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斬了馬謖,只是因為失守街亭嗎?

【國學愛好者第一訂閱號】

公元二二八年,時任蜀漢丞相的諸葛亮按照隆中對的戰略佈局,主動出擊攻打曹魏,開啟了蜀漢的第一次北伐戰爭。諸葛亮此次北伐進攻的目標是祁山,此時曹魏的皇帝是魏明帝曹叡,他萬萬沒想到,諸葛亮會先發制人。為了抵抗諸葛亮的進攻,曹叡親自到前線督軍。

在這一場戰爭中,諸葛亮任命馬良的弟弟馬謖為前鋒主將,統帥三軍在街亭這個地方迎擊魏軍。可是,馬謖在排兵佈陣時,違背了諸葛亮的囑託,他把軍營紮在山上,而不是選擇地勢平坦的城鎮地區。最終,馬謖被魏將張郃斷了後路而戰敗。馬謖在街亭一戰失利,丟掉了街亭這個軍事戰略重地,諸葛亮無奈之下,只能被迫撤軍,第一次北伐戰爭以蜀漢的失敗而告終。

儘管古人有云,勝敗乃兵家常事,但是,諸葛亮回去之後,把馬謖給斬了。馬謖作為諸葛亮的小弟,按說諸葛亮應該網開一面、從輕處罰,可是,諸葛亮不但沒有網開一面,反而痛下殺手。諸葛亮斬馬謖其實是不捨得的,但是他還是要這樣做,為什麼呢?

第一,為了彰顯大義滅親

諸葛亮跟馬謖的關係,要從馬良說起。馬良是馬謖的哥哥,馬良跟諸葛亮是要好的鐵哥們,馬謖作為鐵哥們的弟弟,自然受到了諸葛亮的照顧,自然就有了親疏關係。因此,諸葛亮把這次北伐的先鋒位置交給了馬謖,但是馬謖在排兵佈陣上的失誤,導致整個北伐戰爭的失敗。本來諸葛亮在蜀漢擔任丞相時,就遭到眾人的排擠,大家都等著看諸葛亮的笑話,現在馬謖打了敗仗,自然就成為別人眼中的話柄。

大家都在想,你諸葛亮的人出事了,看你你怎麼處置?這就成了擺在諸葛亮面前的一道難題。諸葛亮做事一向不打折扣,既然我的人出事了,為了不給別人留下把柄,也為了不被別人看笑話,那也只能按照規章制度辦了。所以,諸葛亮揮淚斬了馬謖,目的是為了堵住眾人的嘴。

諸葛亮斬了馬謖,只是因為失守街亭嗎?

第二,為了彰顯鐵面無私

在諸葛亮北伐出兵之前,商量誰做先鋒的時候,很多人都推薦魏延和吳懿,但是,諸葛亮好像根本就沒把別人的意見建議聽進去,一心保自己的小弟馬謖上位。

由於諸葛亮的硬推,馬謖在眾人的質疑聲中坐上了先鋒的位置。

眾人質疑的原因是,劉備在白帝城託孤的時候曾經給諸葛亮說過,馬謖這個人言過其實,不能重用。

但此時此刻,諸葛亮違背了劉備臨終前的遺願,屬於任人唯親,而不是任人唯賢,加上出了這檔子事,還把街亭這麼重要的地方給搞丟了,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也就不能再包庇馬謖了。

為了彰顯自己的鐵面無私,就把馬謖給斬了。

諸葛亮斬了馬謖,只是因為失守街亭嗎?

第三,為了彰顯一視同仁

諸葛亮在蜀漢治理體系裡,很多人都不服諸葛亮,都想看他笑話。這其中就包括劉備臨終前的另一個託孤大臣李嚴。劉備在白帝城託孤時,讓李嚴作為託孤大臣,就是看到李嚴與諸葛亮不合,以此來制衡諸葛亮,避免諸葛亮大權獨攬。所以,李嚴跟諸葛亮叫板,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也不是什麼藏著掖著的事兒。現在馬謖打了敗仗,正好給了李嚴將諸葛亮一軍的機會。

大家都眼巴眼望的看你諸葛亮怎麼處置小迷弟馬謖,諸葛亮為了確保自己執法公正,更好的對付李嚴,就揮淚斬了馬謖,彰顯自己並不偏袒任何人,即便是自己的小弟。

所以,馬謖的死其實並不是他打了敗仗,失了街亭,而是因為權力的爭鬥,他正好夾在權力鬥爭的中間,成了倒黴鬼。無論是在什麼場合,權力鬥爭都是非常耗費國本的東西。

比如,近代的歷史中,翁同龢與李鴻章之間,就是一個內鬥很好的例證。翁同龢與李鴻章是影響晚清歷史的兩個重要人物,也是一對世人皆知的政敵。在洋務運動時期,翁同龢挾私怨,時時遏制李鴻章;甲午之戰前夕,掣肘李鴻章撥款,使北洋水師無錢補充軍艦裝備,最終甲午戰爭潰敗。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內鬥是最無謂的犧牲了。所以,諸葛亮斬了小迷弟馬謖,街亭戰敗只是一個誘因,最深刻的原因是因為派系的內鬥,馬謖也就成了內鬥的犧牲品。

同意的點個“在看”,轉發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微信公號:國學漫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