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戲曲的熱發展和冷思考

●南方日報記者 汪思婷

12月,梅州戲曲界贏得了一份特別的榮譽。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於日前圓滿閉幕,梅州喜攬15個獎項,取得了全省領先的喜人成績。尤其是山歌劇《白鷺村》《春鬧》花開並蒂。同一個市同一劇種在同一屆藝術節上拿下兩個一等獎,在省藝術節的歷史上是空前的。

這份榮譽,對梅州戲曲人而言是一種鼓勵,更是一種鞭策。

處處曲聲,濃濃戲韻。“南國牡丹”廣東漢劇古韻新生、“得獎大戶”客家山歌劇碩果累累、“南國奇葩”五華採茶戲華麗轉身、“指尖絕技”提線木偶劇享有盛譽……客家戲曲生態發展呈現良好態勢。

身處熱潮冷靜思考,地方戲曲的傳承發展中仍有不少亟待解決的難題。及時的文化自省和積極的文化自覺,才能激勵梅州戲曲界齣戲又出人,創作出更多經得起時代考驗的藝術精品,不斷推動梅州戲曲走向繁榮和發展。

熱發展

“梅州現象”成文化熱點

“梅州創紀錄!客家山歌劇花開並蒂,喜摘金獎綻羊城……

12月6日晚,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在廣州落下帷幕,客家山歌劇《白鷺村》《春鬧》同獲一等獎。戲曲組一等獎僅3個名額,梅州就佔據兩席,這一振奮人心的訊息在梅州人的朋友圈刷屏。

據悉,同一個市同一個劇種在同一屆藝術節上拿下兩個一等獎,在省藝術節的歷史上是空前的。在本屆省藝術節上,梅州榮獲2個一等獎、2個二等獎、多個單項獎,1單位獲優秀組織獎,總計獲得15個獎項,在全省遙遙領先。

廣東省藝術節是國內最早創辦的省級藝術節,從1984年至今已連續舉辦14屆,是廣東省規模最大、規格最高、最具專業性的藝術盛會。

梅州在本屆省藝術節上的表現,引起國家和省文藝界專家的高度關注,讚譽為“梅州現象”,成為本屆省藝術節備受關注的文化熱點。專家認為,梅州立足本土、自立自強,文脈賡續不斷,進而厚積薄發,一朝噴湧而出“梅州現象”。作為文化的現象,其背後蘊含的價值和意義值得研究、學習、借鑑。

“‘梅州現象’之所以成為業內讚譽的熱點,在於梅州作品的質地。只有本土人才能夠在自我的創作根據地上精心孕育,創作出極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作品。”梅州市戲劇研究工作室主任林文祥說,《白鷺村》《春鬧》的編劇、導演、作曲等核心主創和表演團隊都是梅州本土人才,在全省是鮮見的。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孕一方戲。

戲曲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梅州擁有廣東漢劇、客家山歌劇、五華採茶戲、提線木偶劇等底蘊深厚、特色鮮明的地方戲曲,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

千百年來,城裡鄉間,搭臺唱戲,方寸舞臺卻能夠“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軍萬馬”,生旦淨末醜、手眼身法步,絲竹管絃鼓、唱唸做打舞,詮釋著客家文化。

如今,行走梅州,處處有戲:在燈光璀璨的劇院裡,在粉牆黛瓦的鄉鎮上,在綠水青山的田園鄉村中……戲曲沃土逐漸成戲曲熱土。梅州在此次省藝術節的表現,又掀起了新一輪“戲曲熱”。

事實上,隨著一系列利好政策措施出臺,梅州戲曲早已呈現回暖跡象。

2018年10月,《梅州市推動地方戲曲傳承發展的實施意見》出臺,進一步推動地方戲曲傳承保護與發展,繁榮梅州文藝事業;2019年12月,《廣東漢劇振興發展工作實施意見》印發,不僅對廣東漢劇振興發展有了明確的路徑,還專門提出了要對提線木偶戲、採茶戲等進行整體性保護,助推梅州戲劇藝術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良好發展態勢。

