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為何讓兒子們遠離官場,不要學帝王之術!他是怎麼想的?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出現了幾百個帝王,在每個帝王的下面則有無數的軍事將領和謀士,輔佐他們左右!

在這其中最為出名的比如有漢高祖劉邦手下的著名謀士張良;漢昭烈帝手下的軍師諸葛孔明;以及大明開國皇帝手下的劉基劉伯溫!

這三個人不僅僅才智過人,而且在軍師這個伴君如伴虎的職業中,他們的眼光往往是超越時代的!

劉伯溫為何讓兒子們遠離官場,不要學帝王之術!他是怎麼想的?

比如大明開國功臣劉伯溫,在文治武功超一流的乞丐皇帝朱元璋手底下工作;面對開國後大開殺戒的朱元璋,劉伯溫在臨終前告訴自己的後人:不要學帝王之術!意思就是讓自己的後人遠離官場這塊是非之地!

可以看出作為大明一線開國功臣的劉伯溫,心裡想的已經不僅僅是自己怎麼在金鑾殿脫身,更是考慮到了自己的後人,怎麼才能平安幸福的生活!

那麼作為大明開國功臣,擁有賽諸葛美譽的劉伯溫,為什麼會在臨終前讓自己的後人,不要涉足官場呢?按道理說,以劉伯溫的功績,他死後讓子孫世世代代,躺在他的功勞簿上當大官,那不香嗎?

第一、劉伯溫深知官場的規則,共患難容易,同富貴難!

曾經的孤兒和尚朱元璋在統一天下後,開始展示自己的帝王之術,把自己的兒子分封到全國各地;慢慢的削弱那些跟隨自己打江山兄弟的權利和兵權!

劉伯溫為何讓兒子們遠離官場,不要學帝王之術!他是怎麼想的?

劉伯溫作為大謀士當然也深知這個淺顯易懂的道理,看到建國後朱元璋的所作所為;劉伯溫開始低調行事,放棄享樂,後期甚至還辭官隱退,以避免殺身之禍!

放眼歷史上,不知道激流勇退的大功臣比比皆是,古代的韓信,近代的林;都沒有一個善終的結局!

第二、劉伯溫深知朱元璋的性格!

對於朱元璋這個人,歷史上對他的評論也是褒貶不一;但是論能力,放眼歷史他絕對是一等一的的軍事家和謀略家。開局他是全村最窮的仔,帶著孤兒的身份在社會上闖蕩!

對於這樣一個曾經極度落魄的人,內心遭受過世態炎涼蹂掠過的人,在功成名就以後,心態往往會變得極端。

面對深知自己底細的,要麼是報恩,要麼是報復,顯然開國後的朱元璋屬於第二種極端。開始鞏固自己的朱家王朝,為下一任,下下任皇帝掃平一切威脅!(當然朱元璋作為一個最高領導人,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人民,為了天下和平吧!)但是這一切的謀劃,沒有算到自己的兒子會先走他一步,打亂了他的計劃!

面對朱元璋的性格,劉伯溫在開國後,一直小心翼翼,收斂鋒芒!

劉伯溫為何讓兒子們遠離官場,不要學帝王之術!他是怎麼想的?

結語:

雖然劉伯溫深知朱元璋肯定會動自己,但是年老的劉基來說,他考慮的更多還是後人的安全,以免被株連九族!

儘管劉伯溫臨終前希望自己的兒子們,遠離官場,不要學帝王之術!但是他的兩個兒子,沒有抵過權力的誘惑,紛紛進入仕途,最終還是沒能躲過殺身之禍,大兒子劉璉被被人陷害而亡,年僅29歲;小兒子劉璟,被朱棣斬首示眾;讓劉基斷了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