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公主格格可不一樣,其中大有文章,終究為了襯托皇權

清朝公主格格可不一樣,其中大有文章

作為第一部還原清朝宮廷生活禮節的電視劇,還珠格格也是很多人的童年記憶,也讓很多人第一次看到清宮宮廷的各種規矩。而電視劇是圍繞著皇帝的幾個女兒來展開的,我們也知道了原來清朝皇帝的女兒叫格格,但是在後來的一些清宮劇中又叫公主。

比如說甄嬛傳裡皇帝和曹貴人的女兒就叫公主。那麼每個電視劇都會有不一樣的叫法,到底是公主還是格格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清朝皇帝的女兒到底叫什麼。

清朝公主格格可不一樣,其中大有文章,終究為了襯托皇權

其實在清朝之前,大家對於皇帝的女兒都稱為公主,但是到了清朝就變成了公主和格格混用,大家認為公主和格格是沒有區別的。格格這個稱呼也是由於滿清的習俗,早期的滿族人作為遊牧民族。

經常都是在馬背上生活,很多禮儀規矩並沒有太多的講究,對於父親就叫阿瑪、母親就是額娘、兒子就叫阿哥、還沒出嫁的女兒就叫格格。格格在漢語中的意思就是小姐,很簡單的一個稱呼,到了後來清軍入關,掌管天下,皇帝就得有作為天子的尊貴。

於是規矩禮儀這些就慢慢地多了起來,禮儀制度這些也是將漢族和滿族的規矩結合起來,最終形成了清朝的封號制度,但是那是的格格也不是用於皇帝女兒的稱呼,而是女子中的長輩才行,比如太后之類的,女兒則是成年後稱為公主。所以電視劇中有一些稱呼禮制也是錯誤的,大家一定要分清楚。

清朝公主格格可不一樣,其中大有文章,終究為了襯托皇權

在一系列清宮劇之中,很多格格的身份其實是弄錯了的。清宮劇中的格格服飾也是格外分明的,我們腦袋裡也會有這樣的印象,格格的頭上都會帶有旗頭,身體筆直地行走,加上修長的旗袍和高高的花盆鞋,讓格格的每一步都是慢慢悠悠,小心翼翼的。整個氣質就是纖纖玉女的感覺,格外的讓人覺得穩重,文雅。

衣服上也繡有各種圖案,象徵著身份。公主的朝冠也是有很多的講究,固倫公主的朝冠上的簪子和各種頭飾等用東珠八個,東珠是清朝的國寶,極為稀少,能用東珠裝飾的也能象徵著地位的顯赫了。隨後東珠數量還有增加,到了順治年改為十個;和碩公主的朝冠用東珠七個,順治年改為九個。

公主的朝冠在冬天要用貂皮,夏天用青絨;上邊鑲著紅寶石,朱緯的周圍鑲綴金孔雀五隻,各種珠寶珊瑚絲綢墜飾都會在朝冠上。公主的朝服分為朝袍、朝褂和朝裙,為祭祀時的禮服,衣服一般分為冬夏兩季,各種紋繡和墜飾都極其講究。清朝的禮儀制度是非常嚴格的,各方各面都要分得很清楚,每天都是圍繞著這裡的禮儀來生活,也是很累。

清朝公主格格可不一樣,其中大有文章,終究為了襯托皇權

格格就是公主這樣的說法在後來就是不準確的了,在後來的清太宗皇太極登上皇位之後,按照制度就是自己的女兒稱為公主,其餘王公貴族的女兒叫格格。公主和公主之前也有等級之分,皇后的女兒自然要高貴些,封為固倫公主,固倫意為天下。

其他妃嬪的女兒就成為和碩公主,和碩意為地方。從天下和地方來看就能知道誰的地位高一些了,但是規矩也是人定的,皇帝如果對哪個女兒更加疼愛,即使是妃子所生也可稱為固倫公主,而同樣固倫公主也可改封為和碩公主,反正皇上面前,規矩也不是那麼重要的。

在順治十七年時,格格劃分為五個等級。不僅是公主等級制度分明,格格也不例外,還有按照種族分的話,還有蒙古格格和漢人格格,畢竟為了鞏固各方勢力需要與其他族聯絡,所以對於他們的女兒也會優待。再後來康熙滅掉藩王之後,漢族格格就不存在了,而蒙古族一直和大清交好,於是一直都存在蒙古格格。

清朝公主格格可不一樣,其中大有文章,終究為了襯托皇權

在清朝,稱為格格的還有一類人,那就是各大王府的庶福晉,為什麼是庶福晉稱為格格呢?在庶福晉前面還有側福晉和嫡福晉,而庶福晉的地位是最低的,和前邊兩個簡直是天壤之別。側福晉和嫡福晉是登記冊封的福晉,相當於是正統有名分的,也有相應的服飾待遇。

庶福晉也只是外人對她們的客氣稱呼,真實身份是侍妾。相當於貼身丫鬟一般,官方稱為侍妾,而府內稱為格格。說道庶福晉的地位不算高也不算低,如果有朝一日自己的丈夫成為了皇帝,那麼她們也可以冊封為妃子了,甚至是身份和側福晉平起平坐。如果收到喜愛,還可以封為皇后等,享受無上的榮譽和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