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靖王朱友堉、蜀僖王朱友​壎​:大明兩代兄弟賢王,可惜均無嗣而終

前言:

在今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十陵街道,坐落著明代蜀王家族墓葬群。上世紀七十年代因修建石靈中學(現十陵初級中學)無意中發現地宮,經搶救性考古發掘,最終確定為蜀僖王墓。該墓地面建築雖早已損毀,但地宮建築儲存完整,出土了包括壙志在內的五百多件珍貴文物。

蜀僖王墓背依正覺山,面臨青龍湖,正是一塊“聚氣凝神”的風水寶地。其後殿正壁中心鑲嵌的圓形鏤空描金彩釉雙龍盤堪稱明代藝術珍品,被譽為中國古代最精美的地下宮殿之一。成都在明代是蜀王家族的封國,蜀僖王作為蜀藩第三任蜀王,雖然壽命不永,但其陵墓的精美程度仍然遠超想象。那麼圍繞在這位蜀僖王,以及他的兄長蜀靖王身上又有哪些故事呢?其實說起這兩位絕嗣的賢王,就不得不講一講他們的父親朱悅燫,因為看上去他是一切悲劇的根源。

蜀靖王朱友堉、蜀僖王朱友​壎​:大明兩代兄弟賢王,可惜均無嗣而終

成都蜀僖王陵

蜀悼莊世子朱悅燫:悲劇的源頭

朱悅燫,生於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八月二十九日,蜀王朱椿嫡長子、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九孫,生母蜀王妃藍氏。這位蜀王妃來歷非凡,她是涼國公藍玉的女兒。換句話說,朱悅燫是藍玉的親外孫。

朱椿在就藩成都之前,曾經在鳳陽住了很長時間,期間和當世大儒蘇伯衡交情匪淺。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蘇伯衡聽說蜀王打算為七歲的朱悅燫請一位老師來開蒙,就向他推薦了方孝孺。

別看方孝孺在後世被捧得老高,他老人家在洪武朝混得那叫一個慘。在朱元璋那邊面試兩次都不合格,最後被遠遠地打發到漢中府去做一個教授(從九品副村級幹部)。好在方孝孺有一個好老師宋濂,宋濂有一個好朋友蘇伯衡,蘇伯衡有一個好朋友蜀王朱椿。於是乎一來二去,方孝孺就成了朱悅燫的老師。

蜀靖王朱友堉、蜀僖王朱友​壎​:大明兩代兄弟賢王,可惜均無嗣而終

方孝孺劇照

在皇太子朱標去世,其子朱允炆被確立為皇太孫之後,朱椿的地位其實有些尷尬。為了給皇太孫鋪路,朱元璋處死了涼國公藍玉,朱椿作為女婿還被特意從成都召到南京來觀刑。由於故太子朱標也是宋濂的學生,因此朱椿透過方孝孺和朱允炆搭上關係,在建文朝削藩的大背景下依然過得十分滋潤,朱悅燫也在此期間被冊封為蜀世子。在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發動的靖難戰爭中,多次有人提出請蜀王出面調停,可惜朱允炆並未聽從。

“伏願興滅繼絕,釋齊王之囚,封湘王之墓,還周王於京師。迎楚、蜀為周公,俾其各命世子持書勸燕,以罷干戈,以敦親戚,天下不勝幸甚!”疏上,帝不能用。—《明史紀事本末卷十六燕王起兵》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十三日,歷時三年的靖難戰爭分出了勝負。燕王朱棣殺入京師南京,皇帝朱允炆在奉天殿自焚殉國,天下歸了朱家老四。當年九月,蜀王朱椿從成都趕到南京來朝覲新君。由於朱椿在四川極得民心,朱棣在天下新定的背景下,不得不仍然信任和重用這位弟弟。

丁酉,蜀王椿辭歸,賜敕諭曰:“賢弟天性仁孝,聰明博學。聲聞昭著,軍民懷服。然蜀地險要,夷獠雜居。奠安綏撫,付託甚重。凡百自愛,以副兄懷。”賜椿鈔二萬錠,其從官賜鈔有差。—《明太宗實錄卷十二下》

蜀靖王朱友堉、蜀僖王朱友​壎​:大明兩代兄弟賢王,可惜均無嗣而終

蜀獻王朱椿畫像

為了向朝廷表現自己的忠心,除了蜀王本人以外,蜀世子朱悅燫也在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和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三次來南京朝覲自己的四伯朱棣。其中在第三次來朝之時,朱棣冊封左軍左都督劉貞孫女劉氏為蜀世子妃。劉貞是洪武朝後期重要的朝廷將領,永樂初年奉旨鎮守遼東。

雖然朱悅燫是方孝孺的弟子,但是朱棣對這位

“純雅”

