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有多少堂弟?為何偏偏選擇了群臣都無法駕馭的朱厚熜繼承大統?

明武宗的堂弟當然是非常多的,朱厚照的父親雖然子嗣單薄,可他的爺爺憲宗膝下的子嗣卻相當繁盛,武宗駕崩的時候,他還有五個叔叔在世,至於堂兄弟除去已經逝去的,還有18人。那麼內閣首輔楊廷和為何選中了不好駕馭的朱厚熜呢?

第一,武宗駕崩的時候,朱厚熜還只有14歲,而且畢竟是個不居京師的藩王,楊廷和等人也不知道朱厚熜這麼能耐;

第二,雖然兄終弟及,可宗法制度也有嫡庶先後的分別,朱厚熜是最近支的宗親,自然優先;

第三,朱厚熜繼承大位,也是明武宗的意思。

明武宗有多少堂弟?為何偏偏選擇了群臣都無法駕馭的朱厚熜繼承大統?

公元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駕崩於豹房,這位以貪玩著稱的荒唐皇帝這一死不要緊,卻留下了個非常麻煩的問題,那就是沒有後嗣。朱厚照的父親明孝宗朱佑樘是歷史上唯一真正奉行一夫一妻的皇帝,與張皇后鶼鰈情深,然而尷尬的是孝宗當年只有兩子,其中一個還早早夭折了,所以就留下了朱厚照這麼一根獨苗。

誰知道這麼根獨苗更倒黴,孝宗好歹還留了一條血脈,武宗英年早逝,連個女兒都沒留下,孝宗這條脈就直接斷掉了。由於武宗當年沒有同胞的兄弟,所以只能上溯一代,從其父親孝宗的兄弟們的後嗣,也就是武宗的眾多堂兄弟之中去找繼承人。

明武宗有多少堂弟?為何偏偏選擇了群臣都無法駕馭的朱厚熜繼承大統?

在古代,對於沒有後嗣產生的繼承問題,宗法制也有明確的規制,那就是“立嗣”,如果本脈絕嗣,那麼可以從兄弟的孩子也就是自己的侄子之中尋找繼承人,將其立為自己的嗣子,來繼承財產、地位等等。當時的內閣首輔楊廷和援引《皇明祖訓》之中“兄終弟及”的原則,選中了興獻王朱祐杬的兒子朱厚熜。

當年明憲宗的子嗣之中,皇長子與皇次子都幼年夭折,而孝宗朱佑樘之下緊接著就是排行老四的興獻王朱祐杬,興獻王朱祐杬這一脈按照長幼來算是最優先的,而朱祐杬膝下諸子之中,除去早夭者以朱厚熜為長,並且朱厚熜12歲時已經繼承了興王爵位。按照宗法的相關規制,朱厚熜是最具備優先資格,能夠入繼繼承皇位的人選。

明武宗有多少堂弟?為何偏偏選擇了群臣都無法駕馭的朱厚熜繼承大統?

當然,禮法歸禮法,凡事都還是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變動的,比方後世慈禧太后在載淳駕崩後挑選繼承人,也不是完全遵循宗法制的。可當時畢竟是明朝,一個遵循儒法規制勝過一切的朝代,明朝的文人士大夫,對於“名分”二字的在乎程度與當年的宋朝人可謂旗鼓相當近乎頑固的地步。朱厚熜繼承皇位合乎法統,而且還是明武宗彌留之際留下的遺旨,可謂名正言順。

當時朱厚熜也才14週歲,朝廷裡那群閣老起初也並沒在意這個未來的小皇帝,反而很多人覺得朱厚熜少不更事,必然需要儀仗朝臣與內閣,朝野之中很多人躍躍欲試,覺得必然能有一番大作為。結果誰都沒能想到,朱厚熜入京之後直接就給了個下馬威,這位少年天子透過“大禮議”幹翻了一大船,其帝王心術歷朝少見。

明武宗有多少堂弟?為何偏偏選擇了群臣都無法駕馭的朱厚熜繼承大統?

什麼是“大禮議”呢,簡單來說就是朱厚熜做了皇帝之後,到底算明孝宗的兒子還是侄子,原本如果按照傳統的“立嗣”,那朱厚熜就要變成明孝宗的兒子,不再是興獻王朱祐杬的兒子,可當年楊廷和替明武宗草擬的詔書卻說的是讓朱厚熜“嗣皇帝位”,所以朱厚熜認為自己只是來繼承皇位,並非是要繼承孝宗一脈的香火,武宗依舊是他的堂兄,孝宗仍舊是他的伯父。

而朝野之中分成了兩方,一邊是支援朱厚熜,認為世宗繼承的就是皇位,是繼統而並非繼嗣;而另一方就是以內閣首輔楊廷和為首,認為朱厚熜是入承皇嗣,由興獻王一脈的子孫變成孝宗的子孫。左順門案之後,世宗用雷厲風行的強橫手段讓那些反對者紛紛閉上了嘴,楊廷和等舊派的力量被世宗藉此大幅削去,明朝的皇權被世宗牢牢握在了手裡。

明武宗的堂兄弟一大群,但當時基本都是不諳世事的少年,楊廷和等選了朱厚照也是照規矩來的,當然楊廷和若是早知道朱厚熜這麼能耐,恐怕當年也不會那麼痛快去按規矩辦事了。

明武宗有多少堂弟?為何偏偏選擇了群臣都無法駕馭的朱厚熜繼承大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