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地理:行走澗河

河洛地理:行走澗河

行走澗河示意圖 繪製 雅琦

澗河是洛陽的“四大河流”之一,古稱澗水。在我國最早的地理學著作《尚書·禹貢》中,就有“伊洛瀍澗,既入於河”的記載。

這樣一條古老的河,“身世”卻有些模糊。古人理不清它的源頭,常將它與谷水混為一談。今天,人們也說谷水是它的古稱,或者說二者本為一體,只是河道曾有變遷。

事實上,在《山海經》的記載中,澗水源自白石山,“北流注於谷水”,澗河與谷水是兩條河。西晉學者摯虞在《三輔決錄注》中稱,“澗、谷二水之交”有“五門客舍”,因馬氏兄弟五人共居而得名。

到北魏酈道元著《水經注》時,澗河與谷水已經“亂流”,難分彼此。通常認為,它們的主要源頭在今觀音堂鎮馬頭山,位於三門峽市陝州區與澠池縣交界處。

源自馬頭山的澗河也稱南澗河,是澗河的主流。它一路蜿蜒東去,流經澠池縣、義馬市至新安縣,在新安縣鐵門鎮東,與源於澠池縣北部的北澗河交匯,統稱澗河或谷水,繼續向東流經漢函谷關及八特坂。

漢函谷關在新安縣城東約一里處。它扼守著崤函古道,是洛陽的西邊門戶,位居古代洛陽八關之首。這裡地勢險要,八特坂更是著名的古戰場。

河洛地理:行走澗河

澗河流經王城公園

澗河過漢函谷關後,向東流過磁澗,進入洛陽市區,流經史家灣遺址、王灣遺址等,在王城公園西北折而向南。

《尚書·洛誥》中記載,西周初年,周公擇址營建新都,稱“我乃卜澗水東,瀍水西,惟洛食”。他定鼎洛邑,在此奠定了周王朝800年的基業。今天,王城公園就坐落在周王城遺址上。

曲折流過了100多公里的澗河,在這裡南流注入洛河後,成了隋唐大運河的一部分。不過,它和谷水一樣,精彩的故事並未結束。

河洛地理:行走澗河

中州橋跨澗河連線西工區與澗西區

澗河源頭

清人楊守敬在《水經注疏》中記載,澗河與谷水源出馬頭山,在今三門峽市陝州區與澠池縣的交界處。

馬頭山不高,澗河源頭的水流也不大。它到山下才匯成細流,靜靜地在田地和村莊間穿行。我們追隨著它東去的腳步,不久來到澠池縣英豪鎮的谷水村,發現這裡已形成數米寬的河道,有了小橋流水的詩意。

澗河在這一段也稱谷水,谷水村因此而得名。這裡的村民大多姓姚,是大唐賢相姚崇的後人。姚崇輔佐唐玄宗開創了開元盛世,他去世後葬在洛陽,墓園就在今天的萬安山南麓。

澗河穿過澠池縣城後,經義馬市進入新安縣,也稱南澗河。除了這條澗河,還有一條澗河,它起源於澠池縣北部,大體向東南流入新安縣,也稱北澗河。南、北澗河在新安縣“合二為一”,統稱澗河或谷水。

由此看來,澗河源頭不一,與谷水難分彼此,倒也情有可原。

河洛地理:行走澗河

澗河流經義馬村

千秋之城

義馬市三面與澠池縣接壤,澗河自西向東穿城而過,與隴海鐵路並行。歷史上,這裡地處崤函古道,澗河沿線分佈著新安故城、千秋亭、鴻慶寺石窟等。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置新安縣。這裡的新安故城,即秦新安故縣,因朝代更迭,其歸屬多有變化,如漢代時屬弘農郡,晉代時屬河南郡,北魏時屬新安郡。

千秋亭是一座驛亭,與新安故城相距不遠,又稱千秋城。西晉時,文學家潘岳離開洛陽,前往長安赴任。他攜家小行至千秋亭時,出生不足70天的幼兒夭折,這裡遂成他的傷心之地。

