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絧”非我“侗”——他們是否盧侗公裔孫?

此“絧”非我“侗”

——他們是否盧侗公裔孫?

近日,翻閱盧侗公系一些房譜,發現一些房譜出現對接世序錯誤的問題。潮陽烏窖盧氏老族譜、揭陽玉白盧氏老族譜、揭陽德橋盧氏族譜、揭陽龍嶺盧氏族譜、潮安西都盧氏《西史話》、饒平鴨母坑盧氏族譜等這些房派族譜,因先輩出現斷代失考,都將盧侗系先祖錯誤對接到福建、江西盧宗泰系族譜上,出現了“天保、天佑、天福、天祿、天爵”這些盧宗泰系先祖名諱,《西都史話》甚至將總譜五十九世“世顕公”主觀臆斷為盧侗公。

這些房派對自己先祖是盧侗公還是盧宗泰公出現了困惑,有的研究者和文化學者甚至斷定這些房派“不是盧侗公後裔,而是來自福建永定的盧天佑公後裔,只不過因為盧侗公名聲極佳,裔孫眾多,上述村寨盧氏子孫有意歸化認宗盧侗公而已。”(盧繼定《動亂中的偏安——清末潮汕地區潮、客關係淺析》,《嶺南文史》2007年第1期)。

此“絧”非我“侗”——他們是否盧侗公裔孫?

按照福建盧氏族譜和江西虔州盧氏族譜,“保佑福祿爵”“五天”兄弟是江西盧宗泰公後裔,子孫主要居住廣東梅州、大埔、豐順和福建龍巖、永定等地。

盧宗泰卒於唐開元廿五年(737年),盧侗是四房盧文紀(876-951)之後,盧文紀屬范陽盧氏四房,盧文紀父親是盧嗣業,祖父是盧簡求(788-864),曾祖盧綸(739—799)。從盧綸為其父盧之翰所寫墓誌銘可知,盧之翰生卒年是717-757,盧之翰的父親是盧祥玉,盧祥玉的父親是盧釗,盧釗父親是盧旭。也就是說,盧侗系跟盧宗泰系不是一個房派。

此“絧”非我“侗”——他們是否盧侗公裔孫?

一、以上房派是否盧侗公後裔?

1。潮陽烏窖盧氏族譜將“保佑福祿爵” “五天”兄弟列為三世良之公之子、八世子春公之高祖,即盧侗系四世。但又說明“五世起考妣至十世失傳,無所稽考,候孝子賢孫細詢明續以為緒。即海陽而推至永富公,乃十一世矣。”

因此,可以斷定其族譜中所列的“五世至十世”先祖是推斷的、不確定的。

“海陽而推至永富公,乃十一世矣。”意思是從侗祖落籍海陽縣傳到永富公是十一世。既然說永富公十一世,那麼其父子春公應該是十世而不是八世。

潮陽烏窖盧氏族譜對始祖

盧侗

薛氏、秦氏夫人

的記述與冠山盧氏老族譜基本相同(黃岐山安葬的是薛氏還是秦氏記載不同),對二世

暠昱景星、

承從受為

四房的敘述基本是正確的,但承房“

”抄錯為“

”,因此變成了有一個“

”是承房、一個“

”是受房;“彥之……授會稽縣令,娶妻張氏媽”之後漏抄了“

從,次曰從房,諱昱,字思明,號平川公,

’補太學生,任鉛山縣主薄”。對三世

順之、彥之、英之、良之、傑之

的記述也都是正確的。受房三世盧良之夫婦去世後安葬在

冠山水吼山

。明末登塘盧侗墓苑遭土豪蔡淵佔葬及毀壞佑葬制物,十四世冠山盧世瑞(清源)“會四房眾控復重修”,受房“

乃令族兄世望赴縣撐事

”。這些情況充分說明,潮陽烏窖盧氏是受房盧景之後是毫無疑問的。

2。饒平鴨母坑、潮安西都兩地盧氏譜系跟潮陽烏窖盧氏族譜情況基本類似,也可以斷定:饒平鴨母坑等地盧氏系列也是盧侗系受房盧景之後裔。

潮安西都盧氏可能是揭陽玉白基祖盧茶魁之子盧養正的後裔。西都盧氏創基祖未留下名字,西都盧氏以“創都公”代稱,並一直苦苦尋找“創都公”從何地而來。揭陽玉白盧氏二世祖盧茶魁(侗系十二世),生四子:玉山、仰濤、養正、雲窗,玉白盧氏傳說,因當時盧氏強勢,築玉白寨時盧氏四兄弟強迫路過官道的人無償挑土築寨,因此惹上官司,仰濤、養正、雲窗避禍他鄉,至今玉白沒有他們的後裔。傳說西都先祖是因避禍由揭陽而來西都創鄉。玉白盧氏在現揭西棉湖貢山為

