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各國都招納人才、富國強兵,為啥周王室卻躺平等死?

到了戰國時期,維持周王朝運轉的兩大基礎——封建制、宗法制已經崩潰的情況下,周天子基本上只能躺平等死了。他就是想當一個自力更生的諸侯,也沒有可能性與可行性。

戰國時期各國都招納人才、富國強兵,為啥周王室卻躺平等死?

周天子跟所有諸侯都不一樣,我們可以理解為他從來都是“被保護”的物件。

當初武王伐紂獲勝後,佔領的其實只是商朝的“直轄區”殷都,對於東邊的大部分諸侯並沒有多大的掌控力。甚至對於殷都,也是採取了肢解分封給商人後裔、由自己的三位兄弟分別監督的模式。

周成王在位、周公旦輔政期間,監督殷都的宗室以及東邊多個部落反叛,周公歷時三年才以武力平定;隨後藉著這股勢頭,先後分封了衛、宋、魯、齊等諸侯國,以宗室、功臣取代舊諸侯(宋除外),實現了“騰籠換鳥”。

隨著這幾個重要棋子的佈下,周王朝的控制力實現了質的提升;當初周武王營建鎬京(宗周),此時周公旦在中原營建洛邑(成周),這兩大城邑就是周王室直接控制區,是為王畿;至於其他遼闊的疆域,則一鼓作氣、再接再厲地分封諸侯,要麼用宗室、功臣取代舊諸侯,要麼在無人區設立新封國,終於實現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一目標。

戰國時期各國都招納人才、富國強兵,為啥周王室卻躺平等死?

先秦的諸侯國有多少個?有這麼個說法:夏之時萬國,殷之時三千,周初千八百,春秋時百四十。

按照傳統習慣,這些數量八成是虛指而已。那時所謂的“國”,最早期其實就是一個個的部落,搞不好就跟今天的村子一樣;到了周朝時,由於藩國更加制度化,形成了“公方五百里,伯四百里,子二百里,男一百里”的規則。不過,到現在有名可考的藩國其實就130多個。

這就是“眾建親戚,以為屏藩”制度的巔峰時期。支撐這一分封制的,是完備的宗法制:天下都是一家人,周天子是“大宗”,其他諸侯都是“小宗”;天子、諸侯之位,都採取嫡長子繼承製,由此世代相傳,和諧快樂地共同經營天下。

在這一組織架構下,各諸侯國擁有轄區內的全部權力,只需對周天子履行朝貢、覲見、派兵為王師助拳等義務。周天子的“直轄區”,大約在千里見方,同時往下也逐層分封給宗室子弟。

戰國時期各國都招納人才、富國強兵,為啥周王室卻躺平等死?

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分封制無疑是極為先進的。它在以下幾方面起了巨大作用:

這些分封的諸侯,可以被視為周王朝這棵大樹的枝葉、樹根,更可以被看作王畿周邊的保鏢、護衛,他們以宗室、姻親、功臣的身份,拱衛著周天子;

它們也等同於周王朝的拓邊團、宣傳隊,天女散花般在各個較落後區域落地生根,帶去了中原先進的生產力、文化,促進了各地區、尤其是那些落後地區的發展進步。

總之,周王朝的分封制,對促進我國曆史的發展、文明的進步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但這一穩定的體系卻也具備“時效性”。

無論是周天子,還是諸侯、士大夫,在自己管轄範圍內都採取嫡長子繼承製;其他庶子,則被往下層逐層分封。按照這種架構,整個周王朝就是一個大家庭。

戰國時期各國都招納人才、富國強兵,為啥周王室卻躺平等死?

不過我們都知道,一個家族如果經過幾代人後,互相間的血脈關係也會淡泊,到了後來甚至會形同陌路、變成“遠親不如近鄰”。王朝也一樣,在經歷了大約百年的穩定和諧期後,隨著關係的疏遠、淡化,諸侯之間、諸侯與士大夫之間,甚至諸侯與周天子間都逐漸爆發衝突,在周平王東遷後越發常見。

公元前705年,周桓王率領一眾諸侯前去修理不聽話的鄭國,結果被鄭莊公(也姓姬,周王室本家)的將士一箭射中了肩膀。雖然鄭莊公曾在當晚派人前來慰問,但這一事件無疑證實了周王室威嚴的崩塌。

由於各諸侯國發展的不平衡,春秋時期(周平王東遷為標誌),國與國之間的吞併已司空見慣,呈現出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大魚吃小魚的狀態。

微妙的是,這個過程中陸續崛起的大國、強國,都處在邊疆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東邊姜太公家族的齊國,北方的天子本家晉國,西邊的後起之秀秦國,南邊的“蠻夷”楚國。(還有短暫強盛的吳、越)

再往下,則是魯、衛、宋、鄭等中心地帶的老牌諸侯,他們雖實力弱了不少,但由於根正苗紅、底子較厚,暫時未被周邊列強吞併,只是不得不在夾縫中四面逢源而已。

戰國時期各國都招納人才、富國強兵,為啥周王室卻躺平等死?

