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兵威正盛對強弩之末,柏林一戰蘇軍為何折損三十餘萬?

二戰進入到1945年,納粹德軍已面臨東西兩線作戰的危局。3~4月份,隨著西里西亞和魯爾工業區的喪失,意味著曾令人生畏的德國戰車,再也無力運轉下去。

分散在各地的德軍叢集被陸續清除,東線蘇軍和西線盟軍也不斷迫近柏林,留給這座城市的時間所剩無幾。

擔負攻擊柏林的蘇軍主要由三個方面軍組成:

朱可夫親率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從正面即東面發起主攻;烏克蘭第1方面軍迂迴到柏林南側;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則在羅科索夫斯基帶領下,擔負起北面的攻擊任務。

以兵威正盛對強弩之末,柏林一戰蘇軍為何折損三十餘萬?

此時蘇軍挾餘勝之威,士氣高漲,且攻城總兵力達250萬人。反觀承擔柏林防務的德軍,則顯得“兵微將寡”:

海因裡希指揮的維斯杜拉叢集55萬人,中央叢集的部分兵力15萬人,以及衛戍部隊12萬人,甚至還將市民武裝起來組成突擊隊,共計80萬人。為保住柏林,德軍榨盡了最後一絲潛力。

兩相比較,守方似乎盡落下風,蘇軍本應以碾壓之勢輕取柏林才對。恰恰相反,在為期16天的激戰中,蘇軍傷亡高達30餘萬,包含陣亡近8萬人。

究竟是何原因,令蘇軍付出瞭如此高昂的代價?

以兵威正盛對強弩之末,柏林一戰蘇軍為何折損三十餘萬?

柏林嚴密的防禦體系

綜觀柏林戰役時的德軍,可以用四個字概括“退而未潰”,即使從蘇聯境內一路退卻到德國腹地,德軍計程車氣並沒有垮,仍然保持著強大戰鬥力。

雖已不復初期鼎盛,隊伍中充斥眾多欠缺經驗的新兵,但德軍建制仍在、秩序猶存,用來打一場防禦戰還是夠用的。

以維斯杜拉叢集領軍人物海因裡希上將為例,曾被古德里安盛讚:“他有對付蘇聯人的豐富經驗,而且他們還沒有戰勝過他”。出色的指揮、嚴謹的佈置,能從很大程度彌補力量的劣勢。

以兵威正盛對強弩之末,柏林一戰蘇軍為何折損三十餘萬?

在沿奧得河—尼斯河一線,德軍部署了縱深數十公里的防禦帶。重點地段每3公里部署一個師,每1公里600餘門火炮和一百多臺坦克,簡直就是用鋼鐵鑄成的堡壘。

即使蘇軍突破以上防禦帶,還有柏林市區的三條環形防禦圈在等待他們,工事、房屋、每一座建築物都可能是令蘇軍喪命的狙擊點,密集的交叉火力網會使他們躲無可躲。

為阻止蘇軍,德軍使出一切手段,“鐵拳”、平置的88毫米高炮,都成了令蘇軍坦克縱隊癱瘓的利器,而失去裝甲保護的步兵們,難免成為被瞄準的“靶子”。

以兵威正盛對強弩之末,柏林一戰蘇軍為何折損三十餘萬?

德軍把大部分力量用來對付蘇軍

針對柏林的東西兩線推進幾乎是同步的,然而最終攻擊隊伍只是蘇聯一家,西線盟軍並未給蘇軍分擔多少壓力。

德軍用於東線的兵力是200多個師,西線要薄弱的多,只有60個裝備不全、編員不滿的德國師。蘇聯才是納粹德國最懼怕的對手,如果要選擇投降,德軍從內心上更傾向於西線盟軍。

以兵威正盛對強弩之末,柏林一戰蘇軍為何折損三十餘萬?

納粹德國在蘇聯犯下滔天罪行,戰爭期間蘇方死亡人數高達2700萬,說是血海深仇不為過。如今蘇軍兵臨城下,等待他們的將會是什麼,每一位德軍士兵再清楚不過。

況且隨著戰局惡化,德軍內部執行軍紀更為嚴厲,軍官不主動出戰者,5小時內槍決。對逃兵更是毫不留情,除了處決還要背上“懦夫”、“國家民族的叛徒”等惡名。

除了拖延、除了戰鬥,德軍已無退路。

以兵威正盛對強弩之末,柏林一戰蘇軍為何折損三十餘萬?

蘇軍復仇心切

在反攻納粹德國之前,蘇聯已承受了四年的蹂躪,許多蘇軍士兵的親人、朋友,都死於炮火、飢餓、疾病或是德軍的迫害。當這些人遙望已是唾手可得的柏林城時,心中難免燃起熊熊怒火,他們急於拿下這座城市來洗刷曾經的恥辱和痛苦。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蘇軍的攻擊過程不計代價,他們高喊著“烏拉”發起一次次衝鋒,不惜用生命鋪平前進的道路。彙集了300多萬人的龐大戰役,僅用半個月就宣告結束,其烈度之強可見一斑。

以兵威正盛對強弩之末,柏林一戰蘇軍為何折損三十餘萬?

盡佔上風的蘇軍,完全可以透過圍城減輕己方傷亡,如同當初德軍圍困列寧格勒那樣,可是復仇之火和對勝利的渴望,已令他們的耐心突破極限。

當德軍願意談判的訊息發給蘇軍統帥部後,僅隔十幾分鍾,一封措辭強硬的回電就到達前線:“德軍只能無條件投降,不同任何法西斯分子談”。

西線盟軍則冷靜得多,艾森豪威爾曾說:“如果為得到柏林而付出十萬盟軍士兵的生命,那寧願將之讓給蘇軍”。

以兵威正盛對強弩之末,柏林一戰蘇軍為何折損三十餘萬?

關於守城德軍的傷亡眾說不一,可以確定的是,被俘德軍40萬人,他們實在是逃無可逃。戰後的柏林幾成廢墟,平民遭遇了噩夢般的經歷。

1945年5月9日,德國無條件投降,慘烈的蘇德戰爭終於降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