的侄子還是非常欣賞,在他和世子妃返回封國之時特地賞賜加厚。可惜這位各方面都非常出色的蜀世子壽命不永,在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六月初四日不幸去世,年僅22歲。朱棣在七月二十四日接到訃報之後大為嘆息,特意為其輟視朝三日。

甲午,蜀世子悅熑訃聞。上悼惜之,輟視朝三日,諡悼莊。遣官賜祭,命有司治喪葬。皇太子、諸王皆遣祭。悅熑,蜀王嫡長子。資質敦厚,舉止嚴重。嗜學問,好賢接士,尤為上所重雲。—《明太宗實錄卷九十四》

蜀靖王朱友堉:大明王朝第一位世孫

朱友堉,生於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九月十三日,蜀世子朱悅燫嫡長子,生母世子妃劉氏。在他尚未滿三歲之際,父親朱悅燫便不幸去世。僅僅一年之後,世子妃劉氏也撒手人寰。朱友堉和兩個弟弟朱友坿、朱友壎頓時成為無父無母的孤兒,由祖父朱椿含辛茹苦養育長大。

壬辰,是日,蜀悼莊世子悅熑妃劉氏薨。訃聞,皇太子遣官賜祭,命工部治喪葬。—《明太宗實錄卷一百六》

妄圖奪嗣的二叔

大明初年的親王府內,幾乎都有一位野心勃勃、意圖奪嗣的老二,蜀王府也不例外。朱椿共六個兒子,其中次子華陽王朱悅燿乃次妃金氏所生,在其餘諸子中身份最為尊貴。看著三個年幼的侄子,這位二叔不由得對蜀世子乃至蜀王的寶座起了覬覦之心。

不過朱椿對三個孫兒看得很緊,沒有給華陽王留下一絲一毫的機會。甚至當朱友堉逐漸成長起來以後,還曾多次在祖父面前為恣意妄為的二叔求情。

悅燿,蜀獻王第二子。素放肆不順,為父所惡。一日檀除所愛卒為千戶,制冠帶給之。獻王聞知大怒,叱衛士捽至庭罵之曰:“禽犢爾及耶?”杖之百餘,將械送於朝。世孫友堉懇求獻王自治之,得免械送,猶縶其手足囚之數月。友堉又屢為救解,乃釋之。—《明仁宗實錄卷十三》

永樂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二月,蜀王朱椿去世,享年53歲。朱棣在為其賜諡曰獻的同時,還破例輟視朝七日。然而蜀獻王的去世,給了華陽王誣陷侄子的機會。朱悅燿向當年靠著誣陷兄長進封晉王的原晉藩平陽王朱濟熿學習,向四伯朱棣誣告朱友堉有

“悖逆、怨誹十數事”

在朱棣的盤算當中,實力強大的蜀藩一直都是削藩的物件,只是由於蜀獻王朱椿表現實在優秀,讓他一直找不到機會。現在蜀藩內亂,正是趁機下手的大好時機。於是朱棣不顧自己北征尚未班師,依然派人去成都急召蜀世孫朱友堉來北京

“廷辯”

蜀靖王朱友堉、蜀僖王朱友​壎​:大明兩代兄弟賢王,可惜均無嗣而終

朱棣去世劇照

好在等朱友堉於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九月初二日趕到北京之時,伯祖朱棣已經在班師途中駕崩。繼位的仁宗朱高熾做了二十年的監國太子,無時無刻不在提防兩個弟弟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他又如何會支援華陽王的奪嫡之舉?

九月十二日,仁宗一面命朱友堉返回成都,一面讓四川按察司副使餘信對華陽王的舉報進行調查。不出意外,四川方面呈上來的調查結果是華陽王誣告。當年十月,仁宗下旨封朱友堉為蜀王,他也由此成為明朝第一位襲封親王的世孫。至於心存不軌的華陽王朱悅燿,則在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四月被遷居至湖廣澧州(今湖南省常德市澧縣)。仁宗給出的理由是

“鸞梟不可同處矣”

,此舉也實質上剝奪了華陽王一系宗室在蜀藩的繼承資格。

蜀靖王朱友堉、蜀僖王朱友​壎​:大明兩代兄弟賢王,可惜均無嗣而終

仁宗朱高熾劇照

蜀王府成都三護衛

前文說過悼莊世子朱悅燫共有3個兒子,除了長子朱友堉襲封蜀王外,次子朱友坿封黔江王,第三子朱友壎封羅江王。可惜無論是世子還是世子妃,都沒有長壽基因。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四月二十八日,朱友堉親弟弟黔江王朱友坿去世,年僅20歲,賜諡曰悼懷。

自打朱椿就藩成都之後,其麾下的蜀王府護衛就為鞏固大明王朝在四川的統治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朱友堉襲封蜀王之後,這支人數眾多、戰鬥力強悍的護衛軍依然在為朝廷南征北戰,並且屢立功勳。