今天,“千秋”之名仍在,亭驛卻已難尋。人們沿著澗河一路東行,往往會被鴻慶寺石窟吸引。鴻慶寺原名三聖寺,北依白鹿山,南臨澗河水,寺內有五座始鑿於北魏的石窟。相傳武則天曾到這裡遊玩,鴻慶寺之名是她親賜的。

河洛地理:行走澗河

漢函谷關“四面青山一面水”

漢函谷關

澗河從義馬市進入新安縣,流過縣城繼續向東,就到了鼎鼎大名的漢函谷關。

漢函谷關又稱漢關,西漢時由樓船將軍楊僕所建。據《漢書》《水經注》等記載,楊僕是今新安縣鐵門鎮人,漢武帝時屢立戰功。當時的秦函谷關在弘農(今靈寶市一帶),他“恥居關外”,遂上書漢武帝,請求將函谷關東移至新安。

漢武帝“意亦好廣闊”,二人一拍即合。楊僕便派出家僮700人,將關向東移三百里至今址,重新構築了南橫洛水、北達黃河的漢函谷關。

東漢時,洛陽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漢關作為“絲路西行第一關”,發揮了重要作用。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河南尹何進設八關拱衛京師洛陽,漢關為八關之首。

後來,這座雄關屢經毀建,規模不如當初,但“四面青山一面水”的風貌至今猶存。

河洛地理:行走澗河

澗河流經鴻慶寺

王祥傳說

澗河過漢關後繼續東流,就到了新安縣最東邊的磁澗鎮。當地有學者介紹,磁澗本為慈澗,又稱澗水、慈水,是澗河的支流。在《山海經》中,它被稱為少水。

在《水經注》中,北魏酈道元寫到少水,稱“世謂之慈澗也”。隋唐時期,慈澗之名屢見記載。

與慈澗相距不遠,還有一條俞隨水,世人稱其為孝水。《清一統志》中認為,孝水“俗謂之王祥河,蓋因近祥墓而名”。今王祥墓在孝水西北的老井村,村中有王氏祠堂,還有元代所立的《晉太保孝王祥之碑》。

當地人稱,王祥河在孝水東,兩者相距數公里,並非同一條河。不過,王祥臥冰求鯉的故事流傳太廣,同為澗河支流,慈澗、孝水、王祥河等名皆因他而生,倒是有可能。

河洛地理:行走澗河

澗河流經王灣遺址

王灣遺址

澗河過磁澗鎮後進入洛陽市區,流經王灣遺址。

王灣遺址是一處以仰韶文化和河南龍山文化為主的遺址,也包含少量的周代、晉代等遺存,今年9月,它已入選“河南考古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今天,人們循著澗河來到這裡,眼前除了路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看不出別的什麼,但當地村民會告訴你,石碑後面那大片荒蕪的山頭,“下面都是遺址”。

王灣遺址緊臨澗河,早在1959年至1960年就進行了發掘。在洛陽博物館中,你能看到這裡出土的彩陶缽、彩陶罐等。這裡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層厚約3米,證實了河南龍山文化與仰韶文化的承襲關係,在考古學上有重要意義。

在王灣遺址西邊,與它隔河相望的是史家灣遺址。也就是說,早在數千年前,我們的先民就在這裡長期活動,併為後人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遺產。

河洛地理:行走澗河

澗河流經周王城遺址

王城公園

澗河在洛陽城中穿行,流經王城公園時轉了一個彎。它在王城公園西北折向南流,彷彿在對周王城的位置進行印證。

西漢初年,周公營建洛邑。他在《尚書·洛誥》中說:“我乃卜澗水東,瀍水西,惟洛食。”如今的王城公園位於澗河東岸,正是周王城遺址的一部分。

周公營建的洛邑又稱成周,分東、西兩個城址,西邊的稱為王城,是安放九鼎、供天子居住及諸侯朝貢的地方。東周靈王在位時,一次河水暴漲,還釀成了“谷、洛鬥,將毀王宮”的事件。

