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衛青歷史評價不高?被蘇東坡寫成“奴才”?李廣卻倍受推崇

衛青在歷史上評價並不高,和霍去病、李廣相比,從來就是低一個層次。從司馬遷到司馬光,有“史學雙壁”之稱的《史記》和《資治通鑑》對衛青都不甚喜愛。歷代的文人從王維到蘇東坡則對衛青持“這是個幸運兒”、“奴才”的態度。

1、李廣出身名門,衛青出身騎奴

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在《史記》裡李廣是被單獨立傳的:《李將軍列傳》。衛青和霍去病是二人合傳:《衛將軍驃騎列傳》。按現代人的理解,李廣雖有飛將軍美名,一生與匈奴爭戰70多場,但沒有太耀眼戰功。這名沒有封侯的將軍居然單獨立傳,此等待遇是封侯的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所不及的。究其原因,後世認為:

李廣系出身名門,“其先曰李信,秦時為將,逐得燕太子丹者也。”其祖先叫李信,是秦國將軍,荊軻刺殺秦王政的主謀燕太子丹,就是被李信所追獲。漢朝仍有春秋戰國時期的入仕傳統,貴族子弟爵位世襲,士人、門客才能是君王所依賴的,遊俠、豪士則更次一等。結果,一個連一般百姓都不是的騎奴竟然成為大將軍,獲得封侯的至高榮譽,對於同樣出身名門的司馬遷來說是很難接受的。

為何衛青歷史評價不高?被蘇東坡寫成“奴才”?李廣卻倍受推崇

司馬遷因李陵受腐刑是眾所周知的。作為李廣的孫子,李陵在司馬遷的筆下著墨頗多,而描述李陵兵敗被抓的春秋筆法裡,則隱含著對漢武帝的極度不滿。

司馬遷對李廣、李陵多有稱譽,對衛青多有貶低。司馬遷引用《論語》“居上位的人行為端正,不用命令下屬也會執行;而自身不正,釋出了命令也無人聽從”來評價李廣。同時司馬遷說:“我所認識的李將軍老實厚道像鄉下人,不善言辭,他死的那天,天下無論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都為他傷心哀痛。這是因為他忠厚的品格得到人們一致信賴啊。諺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說的就是李廣吧。

再來反觀司馬遷對衛青的評價:“大將軍為人仁善退讓,以和柔自媚於上,然天下未有稱也。”衛青為人仁善忍讓,以寬和、柔順“自媚”於皇上,可天下沒有人稱讚他。注意此處的用詞是“自媚”,按古義解是用卑賤態度討好、取悅於人,甚至使用逢迎諂媚的伎倆獲取寵愛的意思。

2、衛青被認為是漢武帝窮兵黷武的幫兇

衛青被斥為“奴才”還與兩部史書對漢武帝的歷史評價有關。司馬遷在《孝武本紀》中大篇幅寫了漢武帝信神拜鬼,大興土木的行為,其他的評價散見於相關的表、書、家、傳裡,總體評價認為漢武帝性情殘暴,寵愛酷吏,對人民用狠,窮兵黷武對匈奴用兵,導致國家凋敝。

為何衛青歷史評價不高?被蘇東坡寫成“奴才”?李廣卻倍受推崇

《資治通鑑》裡司馬光的表述更明確:孝武窮奢極欲,繁刑重斂,內侈宮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遊無度,百姓疲敝起為盜賊,其所以異於秦始皇者無幾矣。然秦以之亡,漢以之興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統守,受忠直之言,惡人欺蔽,好賢不倦,誅賞嚴明,晚而改過。顧託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禍乎?

因此,衛青就成為七戰匈奴、勞民傷財、揮霍掉文景之治家底的漢武帝的幫兇。說白了,司光遷、司馬光認為,你的主子窮兵黷武、有亡秦之失,作為騎奴的衛青你有什麼值得稱揚的?

3、衛青的德行與儒家之根本不相符

在上千年的中國歷史中,一直是正統文化的儒家講究“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也就是說,為人處世要立德,其次才是立功、立言。

衛青顯然只有立功,甚至對於這個立功歷史上也曾有質疑,唐代大詩人王維在《老將行》中寫道: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衛青對匈奴用兵沒敗過,是運氣太好,有老天爺幫助,李廣爭戰無功沒有封侯,主要是緣於命運不好,不是能力不行。也就是說,衛青不過是一個幸運兒,他姐姐當初靠在平陽公主家裡販賣色相成為皇帝寵愛,因此就成了皇帝的小舅子,因此得到格外的關照,這樣的“上位史”一點也不光彩。

儒家認為,相比於“幸運的立功”,衛青沒有立德也沒有立言,從德行上更無可談之處而,直接稱呼衛青為“奴才”則始於蘇軾蘇東坡。

為何衛青歷史評價不高?被蘇東坡寫成“奴才”?李廣卻倍受推崇

蘇東坡在《君使臣以禮》中說:“武帝踞廁而見衛青,不冠不見汲黯。青雖富貴不改奴僕之姿,而黯社稷臣也。”漢武帝在廁所上著大便接見衛青,但不戴好帽子不敢見汲黯。衛青雖然富貴仍是奴才樣,汲黯才是真正可以託付社稷的重臣。蘇東坡還在《東坡志林》裡說:“若青奴才,雅宜舐痔,踞廁見之,正其宜也。”如同衛青這樣的奴才,就是用來舐菊舔屁屁的,所以皇帝大便時接見他,是非常適宜的。

蘇東坡的這兩句狠話,可以說用最通俗、直白的語言表達了儒家對衛青的不屑,認為他就是十足的“奴才”,只配給皇帝舐菊,一味的巴結媚上。只有汲黯這樣具有獨立品德、人格的名士才是儒家所提倡和學習的。

蘇軾把衛青稱為“奴才”,潛意識裡反映了歷史上儒家的一種共識。對於今天的我們沒必要太過於耿耿於懷,畢竟歷史在前進,觀念也在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