宣德元年十二月,成都護衛官軍同四川、雲南都司以及四川行都司官軍一起,跟隨黔國公沐晟進入交阯平定叛亂。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四月和六月,朱友堉前後調動六千人的護衛軍前往松潘協助朝廷剿捕叛蠻。

癸巳,蜀王友堉奏:“昨再奉敕調軍剿捕松潘叛寇,已委指揮李瓘等官領兵四千往松潘聽徵。”上覆書蜀王曰:“聞已發軍,深見體國之意。然朕已遣人招諭,若其順服,可免用兵。如其冥頑不悛,朕別於陝西調精兵由他道進。賢弟府中再量調人馬,與前所調者會合。齊心併力,殄滅此寇,庶幾永息邊患。”—《明宣宗實錄卷二十九》

蜀靖王朱友堉、蜀僖王朱友​壎​:大明兩代兄弟賢王,可惜均無嗣而終

明宣宗朱瞻基劇照

明宣宗朱瞻基秉承其祖父朱棣的遺願,從即位伊始就著力於完成削藩大業。先從二叔漢王、三叔趙王著手,接著處置飛揚跋扈的堂叔晉王,隨後便是賢名在外但實力強大的藩王,蜀王府自然也是難逃此劫。

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正月,四川總兵官、左都督陳懷上奏朝廷,稱在蜀王府中聽到炮銃聲。經過調查,發現是由四川都司私下提供給蜀王府,宣宗趁機將都司堂上官全部撤換。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六月,眼瞅著秦藩、楚藩都已經乖乖上交護衛,蜀王朱友堉也不得不以成都中護衛和成都右護衛作為向宣宗效忠的投名狀。

辛亥,蜀王友堉奏成都三護衛請以中、右二護衛歸朝廷,留左護衛官軍供役。上嘉其能省約,從之。友堉又奏缺官,請調補及留南人為匠。皆從之。上命都督王彧,兵部侍郎王驥持書諭王:所歸二衛,皆令赴南京。所過給糧與舟,仍命彧等途中善撫綏。—《明宣宗實錄卷八十》

成都中、右二護衛自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成立,到宣德六年裁撤,前後存留時間長達四十多年,很多人祖孫三代都在川中生活。現在宣宗將他們全數調往南京,可見心中對蜀王府的猜忌防範之心何等深重。

甚至對於僅存的成都左護衛,朝廷仍然不放心,當年七月陳懷再次要求從其中調兵兩千五百人征討松潘番蠻。面對步步緊逼的堂兄朱瞻基,本就身子骨不好的朱友堉心理負擔愈發沉重。宣德六年九月十五日,蜀王朱友堉去世,年僅26歲,賜諡曰靖。

蜀王妃李氏,成都中護衛千戶李昇之女,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四月冊為蜀王妃。朱友堉去世後,包括李氏及侍姬黃氏在內全部自盡以殉葬。

蜀靖王朱友堉、蜀僖王朱友​壎​:大明兩代兄弟賢王,可惜均無嗣而終

成都蜀王府復原圖

蜀僖王朱友壎:大宗絕嗣的悲哀

羅江王朱友壎,生於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二月十九日,蜀悼莊世子朱悅燫第三子、蜀靖王朱友堉母弟。由於兄長黔江王朱友坿已經去世,因此蜀靖王無嗣而終之後,朱友壎就應該遵照《皇明祖訓》“兄終弟及”的條文進封蜀王。

朱友壎的大婚時間和兄長一樣,都在宣德二年四月,當時的羅江王妃是成都府新繁縣儒學訓導趙弼之女趙氏。然而這位趙妃甚至還沒等到朱友壎進封蜀王,就在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正月不幸去世。蜀藩大宗的婚姻和子嗣之路,從一開始就充滿了艱辛。

蜀靖王喪禮插曲

朱友堉去世之後,宣宗除了輟視朝二日以外,還派出應城伯孫杰前往蜀王府弔喪。結果誰都沒有想到孫杰到了成都以後公然索要賄賂,讓主持喪禮的羅江王朱友壎氣憤不已。

明朝的首封應城伯是鳳陽人孫巖,少年時代就跟著太祖朱元璋一起渡江,是老資格的革命元老。當然彼時的孫巖不過是朱元璋麾下的一介軍士,明朝建立後也不過以金吾衛百戶的身份守衛鳳陽。燕王朱棣就藩後不久,老成持重的孫巖被調入燕山護衛。在燕王府服侍朱棣十五年之後,以燕山中護衛正千戶的官職致仕。

