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帝王:秦始皇焚書坑儒,為何沒燒《易經》?

千古帝王:秦始皇焚書坑儒,為何沒燒《易經》?

公元前213年,在秦始皇在咸陽舉行了一場酒會

齊國儒生淳于越建言,認為秦始皇不封子弟功臣,推行郡縣制,不利於封建王朝統治,並拿齊國田氏取代創始家族姜氏的案例類比,最後還撂下一句狠話,“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這就相當於說,你要是不學習古人,分封諸侯,分分鐘就可能完蛋。

酒會之後,始皇和丞相李斯討論,

李斯說:“淳于越這個混蛋,以古非今,妖言惑眾,都是私藏史書、私學氾濫導致的

,建議把秦國之外的史書都燒掉,而《詩》、《書》、諸子百家的著作也要集中燒掉,想學習的必須透過官辦機構學習,禁止民辦學校招人授課,有敢妄議《詩》、《書》的棄市,以古非今的滅族,知而不報的,同罪,秦始皇同意了。

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是對中央集權的一次文化鞏固,負面影響就是對諸子百家學說實施了一次幾近毀滅性的打擊,直到漢武帝設立五經博士後,才開始從官府和民間遺存中重整了諸子百家學說。

根據《史記》記載,這次焚書,《醫藥》、卜筮、植樹等書不在禁列,而《易經》為卜筮之書,得以倖免。

而筆者認為,秦始皇為何不燒《易經》,不單單是因為《易經》在當時被歸類為卜筮之書,還有著更為深刻的內在原因。

第一,從秦始皇的姓氏宗族來看

《說文解字》,“

嬴,少昊氏之姓。

《史記·秦始皇本紀》說,“秦之先伯翳,嘗有勳於唐虞之際,受土賜姓。”

秦始皇的祖先名叫伯翳,曾經在唐堯虞舜時期當官,傳說這個伯翳懂鳥語,而秦始皇嬴政的姓“贏”,甲骨文正是一隻鳥的形象,

《易經》的“易”字最初也是鳥的形象

,甚至可以說《易經》是秦始皇先祖所信奉的家族典籍。

為何這樣說?

因為,秦始皇的祖先伯益,是皋陶之子,東夷部落首領少昊之後 。少昊曾經在定都山東曲阜,以鳥紀官,號稱百鳥之國,也就是少昊的部落圖騰是鳥。

《繹史 少皞紀》引《古史考》記載:

“少昊以金德王,故號金天氏。或曰:宗師太皞之道故曰少昊。”

千古帝王:秦始皇焚書坑儒,為何沒燒《易經》?

這樣思路越來越理清了,少昊師承太皞(太昊),而太昊伏羲氏正是《易經》八卦的創作者,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

《易經》之於秦始皇,不單是一本書這麼簡單,既然秦始皇的祖先少昊金天氏師承太昊伏羲氏,那《易經》八卦很可能是就是嬴姓宗族的思想指引甚至是思想圖騰。

近年來,中國先秦史學會、山東泰山學院的研究證明,秦人的祖先伯益(伯翳),最初的封地在萊蕪的瀛汶河 嬴城遺址,在周初三監之亂平定後,秦人西遷到了甘肅天水。

林劍鳴先生在《秦史稿》中說,嬴秦與東夷、殷商有共同的鳥圖騰崇拜。

千古帝王:秦始皇焚書坑儒,為何沒燒《易經》?

2019年11月26日,山東濟南萊蕪區政府官網釋出“秦始皇老家在濟南萊蕪,將建大型文旅專案”的報道,佐證了秦始皇嬴政的祖居地為山東。

第二,從秦始皇的施政規範來看

首先,秦始皇的稱號與《易經》有關。

很多歷史名人、社會精英喜歡參考《易經》起名字,比如詩魔白居易、茶聖陸羽、民國蔣 中正等,而

秦始皇的稱號也與《易經》有關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首位以“皇帝”為稱號的君主,因此也被稱為“千古一帝”

,這是中國政治制度史上的一件大事。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準備起名號,大臣們說“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於是他們建議秦始皇號為“泰皇”。秦始皇決定“去‘泰‘著‘皇’,採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這裡的

“泰皇”就是“東皇泰一”

、“太一”,即《易傳》的“太極”。

千古帝王:秦始皇焚書坑儒,為何沒燒《易經》?

