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士為何總提三策?君王又為何不選上策?這權術思維一般人真不懂

中國古代關於“上中下”三策的記載,最早見於被譽為中國第一兵書的《孫子兵法》,“謀攻篇”有云:“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就是戰爭過程中,用謀略挫敗敵人為上策,用外交戰勝敵人為中策,用武力擊敗敵軍為下策,攻打敵人的城池為下下策。

古代的謀士在給自己的主公或他人獻策之時,的確是很喜歡給出“上中下”三策,然後讓主公或他人自行選擇。

漢哀帝時期,黃河氾濫,待詔賈讓向漢哀帝提出治河三策:上策是“徙冀州之民當水衝者。決黎陽遮,放河使北入海”,人工改道,改變黃河的走向,將黃河之水引入大海;中策是“多穿漕渠於冀州地,使民得以溉田,分殺水怒”,開渠引水,修建一條長堤,然後在水堤開渠道,“旱則開東方下水門溉冀州,水則開西方高門分河流“;下策是“繕完故堤,增卑倍薄”,不進行任何新的動作,就是對原有的舊堤進行修繕。

漢章帝時期,班超出使西域,在鄯善國期間,與匈奴使團相遇,在匈奴的蠱惑下,鄯善國國王欲棄漢投匈,東漢使團遭遇危機。此時,班超就向麾下提出瞭解決此次危機的三策:上策是先下手為強,誅殺匈奴使團,以武力讓鄯善國國王屈服;中策是趕緊逃出鄯善國;下策是什麼也不做,靜等結果。

謀士為何總提三策?君王又為何不選上策?這權術思維一般人真不懂

漢獻帝時期,劉備決意與劉璋決裂時,龐統向劉備提出了應對眼下局勢之三策:上策是抽調精兵,晝夜兼行,直趨成都,一戰定乾坤;中策是佯裝退回荊州,引楊懷、高沛出城來戰,將其擊潰後,再領兵攻成都;下策是直接退回荊州,對益州日後再做打算。

南燕慕容超時期,南燕與劉裕決戰,謀士公孫五樓獻三策:上策是據守大峴,拖延時間,待劉裕軍銳氣消減後,再派輕騎繞到晉軍後路斷其糧道,另再由段暉率兗州之軍沿著山地向東進軍,在後背偷襲他們,之後待他們軍心大亂,再主力盡出,一舉破敵;中策是依險固守,堅壁清野,把帶不走的物資全數焚燬,讓劉裕軍無法以戰養戰,繼而不戰即潰;下策是縱敵入境,全線撤退,而後集結全國之兵與之決戰。

隋煬帝時期,楊玄感起兵反隋,其麾下謀士李密就向楊玄感提出反隋三策:上策是往東北打,佔領涿郡,封鎖臨渝關,切斷隋煬帝的歸路,然後和高句麗嬰陽王兩面夾擊,讓隋煬帝不戰自潰;中策是往西打,直取大興城,攻佔長安,佔據關中,憑險固守,讓隋煬帝有家難回;下策是就近攻打東都洛陽。

……

謀士提出“上中下”三策記載,在歷史上還有很多很多。

到這裡,很多人就不明白,為何謀士出謀劃策之時,大多都習慣提上中下三策呢?按照常理,既然有上策,只要提出上策即可,為何要“畫蛇添足”再提中下二策呢?

其實這就是謀士的聰明之處,會提上中下三策的謀士,他們都是深諳明哲保身之道的老狐狸。

想想看,若謀士直截了當地就給主公提出一個計策,這就不是給主公提建議了,而是直接給主公做決定了,潛意識裡就告訴主公:“你現在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聽我的,按照我說的去做!”。試想有多少主公能忍受得了自己變相地被臣子逼迫只能接受他的建議的呢?

謀士為何總提三策?君王又為何不選上策?這權術思維一般人真不懂

其次,若只給出二個計策,兩相對比這就很容易讓主公產生這樣一個錯覺:“這兩個計策就是一個“最好”和“最壞”計策,自己的謀士給自己提這兩個計策,就是在戲弄自己,最好的跟最壞的,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該如何選擇,他這麼提,擺明了就是既逼迫自己照他的計策來,又順帶戲弄了自己一下”。試想如若讓主公有這個錯覺,謀士還能活嗎?