為什麼周邊的諸侯國發展得最好呢?

首先,它們在起步階段往往與“狄夷”交錯,生存壓力遠非內地歌舞昇平的諸侯國所能比擬,卻也由此造就了強悍的戰鬥力、頑強開拓的鬥志,甚至還吸取了少數民族的彪悍作風。(最典型的就是秦、楚)

其次,也正是由於處在邊疆,他們的開拓反而沒什麼制度、輿論壓力,身邊都是“狄夷”嘛,隨便打,這甚至是幫助對方開化,是一項善莫大焉的壯舉。

至於中心地區那些諸侯國,一方面發展較為喜人,貴族、平民的進取心相對比較薄弱;同時,身邊犬牙交錯的封國都比較根正苗紅,往上數幾代都是親戚、朋友,讓人怎麼好意思撕破臉?

因此,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周邊的幾大諸侯國在往外拓展的同時,也逐漸往中央侵蝕。至於周王室,原本就不負責開拓業務,進取心、戰鬥力幾乎沒有,說白了就是吃老本的;周平王東遷時丟掉了鎬京、僅剩洛邑,而經過一代代的層層分封后,周天子手裡直接掌控的區域更是越來越小,而那些旁支小諸侯也會逐漸被周圍的列強吃掉。

幸運的是,在整個春秋時期,由於宗室本家晉國的支撐,周王室雖然一年不如一年,但好在面子還在。

戰國時期各國都招納人才、富國強兵,為啥周王室卻躺平等死?

公元前403年的三家分晉事件,標誌著全新時期的到來。晉國被三家士大夫瓜分,並且還獲得了周天子的冊封,這等於宣告了一個事實:以武力較高下的時代開始了,這就是我們所稱的“戰國”。

在這個時期,以戰國七雄為代表的列強紛紛推行變革、吸引人才,以便讓自己更加強大。初期最為成功的,當然是魏文侯主政的魏國,以李悝、吳起為代表的文武團隊打下的基礎,讓魏國足足牛氣了半個世紀。

那麼,為啥周天子不學習魏國、也以人才振興自己呢?

人才不是你想拉就能拉的。魏國為啥人才濟濟、被各國精英視為事業的起點?有兩點最基本的原因:

它繼承了春秋巨無霸晉國的核心資產,一個字:有錢。就像二戰後的國際人才流動態勢一樣,為啥人們都往美國跑、而不是印度?前者富裕、生活條件好,這一點就足夠了。

其次,政策開明。魏國的李悝變法,是首個以官方口徑打破貴族政治、重用寒族人才的變革,無論你任何出身,只要有真才實幹,都能在這裡獲得飛黃騰達、躋身上流的機會,為什麼不來?

戰國時期各國都招納人才、富國強兵,為啥周王室卻躺平等死?

反觀周天子,上述兩項條件都不具備。

戰國時期周天子的轄區,位於最小的諸侯——韓國的境內,大小僅相當於其他大國的一座城邑,實力可想而知。

舉個直觀的例子,戰國後期的周赧王曾經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組織起一支規模為5000人的軍隊。那你知道其他強國啥水平嗎?齊國的都城臨淄,在戰國前期就能輕輕鬆鬆組織起21萬軍人。

戰國時的人才投奔一個政權,無非是為了富與貴而已,就周天子這條件,你讓他能吸引到誰?甭說吸引人,能留住轄區內的人才就不錯了,首個縱橫天下、威震天下的一流人才蘇秦,可就是從這裡跑出去的……

至於制度上,對於周天子而言則更是“哪壺不開提哪壺”了。周王室存在的法理基礎,就是宗法制、分封制,講究嚴格的等級分明、貴賤尊卑;否則單以實力而言,它早就沒存在的可能了。你讓周天子不拘一格降人才,那不等於是自扇耳光嗎?

一句話:在弱肉強食的時代,沒有實力支撐的虛名不僅帶不來什麼好處,反而是一種負擔。周王室的覆滅,僅僅是看各國的心情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