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悲歌,崇禎為何不退南京,守長江之利擁半壁江山,再圖光復呢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陽曆4月25日),農民軍攻入京城,崇禎皇帝留下血書“朕自登極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致逆賊直逼京師,然皆諸臣之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隨後在煤山(現景山)自縊殉國,明亡!

大明悲歌,崇禎為何不退南京,守長江之利擁半壁江山,再圖光復呢

大明悲歌,崇禎為何不退南京,守長江之利擁半壁江山,再圖光復呢

這段歷史,大家都耳熟能詳,也激起來百年後世人紛紛討論,那就是在崇禎自縊前,明朝在南方還有百萬大軍,在太祖朱元璋建立的首都南京作為陪都,還有一套完整的備用中央機構。崇禎為什麼不選擇南遷呢?唐安史之亂,長安陷落,唐玄宗出逃到四川,然後唐朝延續了150多年;北宋汴京失陷,徽欽二帝被俘虜,宋高宗逃到南方,建立南宋,又支撐了100多年。

這個問題在崇禎十六年(1643年)十月的時候,就有人提出過了。當時明朝已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遼東失守,寧錦防線形同虛設,滿清步步逼近山海關,而農民軍接杆而起又成烽火燎原之勢,官兵在各路戰場上節節敗退。

大明悲歌,崇禎為何不退南京,守長江之利擁半壁江山,再圖光復呢

為什麼不遷都主要是性格缺陷,崇禎雖然勤政愛民,有氣節、勤儉、勤奮,從即位那天一心想要力挽狂瀾,不動聲色剷除閹黨魏忠賢,尚方寶劍賜袁崇煥意圖收復遼東,但是大明朝早已是病入膏肓,積弱成疾。再加上崇禎做事優柔寡斷、投鼠忌器。對臣子極其猜忌、不懂平衡各方勢力、不願意擔責任,一旦有事首先把責任扔給臣下、凌遲袁崇煥就是他極端猜疑的的結果,導致遼東直接崩盤。他對於大臣沒有完全信任的一個,在位十幾年換了幾十個首輔。導致君王猜忌大臣,大臣不信任君王。其次明朝國家大事都是皇帝和內閣商量的,皇帝一人做不了主。崇禎是想要遷都的,但是各方面阻力太大,當時崇禎實乃”四無“人員,無將、無兵、無財、無糧,京師被圍是遲早的事。皇帝本人想提遷都,這也是最明智的選擇,但他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崇禎沒擔當,不願意自己提出來遷都,所以秘密召見大臣,想讓大臣在朝堂上提出意見。於是朝廷中有人就提議皇帝在此時應該前往山東祭孔,然後南巡至南京。靠著長江天險,佔著半壁江山,依然可以分庭抗禮,有機會東山再起。,可是,朝上東林黨大臣卻反對,他們提出的理由自然是義正言辭,比如天子守社稷,在此形勢之下萬萬不可逃離,否則民心失散。,勸他南巡是可以的,但是說逃離京師,拋下宗廟社稷,他萬萬也不敢擔當。

又部分大臣提出意見,讓崇禎先派太子和一眾大臣去南京建立臨時政府,招兵勤王,另外也是以防不測被一窩端。崇禎還沒表態,兵科給事中光時亨就跳出來說諸位想護送太子的大臣,難道是想效仿唐肅宗靈武故事嗎(安史之亂,唐玄宗出逃成都,太監們護送太子李亨到靈武即位為唐肅宗,唐玄宗被迫成為太上皇),這個帽子太大了,罪名太嚇人。大臣們都不敢表態,保持沉默,崇禎朝堂上忿忿的說“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

大明悲歌,崇禎為何不退南京,守長江之利擁半壁江山,再圖光復呢

崇禎沒有遷都有3大後果

如果遷都,那麼李自成和後來滿清佔領的北京實際上是政治意義上的空城,完整的明朝政府如果遷都南京,就會和北方形成長期對峙的局面。

直接給清朝提供了統一中國的條件,清軍接管了一整套完整的中央政府,這恰恰是清朝最缺的,他們只知道攻城略地,卻不懂的如何統治漢人。他們掌握了幾乎所有的高階官員,正是透過這個體系,清朝才能順利的接管天下,征服南方,進而統一全國。

造成南方派系爭奪,帝國繼承發生斷裂,外地很多親王紛紛被手下擁護稱帝,都說自己是正統,形成矛盾尖銳的派系,各自為戰,相互排擠,沒有一個統一的政府組織反抗,極大的削弱了南明政權的實力。皇帝有氣節,在普通人或者大臣來說是優點,但對皇帝來說是致命的缺陷,君王死社稷,雖也是一段美談,但是對天下蒼生確是悲劇,導致中國被外族統治近300年,近代又被列強蹂躪瓜分。明朝若不亡,近代中國歷史必將被改寫,19世紀中國或許早已完成工業革命和復興,成為世界一流的強國。

筆者以為崇禎不南遷,是中國歷史上“最遺憾”的事之一。但是很可惜,歷史沒有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