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的兩個致命缺點,讓他最終一敗塗地

袁紹的兩個致命缺點,讓他最終一敗塗地

文/閒聊三國

官渡之戰,是曹操與袁紹人生的分水嶺。這場決戰之後,曹操逐漸統一北方,而袁紹一步步走向了敗亡。

然而,袁紹與曹操的爭雄,勝負又不完全在官渡。早在這場決戰之前,曹操以及手下的謀士荀彧、郭嘉都已經預見到了袁紹失敗的結局。這當然不是單純地自我感覺良好,而是建立在對袁紹性格的深入分析上。

在曹操第二次討伐張繡失敗後,郭嘉曾經對曹操做過“紹有十敗,公有十勝”的論述。這裡面,曹操的部分,當然有郭嘉作為臣子的吹捧部分,但是對袁紹的分析,確實是一針見血。

在袁紹的“十敗”之中,“好謀無決”和“外寬內忌”是袁紹最為致命的缺點,也是讓他最終一敗塗地的根源所在。

“好謀無決”,表現為袁紹缺乏判斷力,這對於統帥型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個致命的缺點。袁紹手下謀士很多,但一到決策時,袁紹往往任由謀士們各抒己見,自己卻沒有準主意,因此顯得優柔寡斷、出爾反爾。

袁紹的兩個致命缺點,讓他最終一敗塗地

劉備殺掉車胄,重新奪回徐州之後,自知力量單薄,因此約袁紹一起出兵進攻曹操。這時,田豐、沮授認為,袁紹連年起兵,百姓疲敝,倉廩無積,因此主張暫緩出兵;而審配、郭圖則認為興兵討曹賊易如反掌,因此力主出兵。結果袁紹就因此“躊躇不決”,直到許攸、荀諶進來後,也主張出兵,袁紹這才以少數服從多數的心態下了決心。

在官渡相持的階段,許攸抓到了曹軍的信使,知道了曹軍糧草已盡的重要情報,因此立即主張分兵出擊許昌,兩路同時進攻,曹操必然無法支撐。但袁紹不但錯誤判斷“曹操詭計極多,此書乃誘敵之計也”,錯失了戰勝曹操的絕好機會。

謀而不決,等於無謀;決而不斷,失策之見。袁紹幾次在關鍵時刻錯失機會,就在於他缺少像曹操一樣的決斷力。

袁紹之所以“好謀無決”,根源又在於他為人的“外寬內忌”。袁紹總是表現得尊賢愛才,寬容博大。他也因此確實吸引到了田豐、沮授、許攸乃至荀彧、郭嘉等人的加入。

袁紹的兩個致命缺點,讓他最終一敗塗地

但在內心深處,袁紹又是刻薄猜忌之人。他對於向他提出反對意見的人,就算當時不說,內心也會記一筆賬,找機會便會爆發。同時,也因為這種猜忌的個性,讓袁紹不能真正地相信和接納他人。這也讓他的身邊,缺少與他同心同德的幫手。

最終,謀士中看出袁紹性格缺陷的荀彧、郭嘉先後出走,投奔了曹操,許攸也被迫造了反。而忠心耿耿的田豐、沮授,卻又下獄的下獄,被殺的被殺,導致袁紹在智力環節上,完敗給了曹操。

同時,歷史一再證明,不能用良臣者,必然用奸臣;不能聽忠言者,必然信小人。事實上,袁紹的“外寬內忌”和“好謀無決”,讓他不能任用良才、聽取良謀,最終使得身邊都是一些喜歡迎合自己想法的人,得時者昌,失時者亡,袁紹最終的失敗也就在所難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