今年12月10日,廣東漢劇成功入選2020年省非遺優秀實踐案例名單,在全省非遺傳承工作中樹立了行業的標杆模範作用。隨即,由嘉應學院和梅州市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共同編撰的《走進客家山歌》舉行捐書儀式,該書以更加生動鮮活的方式將客家山歌劇呈現給讀者。

近年來,梅州戲曲界動作頻頻、好戲連連,精品力作走出山門、走向全國,展現出百花齊放、爭奇鬥豔的美好畫面,顯現了客家戲曲生態發展的良好態勢。

往日山野小唱,今登大雅之堂。廣東漢劇、客家山歌劇、五華提線木偶躋身全國性舞臺成為常態;客家山歌劇在廣東省藝術節上實現了“五連金”,佳作疊出為梅州贏得了“得獎大戶”的美稱;廣東漢劇振興發展大會召開,釋放出一系列利好訊號,引起了社會各界熱烈反響……

冷思考

發展亟需補短板強弱項

當大家還沉浸在獲得榮譽的喜悅中時,梅州戲曲人已經開始思考更多的問題。一篇《告山歌劇人書》在網上引起共鳴:

“捫心問一問自己:我們獲了那麼多的獎,真的有那麼強的實力嗎?我們的作品真的完美了嗎?我們的創作真的強大了嗎?我們的編制內還有多少正規軍?青黃不接,人才問題解決了嗎?還有多少觀眾能常將我們想起?每一個問號,都將成為壓垮駱駝的稻草,每一個問號,都是山歌劇人必解的難題。”

一連串直擊靈魂的拷問令人瞬間清醒,如此現狀,值得深思。

“‘梅州現象’在廣東乃至全國已經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力,除了感到高興,現在更多的是冷靜和思考,不能飄在雲端,要抓緊回到現實,意識到我們還有不少短板亟待解決。”《告山歌劇人書》正是林文祥所寫,他直言不諱,梅州戲曲發展現狀仍不樂觀。

當“老戲骨”逐漸退場誰來傳承?人才問題是當前梅州戲曲發展最突出的問題。

戲曲是“角兒的藝術”,其傳承和發展的核心是人才。戲曲人才不僅侷限於演員,編劇、導演、舞美、道具、燈光、器樂等各種人才都不可或缺。

“衡量一個地區藝術創作水平最根本的要素是人才和作品,其中最核心的問題是人才。尤其是在地方戲曲藝術創作上,植根於本土文化的編導人才更為重要。”在廣東省藝術研究所所長王煒看來,從客家山歌劇《等郎妹》開始,梅州本土的創作團隊一直在成長。

但林文祥坦言,放眼梅州,能獨當一面的人才並不多,中青年演員、編劇、導演、音樂、舞美等依舊缺乏,面臨著青黃不接的困境。在老一輩藝術家逐漸淡出之後,中青年如何“接棒”,需要好好思考。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編制緊缺成為制約人才發展的因素之一,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梅州市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副主任張展中說,如果不能給予他們生活保障,很容易造成人才流失,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

此外,梅州戲曲明星仍是空白。“明星效應”發揮著強大作用,很多時候會決定一部劇的上座率,甚至出現一個演員能唱紅一齣戲或者幾齣戲,大師級的戲曲明星還能創造一個藝術流派。可以說,一齣戲的成功,很多時候與演員的精彩呈現密不可分。

當“老戲迷”逐漸老去誰來捧場?地方戲曲也面臨著觀眾減少、市場萎縮的發展困境,梅州亦如此。

“重新審視梅州戲曲的發展,我認為過於依賴政府的扶持,我們需要找回演出根據地,不斷開拓市場,把創作紮根在民間,把舞臺搭建在民間。”林文祥說,但凡有生命力的劇種,都是生長在民間、活躍在民間,從地方小戲成長為影響力大的劇種,是在群眾中演出來的、在市場中闖出來的。

好戲是口碑傳出來的,是“跑場子”跑出來的,市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換言之,有好戲才能吸引觀眾。對戲曲藝術來說,觀眾是基礎,培育一大批愛好戲曲、關注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觀眾群體,是振興戲曲藝術的基礎性工作。

居安思危,不進則退。回看梅州在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獲獎過程,他們沒有躺在功勞簿上自我滿足,而是敢於拿起“文藝批評”這塊試金石來促進地方戲曲藝術的發展與進步,體現了戲曲發展應有的文化自省和文化自覺,這是一種好現象。

