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國古代的整形美容術

揭秘中國古代的整形美容術

一。古人也用雞蛋清做面膜

早在公元3世紀,晉代的整容術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

東晉的名醫葛洪著的《肘後備急方》,是我國第一部臨床急救手冊與中醫治療學專著。

該書一共有8卷,70篇,原名《肘後救卒方》,簡稱《肘後方》。

在這部書中已經記載了用鮮雞蛋清做面膜,治療面部瘢痕的方法,還有利用豬蹄熬製成膠體狀物做面膜等多種方法的記載。

二。唐代就有人工“酒窩”

酒窩,亦稱笑窩或者笑靨,可以在面部許多地方出現,多數是在臉頰部,其次在嘴角旁。

唐詩中就有“當面施圓靨”的佳句;徐凌的《玉臺新詠序》中也有“北地胭脂,偏開兩靨”的讚語。

所謂“當面施圓靨”,就是以某種化妝品在嘴角處加點兩小點胭脂,取“兩頰點妝靨”之意,仿若“酒窩”一般。

但在中醫書中對“靨”又有類似“痘痕”之解。

當然,無論“靨”字作何解,都說明作為美容術的一種,在唐代就開始了。

三。南宋時義眼術已經相當高明

義眼術(裝假眼)作為一項很重要的眼部整形美容術,在我國南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並留下這方面的記載。

如元朝陶宗儀撰《南村輟耕錄》記載,南宋時“杭州張存,幼患一目,時稱張瞎子,呼遇巧匠,為之安一磁眼障壁於上,人皆不能辯其偽。”

“巧匠”為張瞎子安裝假目,使“人皆不能辯其偽”,可見南宋時期的義眼術已經相當高明,完全可以以假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