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將是秦國後期第一個戰略大師,白起是他帶出來的,卻被歷史忽略

秦國後期的名將中,司馬錯是一個被嚴重忽視的人。他是白起的上級,史料記載,他先擔任國尉,升官為大良造後,白起才擔任國尉。後來他擔任客卿時,白起擔任大良造。白起大部分時間都跟隨他打仗,可以說,白起是被他帶出來的。

此將是秦國後期第一個戰略大師,白起是他帶出來的,卻被歷史忽略

(名將司馬錯)?

秦國最後之所以能夠戰勝六國,獲得天下,除了透過軍功獎勵制度,培養了一支強悍的軍隊外,還有一點就是有雄厚的經濟實力。而取得雄厚的經濟實力,司馬錯可以說功不可沒。

之所以說司馬錯讓秦國獲得雄渾的經濟實力,就在於當時張儀主張先攻打韓國,而司馬錯提倡先攻打蜀國。張儀當時瞧不起司馬錯的這個主張,認為蜀國是邊遠山區,攻下來沒什麼用?只有攻打韓國,才是大功業。

司馬錯則認為:“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強兵者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其德。”就是說,只有做到讓地盤增大,讓百姓富裕,還有君王有德,才能打勝仗。如果先攻打韓國,在沒有絕對實力的情況下,容易形成眾矢之的,遭到六國的聯合夾擊,那時候秦國就危險了。

最後,秦惠王聽從了司馬錯的建議,派司馬錯和張儀等人一起前往攻打蜀國,最終把蜀國給滅了。

司馬錯的主張,顯然是非常正確的。

我們來看看秦國的歷史。秦國原本是邊陲小國,沒人把他看上眼。當年孔子周遊列國,都不去秦國。但是秦穆公放棄向東爭霸,而是著力於向西發展,佔領了西邊少數民族的不少地盤,實現稱霸。從此,秦國成為諸侯國中不可小視的力量。

此將是秦國後期第一個戰略大師,白起是他帶出來的,卻被歷史忽略

(石牛糞金雕像)

到秦惠王的時候,秦國雖然經過了商鞅變法,讓秦國實現了欣欣向榮的景象。不過,要想在這時候實現吞併六國的目標,顯然是困難的。所以司馬錯才建議先滅蜀國。

而且司馬錯認為,先滅蜀國,不但不會遭到六國的攻擊,而且是一件“博其德”的事情,可以把秦國打扮成正義的化身。因為當時蜀王“失德”,不但貪圖享樂,“有桀、紂之亂”,而且欺負苴國(位於蜀國和秦國之間的小國),苴國來向秦國求救,秦國前往救他,是正義行動。

從司馬錯的這一番分析可以看出,他不愧為秦國後期第一個重要的戰略大師。

史料上關於司馬錯攻打蜀國的過程,並沒有詳細的記載。

這個故事是不是真的,還有待考證。我個人認為,蜀王就算貪婪,似乎也沒有那麼傻。再說了,短期內,要想從蜀國修一條金牛道到秦國,也是很困難的。金牛道應該是後期花了很長時間修建的。

此將是秦國後期第一個戰略大師,白起是他帶出來的,卻被歷史忽略

(崛起的白起)

而且這個故事,也是忽視司馬錯攻打蜀國立下赫赫戰功的一種表現。

佔領了蜀國,秦國至少獲得兩大好處:一是獲得豐富的物資,為進攻六國做準備。二是可以順江而下,攻打楚國。所以說,司馬錯算得上是秦帝國統一六國的奠基人。

後來,司馬錯又還參與了攻打楚國、魏國、韓國的戰爭,都卓有建樹。不過後來,《史記》《資治通鑑》這些史書上,就沒有了司馬錯的記載,然後白起才崛起,在戰國後期掀起一片風浪。

(參考資料:《史記》《資治通鑑》《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