真作為

堅持出人齣戲出影響力

梅州認為,如今已不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這對梅州戲曲提出了內外兼修的要求。

於內,立足本土,修煉內功;於外,走出圍龍,開拓市場。

人才的培養是文藝創作和文藝繁榮的根本,編劇、作曲和導演是劇種創作的三大主創基因,堅持用自己的人才隊伍是梅州始終堅守的理念。

“堅持用本土人才,並不是代表梅州不請外援,‘梅州現象’的背後有不少優秀的藝術家一直在支援梅州,不能忽視他們對梅州戲曲藝術的貢獻。”林文祥說,外請專家的知識面和眼界會打破本土專家自我積累的單一、侷限,在相互的交融中,本土專家在精神視野上會慢慢地駁雜和豐盈起來,兩者之間是相互促進的。

下一步,梅州培育本土人才的思路將採用羅漢塔的構築,不僅讓已經成熟的創作人走出去與高手過招,也要不斷請進優秀的藝術家來梅州“鬆土”,讓梅州戲曲的文化土壤保持肥沃狀態。而當梅州有需要的時候,外出人員可以馬上回來打造品牌。

只有抓住角的培養,才能出精品。而精品劇目是一個城市文化實力的形象和代表,在創作劇目這一方面,梅州的態度是“堅守但不保守”。

“堅守本土的,但我們不會墨守成規,以海納百川的胸懷,接納外來的優秀的現代的東西,在傳承上融合創新,不斷讓觀眾眼前一亮。”林文祥說,最新一部大型客家山歌劇《林風眠》好評如潮,該劇從文字到舞臺呈現,沒有遵守傳統山歌劇的體制,而是進行了大膽的突破。

守得住本才走得出去。梅州將繼續創作更多“走出去”的優秀戲曲劇目,講述梅州故事、代表梅州形象,繼續創造一個又一個的“梅州現象”。

接下來,梅州市戲劇研究工作室將以市山歌劇團為中心點,打造龍頭品牌,並透過以點帶面的方式,進一步打造梅縣山歌劇團和五華採茶劇團,共同促成全面開花的聯動效應。此外,梅州還將與其他地市的劇團統一保持聯動,進行文化輸出和支援,為構築大客家戲曲生態發展貢獻“世界客都”的一份力量。

與此同時,梅州以振興發展廣東漢劇為契機,推動廣東漢劇活起來、傳下去。培育和弘揚閩粵贛客家地區漢劇文化、助力粵港澳“人文灣區”和對接“一帶一路”客屬地區推動客家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

如何以精品戲、好演員,傳播梅州戲曲風采,展示客家人文歷史,講好梅州故事,戲曲作為梅州客家文化的一個重要符號,依然承擔著重要作用,且任重道遠。

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張廣武表示,梅州戲曲發展又一個春天來臨,梅州文藝工作者要趕緊播種,才會有好收成。“我相信在全體文藝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們梅州文化的春天,一定會百花滿園。”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結束了,對於正在攀登高峰的梅州戲曲界來說,新的征程才剛剛開始。

◇相關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評獎出爐

梅州喜攬15個獎項

○山歌劇《白鷺村》、山歌劇《春鬧》獲一等獎

○廣東漢劇《王昭君》、音樂劇《血色三河》獲二等獎

○管樂瑩(廣東漢劇《王昭君》)、楊苑玲(山歌劇《白鷺村》)、潘錫嶽(音樂劇《血色三河》)、劉謙隆(山歌劇《春鬧》)獲優秀表演獎

○廖惠玲、林文祥、羅銳曾(山歌劇《白鷺村》)獲優秀編劇獎

○李建生(山歌劇《白鷺村》)獲優秀導演獎

○鍾禮俊、鍾禮坤(廣東漢劇《王昭君》)獲優秀音樂創作獎

○提線木偶劇《沙家浜·智鬥》獲評優秀小型舞臺藝術作品

○潘錫嶽(梅州市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獲評十佳舞臺新秀

○張又虹(山歌劇《春鬧》特邀舞美設計)獲評“特別貢獻者”稱號

○梅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被授予優秀組織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