養正公馬氏夫婦、雲窗公莊氏夫婦

立合墓,歷代祭拜至今。

西都盧氏譜系將“五天”兄弟列為饒平始祖子春公之父輩,與潮陽烏窖盧氏所列慢了三代。福建、江西盧氏族譜中有“五十九世世顕公,諱絧,配李氏,兵部侍郎”。潮安西都譜系編寫者

極其草率

,將“顕”看成“顯”、“絧”錯看為“侗”,然後進行主觀臆斷:“潮饒揭各地,均以總譜五十九世世顯公為侗祖”、“五十九世,世顯公,諱侗,字行啟,宋仁宗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進士,為潮州唐宋八賢之一,卒葬潮州城西門外月形山。潮州市志、府志、縣誌和潮州先賢像贊傳、西湖記及碑刻均有可考,子秉元。”

此“絧”非我“侗”——他們是否盧侗公裔孫?

福建盧美松編寫的《中華盧氏源流》中的“五十世盧侗”是盧美松編寫時將“盧同”抄錯成“盧侗”,比五十一世盧宗泰(唐代)還高一輩份。。

此“絧”非我“侗”——他們是否盧侗公裔孫?

盧美松的《中華盧氏源流》

盧同(477-532),字叔倫,北魏范陽涿人。孝文帝太和中起家北海王常侍,歷昌黎太守、冀州鎮東府長史,累遷尚書左丞、幽州刺史、侍中。孝武帝永熙初(532年)卒,年五十六。

盧仝(約795-835),號玉川子,唐代詩人,初唐四傑盧照鄰之孫。盧仝好茶成癖,被尊稱為“茶仙”,著有《茶譜》,《七碗茶歌》廣為傳頌。

在江西、福建盧氏老譜中,盧同(477-532)列為五十世,盧仝(約795-835)列為四十六世。盧同比盧仝早約318年,不可能世序反而在後,應該是某些地方出錯。

此“絧”非我“侗”——他們是否盧侗公裔孫?

3。揭陽玉白、龍嶺盧氏老族譜有這樣的記載:

福建始祖 諱天佑公,創居汀州府永定縣,及後子孫分興化縣、莆田縣涵頭鄉。天佑公兄弟四人,創居各州府縣開列。天保公創潮州大埔、饒平,天爵公創居漳州府,天祿公創居泉州府。德橋鄉開基祖系福建興化縣涵頭鄉長孫分創,計德橋、赤步、龍鼻嶺、大白鄉開基祖。

此“絧”非我“侗”——他們是否盧侗公裔孫?

可以看出,該族譜對開基祖“朝奉公”以上的先輩也是含糊不清的。與潮陽烏窖族譜所列“五天”是親兄弟有所不同,揭陽玉白族譜只有“四天”,是堂兄弟,長幼也略有不同,子孫分佈地也略有不同。

揭陽玉白盧氏老族譜保留了盧侗系明代兩次修譜的譜序以及很多冠山盧氏的資訊,對始祖盧侗及薛氏、秦氏夫人的記述清楚明白。揭陽玉白、德橋、龍嶺盧氏三村創基祖分別是茶魁(長)、茶山(二)、茶枝(三)兄弟,尊“

朝奉公

”為一世祖(列為盧侗系十一世)。茶山公夫婦去世後歸葬冠山。這些資訊充分說明,揭陽“朝奉公”系玉白、德橋、龍嶺盧氏均為盧侗裔孫。

此“絧”非我“侗”——他們是否盧侗公裔孫?

位於澄海冠山的明代盧茶山林懿德夫婦墓

“朝奉公”是否是真名、從哪裡遷來以及生卒年都不可考。“朝奉公”或許是一個名諱失考的先祖代號,“朝奉公”是否受房子孫?盧侗系四房為房譜系清楚,如果“朝奉公”是四房為房後裔,那麼不可能出現將族譜對接錯誤到宗泰系的問題,不可能後輩中出現先祖來自“碣石、莆田、冠山、鳳港”等不一樣的說法。揭陽玉白、龍嶺族譜和潮陽烏窖老族譜有

相類似的記述

:1。先祖居大埔、饒平、永定,2。斷代失考錯接宗泰系,3。錯記黃岐山安葬秦氏媽。如果“朝奉公”是盧侗系十一世,那有沒有可能是潮陽烏窖、饒平鴨母坑族譜中十一世六兄弟之一(永仁或仔仁、永美或仔美、永富或永明、永樟或永章、啟燕、永八)?

