾,開始考慮鄭國的出路,問史伯:“謝西之九州如何?”這裡的謝即為西周謝國,鄭桓公打算將鄭國東遷到謝國西面的九州。史伯說:“那裡的民眾貪婪成性,不可接近。而謝國與郟國之間那塊地盤,由於他們的國君驕橫奢侈,百姓不被看好,如果換個國君用周禮去同化他們,倒容易獲取,且可以長久。”上面提到的郟(jiá),在今河南平頂山市境內,與南陽之謝國相距不遠。

西周古國——謝國,一個擅射的民族,落地南陽,被申取代

疑為“謝”的甲骨文

由於“謝”的甲骨文尚未確定,它的造字本義也就顯得撲朔迷離。普遍說法認為“謝”的來歷跟“射”有關,兩者有著緊密的歷史淵源,古代謝、射通假,比如《水經注》記載:“

漢世祖(劉秀)建武十三年,封樊重(劉秀外公)少子丹為謝陽侯(西周謝國故地)

”在《後漢書·樊宏傳》中作“射陽侯”。“射”是有甲骨文的,為“持箭搭弓準備放射”的象形,因此謝氏後人認為自己的祖先發明瞭弓箭,是個擅射的民族,並以此為圖騰。箭矢射出,即為“離”,故“謝”字又催生了辭行、告別、離開、謝絕等新的意義,變成人際交往用語,而“射”字加“言”到“謝”的演變過程應該是在這層新的意義上形成的。不過,卜辭中有個象形字“兩手捧著張坐席”,有人認為這是“謝”的甲骨文,解釋為賓客向主人雙手捧上坐席,表示告謝別過。謝五八《譾議“謝”字音形義》中認為縱觀“謝”字“言辭”與“弓箭”的字形結構,推測上古謝族是個能文能武的民族。

西周古國——謝國,一個擅射的民族,落地南陽,被申取代

西周末年,為了加強對荊楚和淮夷地區的軍事防禦,周宣王在征服以徐國為首的淮夷諸國後封母舅申伯到謝,《詩經·崧高》中記載了這件事。“

亹亹(wěi)申伯,王纘(zuǎn)之事。於邑於謝,南國是式。

”由此可以推測,西周謝國亡於宣王南征淮夷時期,申伯是此次征伐淮夷的功臣。《小雅·黍苗》說:“

肅肅謝功,召伯營之。

”謝邑這座城池是召伯負責營建的,宣王征服謝國後,令召穆公大量徵集謝人修築都城,迎接申伯前來繼任。由此可見,謝人大量被迫成為俘虜,而謝國貴族則被遷或逃離到各地,成為後世謝姓的一支。

那麼周宣王為什麼要滅謝國?如果謝國是西周早期因為軍事戰略需要遷封到南陽盆地,應該與王室的關係非常密切,不可能背叛王室。據推測,周厲王執政時期,因暴政引起國人動亂,國人將厲王趕下政壇,厲王逃奔到彘(zhì)地,出現了周朝歷史上長達十餘年光怪陸離的王權真空時代,這段時期是西周建立以來的衰落時期,由於種種原因王位繼承人不能到位,朝政由召穆公和周定公共同執政,即所謂的“周召共和”。淮夷諸國趁機發生叛亂,謝國可能參與了這場叛亂,因而在周宣王中興實力加強後滅了謝國。

西周古國——謝國,一個擅射的民族,落地南陽,被申取代

春秋初期,楚文王滅申,謝人隨申人一起被東遷到信陽,今信陽有謝城,在郡東三十里(南宋《輿地紀勝》)。謝人先被申同化,後淪為楚人。而有的謝人則繼續南遷,他們以國為氏,形成又一支謝姓。《韓非子·外儲說左上》篇中有“

東方之墨者謝子將西見秦惠王

”的記載,這個謝子與西漢劉向《說苑·雜言篇》中記載的祈射子為同一人,應該就是謝國後人。

文/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