《易經》說“帝出乎震”,

秦始皇的祖籍山東,正是東方,以“皇、帝”為稱號,足見秦始皇對《易經》思想的熟稔。

其次,秦始皇重視《易經》五德。

秦始皇統一六國初,諸子百家學說尚未禁止(焚書坑儒發生於秦始皇三十四年),其中的黃老道家、陰陽家綜合了儒、法、道諸家的學說,提出“五德終始說”,被秦始皇採用,因為秦人認為他們的祖先之一顓頊高陽氏,是北方之帝或黑帝,五行屬水,所以崇尚黑色,並認為秦是水德,周是火德,水能克火,因此秦得天下,並且採用法家思想治國。

千古帝王:秦始皇焚書坑儒,為何沒燒《易經》?

再次,秦始皇痴迷數字“六”。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秦始皇滅六國,確定“度以六為名”,反映出《易經》對其的深刻影響。

《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秦始皇統一天下後,規定:“數以六為紀,符、法冠皆六寸,而輿六尺,六尺為步,乘六馬。”

“六”這個數字在“河圖洛書”體系中五行水,與秦國的水德對應。

在《易經》中,六代表陰,比如代表陰柔之母的【坤卦】爻辭用“初六、六二、六三……上六”等表示,【乾卦】的《彖傳》講:

“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

”與“六合”之意相合,《易經》每一個卦都是六個爻,象徵天地人系統,具有包容宇宙萬物的含義。

同時,乾坤兩卦“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也會觸動一統天下的秦始皇,發憤圖強,革故鼎新,他

“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

的壯舉,反映出的就是這種剛健雄毅、奮勵威猛的精神。

第三,從秦始皇陵的規劃設計來看

秦始皇晚年篤信“長生不老”之術,也多次封禪祈福,派出方式尋求海外靈丹妙藥,對於皇陵的建設《漢舊儀》說“使丞相斯將天下刑人徒隸七十二萬人作陵,鑿以章程”,也就是說

秦始皇陵的修建是按設計圖修的,而這個設計的依據是什麼?

答案:《易經》!

千古帝王:秦始皇焚書坑儒,為何沒燒《易經》?

秦始皇在自己的墓室中營建出“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水銀為秦水德象徵,天圓地方的設計,秦始皇的棺槨居中,這正反映出秦始皇所理解的宇宙、陰陽、五行相互關係的真實寫照。

孫嘉春在《秦始皇陵附葬蘊含周易試解 》論文中曾描述,根據秦始皇陵近年來的考古發現,以秦始皇陵封土為中心,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北、西南八個方位的出土文物和陪葬內容

非常符合《易經》先天八卦的格局。

千古帝王:秦始皇焚書坑儒,為何沒燒《易經》?

再次佐證了

《易經》天人合一宇宙觀對秦始皇個人思想、政治統治、未來願景的影響。

而在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眾多學派都將《易經》作為護身符,將易學當作避風港,藉以表達自己思想主張,易學也幾乎成為顯學,其相容性、創造性 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進而產生了

以易學為中心而融會貫通、創新發展諸子百家學說的新時代。

從漢武帝開始,易學大師層出不窮,如承接孔子、商瞿一派的田河、周王孫、司馬談、京房、孟喜等。

《漢書·藝文志》的記載,當時易學成為士子進入宦途的通道

,一批人因為熟讀《易經》聞名的人當上了大官,如齊人即墨成以《易》至城陽相,廣川人孟旦以《易》為太子門大夫,魯人周霸,莒人衡胡,臨淄人主父偃,皆以《易》至大官。

又如東漢的經學大師鄭玄有《易經注》,唐代的孔穎達有《周易正義》,宋代的蘇東坡著有《東坡易傳》,周敦頤著有《太極圖說》,朱熹寫了《周易本義》和《易學啟蒙》兩本易學書籍、程頤作《周易程氏傳》、王夫之《周易內、外傳》、顧炎武《音學五書·易音》、黃宗羲《易學象數論》等……《易經》還是科舉考試時代的《四書五經》之一,是文人士子的必修課。

不僅是秦始皇,歷代的許多帝王都將《易經》視為“聖帝明王致太平法”

。像唐朝皇帝的年號:貞觀、開元,元、明、清代的國號,明清故宮的建築規劃,都來自《易經》的智慧。

千古帝王:秦始皇焚書坑儒,為何沒燒《易經》?

在古人看來,易經之所以博大精深,歸根結底是因為它包羅永珍,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易經》其實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古籍,裡面暗藏著更為高深的智慧。

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讀一讀《易經》,或許會讓你對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end

2。易經智慧:音樂是大藥

右下角“在看”,分享《易經》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