二、盧侗系房譜錯接“五天”兄弟與盧侗系“受房流寓無蹤”。

冠山盧氏宗祠乾隆六年(1741年)所立《奉撫憲大老爺王覆文肅公遺昱祖祭潭碑記》碑記,碑文2199字,記述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至乾隆六年(1741年)盧氏中舍潭長達25年的官司,澄海縣、潮州府、惠潮道、潮防廳、廣東提刑按察使司、署理廣東巡撫、都察院等多級官府反覆審理,碑文提到“承房無後,受房流寓無蹤”。“從房次子昱……卜居澄邑冠隴鄉。……餘房分居青草、鳳港,各置別業,各供其祖”。

也就是說,盧侗系的二、三、四房分別主居地是:冠隴、青草、鳳港。“青草盧氏”是否受房子孫?可能性是相當大的。

冠山盧氏老族譜在十九世二房二之長轂思公的條文中又有這樣的記述:“轂思公,康熙乙亥(1695)歲進泮,學名濟美。公與青草同宗,買受大水吼、水吼仔二山,後將大水吼一畔割入族眾,其水吼山為一己私業。”盧轂思康熙三十四年乙亥(1695)歲考中秀才,推斷年齡20歲左右,買賣水吼山大約30-40歲,即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四年(1705-1715),應在中舍潭官司事件(1716-1741)之前,碑記才會寫“受房流寓無蹤”。

此“絧”非我“侗”——他們是否盧侗公裔孫?

可以判斷,冠山盧氏碑記和族譜提到的這兩處“青草”跟潮陽鳳港一樣是盧侗公後裔遷居的一個村落地名,而且“青草盧氏”在康熙年間還擁有冠山大水吼、水吼仔兩處產業,隨後轉賣給冠山族親盧轂思,盧轂思又將水吼山一畔貢獻給冠山盧氏族眾共用。也可以印證,其時“青草盧氏”跟冠山盧氏還是有往來的,或者還有子孫居冠山。

查“青草”地名,有兩處,一處在汕尾市紅草鎮下轄有青草社群,青草社群古稱青草圩,建圩於明末清初年間;一處在大埔縣高陂鎮韓江邊的青草洲村。青草洲是程鄉縣(梅州)、大埔縣、永定縣、汀州(長汀)、龍巖、虔州(贛州)等地至潮州的一個重要驛站。比較時間、轄屬、地理位置等各種資訊,大埔縣高陂鎮韓江邊的青草洲村更符合盧侗裔孫的遷徙去向。青草洲和冠山一樣在韓江邊,水路相距約110公里,潮州城在這中間約四分之一(三)位置,交通很方便。

此“絧”非我“侗”——他們是否盧侗公裔孫?

可以推測,受房子孫遷居“青草”(可能是現大埔縣高陂鎮韓江邊的青草洲),子孫分佈在高陂、三河壩、三饒一帶附近,與當地盧宗泰系“五天”兄弟後裔混居雜處,因為本系先祖出現斷代失考,將江西盧氏族譜、福建盧氏族譜的某些內容抄錄過來,導致對接出錯,因此盧侗系族譜有了盧宗泰系“天保、天佑、天福、天祿、天爵”這些先祖。

明代天順八年(1464)九世盧傑修譜,中憲大夫、陝西按察司副使、山東道監察御史、進士鄭安為譜序,序文提到:“承房長孫順之,登宋光宗紹興二年(1132)進士,授肇慶軍節度推官,辭官養母,孝德彰聞,且崇祀鄉賢廟宇。次孫彥之,舉明經,知會稽縣令,政多惠愛,民懷去思。曾孫朝陽,登寧宗慶元二年(1196)進士,歷官大理寺評事,決獄平允,人不稱冤。”

由此可知,四世朝陽公,歷官

大理寺評事

。按當時朝廷恩例,“以本官贈其父母。”長房長孫盧順之致仕後就是“詔以本官,贈其父母”。受房三世良之公“

誥封大理寺評事

”良之公夫人鄭氏“誥封太淑人。”因此,可以推斷,朝陽公可能是良之公的兒子。

三、受房譜系

由以上資訊分析,結合潮陽烏窖盧氏族譜、饒平鴨母坑盧氏譜系、潮安西都盧氏譜系,潮陽烏窖、饒平鴨母坑盧氏應為受房後裔,揭陽朝奉公系可能也是受房後裔,西都盧氏可能是揭陽玉白基祖盧茶魁之子盧養正的後裔,也是受房子孫。

受房譜系世序為:

始祖盧侗,

二世盧景,

三世盧良之,

四世盧朝陽。

五世至九世失考,

十世盧子春,

十一世永仁或仔仁、永美或仔美、永富或永明、永樟或永章、啟燕、永八、(朝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