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的社稷之臣——陸遜之死

在陳壽的“三國志”裡,除了各諸侯以及君主外,就只有諸葛亮與陸遜這兩個人是單獨列傳。諸葛亮的一生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戰至人生的最後一刻。而陸遜則是一把大火大敗劉備,隨後出將入相,雖然身局高位,更是陸家的掌舵人。但是為人確謙虛謹慎,小心低調。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為何還是會在暮年的時候被逼至死?

江東的社稷之臣——陸遜之死

公元245年,東吳一代名將陸遜結束了他那璀璨的一生。但準確的來說他並不是自然離世的,而是被氣死的。這裡可能就會有人就會疑惑了,為何一個一生都低調的人,最後會被氣死?

讓我們一起再往下看吧

陸遜出生於吳郡陸氏,陸氏是江東四大族之一。是當地有名的實力派。陸家的掌門人陸康更是廬江太守。陸康向來以漢臣自居。看著國家分崩離析,小人割據一方,窺視王權,他心裡本來就十分不是滋味。

可偏偏稱霸東南的袁術向下瞄了一眼,看著江東之地最近發育不錯,以軍隊缺糧為由向陸康要糧3萬斛。陸康聽到這個訊息之後自然不一顧。認為我不來討伐你這個叛徒就好了,你還來問我要糧?陸康隨即整軍備戰,做出一副誓死不屈的架勢。

自此,陸袁兩家的仇恨就這樣結下了。興平元年初,袁術派遣孫策攻打廬江,陸康雖然誓死抵抗,但也自知不敵,把陸績,陸遜等小一輩的人全都送到了吳郡。後來堅守了兩年時間,廬江被破,陸康最終戰死,族內死傷過半。

後來江東一統,孫策被許貢三兄弟刺殺而死,孫權順勢繼位,而陸績出任陸家家主,陸績面對這殺父與滅族仇人,心裡那是五味雜陳,一方面要保全家族剩下的血脈,一方面要給仇人工作。對於孫權那是十分不配合,堅持自己是漢臣,而不是孫權的吳臣,孫權也是被這個倔強的傢伙給惹惱了,最後公元209年,年僅22歲的陸績便被派往廣西玉林擔任鬱林太守——十年後,路康就因為水土不服異死他鄉。

江東的社稷之臣——陸遜之死

後來,陸遜出任陸家家主,雖然表明上來說孫家與陸家合作的不錯,但是事實上背後兩家的仇恨確埋藏得很深。這些事情,也讓孫權這個外來勢力不得不忌憚陸遜這個新任家主。 公元204年,孫權為了緩和與陸家的關係,把自己哥哥的女兒許配給了陸遜。按道理來說這本來是一件好事,表達了對陸家的重視,也表達了對於哥哥兒女的關愛。

但是公元229年,孫權稱帝,就在這時候,孫權的心變了。他明白,江東是他的哥哥孫策一手打下來的,他可以說是坐享其成,他的軍事才能可能也遠遠比不上她的哥哥,所以,他為了穩固自己的領導地位,就也有意無意的打壓孫策一脈的人。

具體表現就是封孫策為長沙王,而對比同時期的曹魏,蜀漢,這個追封就顯得有些令人回味了。冊封孫策的兒子孫紹為虞侯 ,對於他自己的幾個兒子,都是封賞的王爵,對於自己哥哥的兒子,就封了個侯爵。

江東的社稷之臣——陸遜之死

而取了孫策女兒的陸遜,自然而然也成為了孫權的忌憚的物件,但是,孫權也知道陸遜的才能,因此,對於陸遜,孫權雖然予以高位,但是一直在小心翼翼的堤防著。

後來,在陸遜晚年,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為爭奪太子之位而兩宮並立。孫權態度也一直曖昧不清。陸遜本保持中立態度,但是後來聽聞孫權想立孫霸為太子。於是屢次上書直諫。孫權一看,本來陸家勢力就很龐大,現在還要介入自己的家事當中,要是讓你成功了陸家在江東不得隻手遮天。於是陸遜被孫權練寫多封信指責其干預立儲之事。後面又叫楊竺招供陸遜二十條罪證。最後,陸遜終不勝憤忿而卒。

江東的社稷之臣——陸遜之死

總結:可以說,陸遜是一個非常有才能的人。他為人謙虛謹慎。做事果斷,有謀略。但是他是陸家的掌門人,一個在江東地區興旺百年的大族的族長。這樣的身份會讓他得到當權者的重視,也會讓他得到更多的猜忌。在多重的因素下,孫權心中的猜忌越來越重,最終,立儲之爭只是一個導火線。陸遜被迫入獄,在監獄中,孫權的一次又一次寫信責難,就好像是在催促陸遜。

前路茫茫,陸遜最後好像只有一條路——離開。

關於陸遜大家有什麼見解,歡迎在評論區下方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