所謂“谷、洛鬥”,即谷水與洛河相激。今澗河南流注入洛河,雖然河道已有變遷,但是當時的大致方位仍可判斷。

同時,谷水還在周王城北部分出一支,繼續東流進入陽渠,在漢魏洛陽城東匯入洛河。

河洛地理:行走澗河

彩虹橋下,澗河入洛河

澗河入洛

澗河從王城公園西邊流過,隔開了澗西區與西工區,中州橋將兩區相連。

今天,澗河入洛河處風光宜人,河畔還有著名的上陽宮遺址,供人遊玩。

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隋煬帝遷都洛陽,並以洛陽為中心開鑿南北大運河。這條大運河南抵餘杭(今杭州),北達涿郡(今北京),全長約2700公里,一直使用到唐宋時期,也稱隋唐大運河。

隋唐大運河的源頭是“谷、洛水”,出自隋煬帝精心打造的西苑。唐高宗以洛陽為東都,武則天改稱神都,仍以西苑為皇家園囿。上陽宮與運河源頭相距不遠,也是“二聖”聽政和宴請百官的地方。

也就是說,澗河匯入洛河後繼續東流,在漢魏洛陽城東與另一支谷水匯合,作為隋唐大運河的渠首段。從某種意義上說,澗河與谷水的關係,也算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河洛地理:行走澗河

澗河生態遊園

畫外音

澗河與谷水尋蹤

說實話,要找到澗河的源頭有難度,想分清歷史上的澗河與谷水,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前兩年寫谷水時,我翻過一些史料。今年夏天到澠池採訪,我又向當地學者請教,谷水的源頭究竟在哪裡。得知大致方位後,我們一路走一路問,才找到三門峽市陝州區與澠池縣交界處的馬頭山。

澗河與谷水同源嗎?似乎不好確定。不過,人們尋找澗河源頭,很多還是到了馬頭山。

河洛地理:行走澗河

周公營洛邑群雕

後來,我又向新安縣作家李學良請教。他解釋,其實澗河有兩個源頭。發源於馬頭山的是南澗河,發源於澠池北部的是北澗河,兩條澗河在新安縣匯流。

至於澗河與谷水的關係,一說谷水是澗河的古稱,一說谷水是澗河的上游。在李老師看來,二者也可能是不同時期對同一河流的不同稱呼。

河洛地理:行走澗河

千唐志齋

澗河與千唐志齋

開啟手機地圖,確實能在澠池縣找到兩條澗河。它們分別從西南和西北迤邐而來,在新安縣鐵門鎮東“合二為一”,繼續東流。

鐵門鎮是西漢樓船將軍楊僕的老家,也是隋朝名將韓擒虎的故土。楊僕將秦關“東移三百里”,建起了漢函谷關;韓擒虎力平南陳,促進了南北朝的統一。不過,在南、北澗河合流圍成的臂彎裡,我只看到了千唐志齋。

鐵門鎮也是辛亥革命元老張鍅的家鄉。20世紀30年代,他收集了大量唐代墓誌和歷代名人書畫等,在自家的蟄廬闢地珍藏,後來被稱為千唐志齋。

事實上,楊僕修建的漢函谷關南橫洛水,北抵黃河,曾是綿亙數十里的一座雄關,但歷代屢經毀建,後來人們所能看到的,一度只是張鍅重修的規模。

河洛地理:行走澗河

漢函谷關遺址

澗河的前世今生

澗河不長,據估算只有100多公里。它穿過澠池縣和義馬市,經新安縣流入洛陽市區,沿途風光宜人,常使人想起北宋時司馬光的一首詩。

王安石推行變法時,司馬光退居洛陽,潛心編著《資治通鑑》。一次,他從澠池回洛,沿途欣賞著澗河的水光山色,不知不覺行了百餘里。將進城時,他還留戀美景,寫下《自澠於洛循谷水行百餘里》這首詩:已煩谷水遠相送,更得嵩峰遙見迎。水碧峰青看未足,卻愁前到洛陽城。

不過,澗河風光並非一直這麼美。過去有段時間,澗河曾遭受嚴重汙染。近些年,經過逐步治理,澗河恢復昔日光彩,沿途溼地公園更成了人們休閒的好去處。(首席記者 張廣英 記者 曾憲平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