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的皇帝主要出自西漢,若此人不死,劉邦沒有機會當皇帝

歷史上最被忽視的領袖,若此人不死,劉邦沒有機會當皇帝!

對於楚漢相爭有這麼一種說法,項梁不死的話那麼劉邦則不能稱帝。其實任何歷史事件的結果都夾雜著偶然和必然。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西楚霸王,千載留名,想當年又是多麼不可一世,他又有多少機會可以滅掉劉邦。單就鴻門宴來說殺掉劉邦就易如反掌。但是他卻放棄了,丟掉了一個寶貴的機會。楚漢相爭以項羽自刎江東結束,成就了大風起兮雲飛揚的莽莽大漢朝。

有名的皇帝主要出自西漢,若此人不死,劉邦沒有機會當皇帝

所以歷史就是歷史,沒有如果。但今天我們還是就長久以來的說法設定一個如果,在項梁沒有死的情況下,劉邦有沒有機會當皇帝。秦末陳勝吳廣揭竿而起之後,項梁與會稽郡太守殷通商議起義響應。但後來項梁卻和項羽密謀殺掉了殷通自任太守。兩人合力收復了各縣,經過不斷努力,起義隊伍也不斷擴大,擁有了八千精兵。在之後的西進中,項梁更是得到眾多人的推崇,也吸收了多名干將。這個隊伍更是擴大到了七萬人之多,真是風光無限。

有名的皇帝主要出自西漢,若此人不死,劉邦沒有機會當皇帝

再者,對於東漢這一朝代,在制度上幾乎缺乏開拓和創新之舉。一定程度上,對於整個漢朝的制度,基本都是由漢高祖劉邦和漢武帝劉徹這兩位皇帝來奠定的。而就東漢這一朝代,自漢光武帝劉秀之後,其制度主要沿襲西漢的舊制。因為沒有新的制度的建立,加上在開疆拓土上也沒有什麼比西漢更大的成就,所以其歷史影響力自然想多較弱。與此相對應的是,就隋朝這一朝代,雖然時間較短,但是科舉制、三省六部制、京杭大運河等事件的影響力,促使這一朝代的皇帝就非常出名。

有名的皇帝主要出自西漢,若此人不死,劉邦沒有機會當皇帝

最後,對於東漢來說,前有開疆拓土的西漢王朝,後有魏蜀吳激烈競爭的三國時代,因為司馬遷《史記》等史料的影響,西漢王朝的人物、事件等得到極大的流傳。而就三國時代來說,《三國志》、《三國演義》促使該時期的皇帝人物家喻戶曉。由此,比較尷尬的是,東漢處在西漢和三國這兩個歷史階段之間,其歷史影響和傳播自然受到了不小的影響,連帶著該時期的皇帝也幾乎總被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