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北京修長城,5徵蒙古7下西洋,朱棣這麼折騰怎麼還有永樂盛世

古代的皇帝總數大約在500人左右,但是像明成祖朱棣這樣的皇帝卻非常罕見。

建北京修長城,5徵蒙古7下西洋,朱棣這麼折騰怎麼還有永樂盛世

為什麼這樣說呢?

首先朱棣的皇位得之不正,他們家老爺子朱元璋,本來是打算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嫡長子朱標的,但是萬事俱備的時候,朱元璋突然就白髮人送黑髮人了。不過即使朱棣的大哥不在了,這個皇位也跟他沒啥關係,因為他不是朱元璋的嫡子,但是,機會總會給有野心的人一個機會。

這個機會是什麼呢?朱元璋在送走嫡長子朱標之後,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偽·嫡長孫朱允炆(真·嫡長孫去世的早),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建文帝。朱元璋雖然透過屠戮老將軍的手段,為自己的孫子拔除了部分荊棘,但是他還是高估了建文帝這朵溫室中長大的花骨朵,於是被塞外風雪淬鍊過的朱棣就有了機會。

建北京修長城,5徵蒙古7下西洋,朱棣這麼折騰怎麼還有永樂盛世

朱棣非法搶了侄子的龍椅之後,並沒有耽於享樂,而是像脫了韁的野馬一樣,在皇帝的位置上幹出了一番常人難以企及的業績。比如修個長城、通個運河,收復個西南、把國都從南京搬到北京,五次徵蒙古七下西洋,編纂《永樂大典》,折騰出一個永樂盛世……

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朱棣的這些“業績”,很容易就會把一個本身富足的國家,給折騰到毀滅的邊緣,秦朝為啥滅,漢武帝為啥下罪己詔,隋煬帝為啥亡國……這樣的例子有很多,但是能把這些事都做了,最後還能善終的,那是極其罕見的,那麼朱棣為啥就這麼出色呢?

建北京修長城,5徵蒙古7下西洋,朱棣這麼折騰怎麼還有永樂盛世

第一,他繼承了不可多得的“遺產”。

眾所周知,明朝之所以能建立得起來,是因為“天下人苦元朝久已”,但凡你北方的遊牧後裔給中原人一點活路,中原人憑藉祖傳的耐受基因,也能咬著牙堅持下來,但是你沒完沒了的折騰,我既然忍下去活不成,那麼我就拼一把吧,輸了大不了是個死,要是贏了,說不定就能吃飽穿暖了,你看,中原百姓的要求其實並不高。

朱元璋這個要白手起家的“淮右布衣”,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帶著大家推翻了元朝的統治的。等到明朝建立之後,中原的百姓一看,外來的土匪已經走了,現在管理咱們的又都是“自己人”了,那還折騰啥,趕緊擼起袖子加油幹吧,吃飽穿暖的好日子就要來了。

朱元璋雖然成了“鳳凰男”,但是人家並沒有忘記自己曾經經歷的窮苦,因此當了皇帝之後,非常重視基層群眾的生活,他對於官員有一種骨子裡的不舒服,所以不光是在福利待遇上,還是在懲戒手段上,他都是站在基層群眾的利益去考慮,所以洪武年間的官員,不光工資不高(主要是沒有田產的福利),還經常會因為貪腐被處理。

建北京修長城,5徵蒙古7下西洋,朱棣這麼折騰怎麼還有永樂盛世

朱元璋的這種做法,雖然並沒有從源頭解決問題,但是卻從一定程度遏制了官員對於國力的消耗,並在民間樹立起了威望,在基層群眾心裡,老朱家是我們的“自己人”,咱們現在決不許給老朱家添麻煩,咱們一定要好好幹。

因此朱棣繼承的最大財富,並不是朱元璋積累的金錢,也不是建文帝沒花出去的積蓄,而是一個非常穩固的社會環境。環境可以改變人,也可以維護人。

第二,朱棣做得“一直”都對。

在我國古代,最消耗民力的事,莫過於戰爭。戰爭這個東西,不是街頭打架,靠的是人多、心狠、拳頭硬,也不是兩人對弈,靠的是運籌帷幄,戰爭比的其實是雙方的實力,這個實力不光是兵將器械,更是糧餉補給。

建北京修長城,5徵蒙古7下西洋,朱棣這麼折騰怎麼還有永樂盛世

大家看《三國演義》等小說都知道,兩軍征戰,動不動就是多少多少人,但是真正動手的精兵其實很有限,剩下的人主要是運輸物資,保障軍需的後勤人員,如果是想漢武帝那樣“出國”遠征,那費用算下來絕對讓你大吃一驚,文景之治那麼厚實的家底,最後漢武帝一個人就全給折騰沒了,差點他就成了隋煬帝。

不過人家漢武帝雖然禍害得多,但是人家憑藉接二連三的勝利,還是穩住了局面,你再看人家朱棣,他主導的幾次征戰,有哪一次不是以勝利而終結。此外朱棣他爹朱元璋,在世時就說:“吾養兵百萬,不費民間一錢”。

人家沒有把多餘的田地分給官員,而是給了兵士,這些兵士平時自給自足不給朝廷添麻煩,打仗的時候,就是從朝廷拿點“補助”,對於大明的整個國力來說,也是可以接受。而且朱棣在位期間,除了修大運河之外,其實還疏通了很多的水道。

建北京修長城,5徵蒙古7下西洋,朱棣這麼折騰怎麼還有永樂盛世

而這些幾乎沒有維護費用的水道,不光能在平時成為“發家致富”的一環,到了打仗的時候,它又成為非常划算的補給通道,因此朱棣雖然頻繁用兵,但實際上,他並沒有傷及國本,和弄疼百姓。而且人家朱棣在讓百姓出公差的時候,人家是給了錢的,人家不光沒有折騰百姓,甚至還可以說是拉動了內需。

而在朱棣在各方面的大勝之下,大明的國內相對就沒什麼人敢扎刺,也就是說朱棣的頻繁用兵,並沒有影響百姓的耕織生活,沒有影響每年的莊稼種收,也沒有國內的各種稅收,所以朱棣雖然也沒少花錢,但是人家的收入源頭不光沒受影響,還透過對交通的提標改造等方式,讓國民有了更好的增收環境。

有人可能會問,朱棣做的事,好像隋煬帝等人也做過,但是結果為啥差別那麼大呢?

建北京修長城,5徵蒙古7下西洋,朱棣這麼折騰怎麼還有永樂盛世

這裡面就牽涉到一個度的問題了,同樣的事,表面看起來一樣,可是在實施的細節上,可是有著很大差距的,就以隋煬帝為例,他當時不光忙著出“業績”,他還想著把“關隴集團”的影響給削弱,這是多麼大的一股力量,朱棣那麼牛,國內當時拿有一支力量能威脅他,但人家削藩也不是一杆子幹到底。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朱棣之所以在那麼的“折騰”之下,依然成就了一個盛世,主要是因為,他當時所處的社會環境比較有利,其次是他做事的方法鬆弛有度,就好像是一直都沒犯過錯。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朱棣臨終之前,大明的國力其實已經受到了影響,如果再讓他多活一段時間,大明可能就會不一樣了,如果秦始皇死的早一點,那麼他的地位可能就會冠絕整個古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