蜀靖王朱友堉、蜀僖王朱友​壎​:大明兩代兄弟賢王,可惜均無嗣而終

朱棣靖難劇照

朱棣起兵靖難,已經退休的孫巖毅然重新出山追隨燕王殿下一起與朝廷奮戰,並在鎮守通州的戰役中立下大功,戰後被封為應城伯。我們說句題外話,朱棣登高一呼,不管是已經被劃入朝廷官軍序列的燕山護衛舊部,還是像孫巖這樣早已頤養天年的退休武官,全都不顧抄家滅族的風險,一心一意跟著他們的燕王殿下打江山。得人心如此,實在是太可怕了,難怪朱允炆寢食難安。

永樂十六年(公元1418年)六月孫巖去世,追封為應城侯,諡威武。永樂十七年(公元1419年)二月,應城威武侯孫巖之子孫亨襲封應城伯。永樂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正月孫亨去世,當年二月其子孫英襲封應城伯。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二月孫英去世無嗣,當年九月由其弟孫杰襲封應城伯。這位第三代第四任應城伯,早已不復其祖當年的英氣,被行在監察御史王紹等人罵為

“於宗室尚敢如此,若臨州縣,其貪可知”

。要求將其明正典刑,以勵廉恥。當然鑑於其勳貴後裔的身份,宣宗只是沒收了孫杰的非法所得,並沒有進一步追究。或許這也是朝廷打壓蜀王府的一部分吧。

今御史所奏者姑宥其罪,凡所受皆追入官。禮部仍移文各王府長史司使啟王:“今後朝廷凡遣人至,勿與財物。”—《明宣宗實錄卷一百一》

孱弱的身體

作為世子妃劉氏最後所生的一個兒子,朱友壎的身子骨比他的兄長更弱。這位新任蜀王殿下患有寒疾,症狀表現為面色蒼白,畏寒、發熱、頭痛、身痛、嘔吐、脘腹疼痛等,平時的生活質量非常糟糕。以至於羅江王妃趙氏去世已經五年,朱友壎卻始終沒有向朝廷提出再冊封一位蜀王妃。

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六月,在得知朱友壎病情日益嚴重之後,宣宗派太醫院醫士

“馳驛往視”

。甚至於在聽說第一批太醫對蜀王的寒疾無可奈何之後,更是派出了著名的御醫盛啟東星夜兼程趕赴四川。

可惜蜀王大限已至,六月二十一日朱友壎去世,年僅26歲,賜諡曰僖。這位蜀僖王的品行和他父親悼莊世子、兄長蜀靖王一脈相承,史書中給出了

“淳厚端謹,言動率禮,未嘗有過”

的好評。

蜀靖王朱友堉、蜀僖王朱友​壎​:大明兩代兄弟賢王,可惜均無嗣而終

蜀王墓出土文物

蜀僖王的無嗣而終,意味著蜀府大宗絕嗣,也給朝廷出了一個難題。不過似乎此事正中宣宗下懷,他在此後的半年中一直未就蜀府下一任親王人選表態,看上去有讓蜀府像晉府一樣絕封的打算。不過當宣宗在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正月初三日駕崩之後,年僅9歲的皇太子朱祁鎮繼位,即明英宗。由於新天子年幼,朝廷不得不依靠在外宗室的扶持。於是乎絕封八年的晉府重新冊封了晉王,而蜀府這邊新一任蜀王的人選卻出乎了所有的意料:蜀靖王和蜀僖王的五叔保寧王朱悅(上劭下火)。

結語:

從蜀悼莊世子朱悅燫、悼莊世子妃劉氏再到蜀靖王朱友堉、黔江悼懷王朱友坿、蜀僖王朱友壎,一家五口居然沒有一人能夠活過26歲。朱悅燫的父親蜀獻王朱椿畢竟也活到了53歲,難道是藍大將軍女兒的基因不好?

而蜀府大宗絕嗣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該是你的就是你的。此前朱悅燫去世之後,老二朱悅燿上躥下跳,拼命地誣陷侄子。倘若他能安分守己、不爭不搶,也許就不會被仁宗皇帝貶去澧州,也許就不會死在蜀僖王朱友壎之前。如果是這樣的話,下一任的蜀王就是他華陽王,而不是保寧王。

再退一步說,即使朱悅燿還是如歷史上一般死在了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他的兒子朱友堚也依然是下一任的蜀王的第一人選,也不至於多年之後還在向朝廷酸叔父保寧王的出身。可嘆朱悅燫父子三人秉性淳厚,寬以待人,卻遭到了絕嗣的噩運。而不肯甘於命運的朱悅燿不曾想到,原來不爭才是自己最大的機會。世事難料,無過於此。

辛巳,華陽王友堚奏:“臣父悼隱王乃蜀獻王次妃金氏所生,為第二子。叔父保寧王乃獻王宮人所生,為第五子。今保寧王子孫襲王爵位,享有封國之富。臣在澧州,窘乏殊甚。”—《明憲宗實錄卷一百一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