因此,對於謀士來說,除非他特別瞭解自己這位主公,知道他是一個寬厚待人,不拘小節,又善於納諫,不會因為一個計策就動怒,甚至是殺他的主公,不然的話,他在向自己的主公提意見時,最為穩妥的辦法就是提出“上中下”三策,讓他既不會覺得他在強迫他接受自己的意見,又不會覺得他是戲弄他,繼而作出相應的選擇。

除此,之所以古代謀士多會提“上中下”三策,其實也是在給自己找退路。想想,如果就提出一策,之後若主公聽從了,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卻失敗了,你說謀士會有怎樣的下場?多半是會被當作洩恨的工具,被殺掉。

但是,如果有“上中下”三策的話,謀士就能將大部分的情況都考慮進去,有“急功近利”之計,有“中規中矩”之計,也有“徐徐圖之”之計。由此,就算是主公所選的那條計策失敗了,除非是特別殘暴的主公,一般情況下,謀士都有一個說法能逃過一難,比如主公選了一條“急功近利”的計策,導致計劃失敗,謀士就可以說本來有一條最為穩妥的計策,可主公你卻執意要選急功近利的,這怪不得我!再比如主公選了一條徐徐圖之的計策,導致計劃失敗,謀士就可以說本來有一條急功近利的計策,雖這個風險很大,但成功的機會也很高,若當時選擇這個,就不會錯失良機,致使計劃失敗。

謀士為何總提三策?君王又為何不選上策?這權術思維一般人真不懂

同時,獻計“上中下”三策,也可讓主公在一計失敗後,仍然有計策可選擇。比如“急功近利”失敗了,主公就還可以選擇“中規中矩”或“徐徐圖之”的計策實行下去。當然可以繼續實施的前提是此前那一計並沒有對這個勢力的根基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好比南燕慕容超時期,南燕與劉裕決戰,謀士公孫五樓嚮慕容超獻三策,慕容超選擇了下策,即集結全國之兵與之決戰,最終下冊失敗,南燕軍近乎全軍覆沒,這時就算慕容超想要繼續執行另外兩個計策,也是沒有機會了!

至於為何在中國的歷史上當謀士提出“上中下”三策時,謀士的主公多不會選擇上策,這主要是因為多數上策在能讓主公獲得豐厚回報的同時,它往往伴隨著巨大的風險,搞不好就會功虧一簣。

比如隋煬帝時期,楊玄感起兵反隋,其麾下謀士李密就向楊玄感提出反隋三策時,其上策就是往東北打,佔領涿郡,封鎖臨渝關,切斷隋煬帝的歸路,然後和高句麗嬰陽王兩面夾擊,讓隋煬帝不戰自潰,這個計策一旦成功,楊玄感的確能在最快的時間擊敗隋煬帝,繼而一統天下。但是這個計策也伴隨著極大的風險,那就是如若高句麗嬰陽王不願兩面夾擊,甚至是與隋煬帝聯合的話,那麼楊玄感也會瞬間就陷入滅亡的結局。

要知道,此時隋煬帝可是帶著幾十萬精銳隋軍征討高麗,一旦高句麗拒絕兩面夾擊,而是趁機與隋煬帝議和,那隋煬帝的幾十萬精銳轉瞬間就能將楊玄感擊敗。而相對於風險極大的上策,李密所提出的中下兩策風險就要低得多,因當時隋煬帝遠在遼東,關中群龍無首,加之關中精銳多數都被煬帝帶往征討高句麗,所以無論楊玄感採納中下哪個計策,其風險都要比上策來得低。

謀士為何總提三策?君王又為何不選上策?這權術思維一般人真不懂

簡單地說,中國古代記載於史書的“上中下”三策,多數都存在著這麼一個特點:上策往往是回報高,但風險也極高的計策;中策往往是中規中矩的,風險不高,回報也有;下場往往是回報很低,但卻無風險。

比如漢哀帝時期,賈讓提出的治河三策,上策的風險就很大,當時改道黃河,必然就會淹沒其所經過的州縣,其一瞬間的損失是難以估計的,搞不好還會引起民變,但是如若搞成,那也可就是福澤千年之事,黃河之患千年都不再是問題,所謂“河定民安,千載無患”。而中策的風險相對於上策就要小得多,弄失敗了就是損失錢財,不會對百姓的生活造成多大傷害,但是弄成功了卻可以“富國安民,興利除害,支數百歲”。最後下策就是最沒風險的事情,只要如果往昔一般,修繕原有的舊堤,這個計策雖沒啥風險,但卻只能讓黃河之患在數年間對沿途百姓造成不了威脅,數年後卻依舊會是威脅。

多數時候,沒有多少人敢去冒上策所帶來的風險的,因為都怕輸不起,所以往往會去選擇中策,甚至是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