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恩令與削藩:西漢二次大一統的“武器”

推恩令與削藩:西漢二次大一統的“武器”

首卷語

楚漢戰爭中湧現的豪傑中就有之前被廢除的諸侯王們,不過他們雖然名義上是硬加上了“造反”的,但是這一般都是領導者們附加的莫須有的罪名。

一、

對比秦朝,西漢統一的困難

眾所周知,秦朝是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緊隨其後的西漢是第二個大一統的帝國

。不過西漢開國初年,其實西漢沒有真正地形成了統一的王朝,而且漢朝真正管轄的地區主要就在巴蜀、關中一帶。當時函谷關東部都是異姓王、侯的手中,這也是秦末漢初大的格局決定的。

推恩令與削藩:西漢二次大一統的“武器”

▲漢高祖劉邦

秦朝雖然完成了大一統,但是由於六國的遺民起義而顛覆。之後的西楚霸王項羽在分封之中佔據主導地位,不過項羽在楚漢戰爭之中自刎後,這個分封就自然而然滅亡了。

漢高祖劉邦只能根據軍功的獲取來安排分封,統一還是無法完成!這樣的西漢就完全變成了秦朝之前的局面!

二、“分封”異姓諸侯並“剷除”異姓諸侯

公元前202年,劉邦開國稱帝之後就分封了八位功勳卓著的異姓功臣為諸侯王。

這些諸侯王當中除了楚王韓信,他們與劉邦的關係也僅僅只是盟友,不過劉邦對於土地以及將領的分封就是對戰爭將領的肯定。除了封王位之外,異姓諸侯的也“分發”了一批!

西漢的侯爵也是有區分的,分為徹侯和關內侯,徹侯能夠立國,關內侯卻不能立國。不過侯國的性質與王國相似,諸侯在國內有著行政軍事大權。西漢開始初期,徹侯就有一百四十多人,就如周勃、樊噲、夏侯嬰、灌嬰等人。這

些異姓侯是劉邦所部署的,所以西漢建立之後他們在朝廷內部任職,封國也是讓國相打理。所以漢朝內部存在軍功的階層!

對於漢高祖劉邦來說,其實不管從忠誠還是自身實力考慮,這些諸侯王們的皇位威脅就比列侯大。

所以在劉邦分封之後不久,劉邦就開始剷除這些“威脅”。韓信、英布等人都被處死,這些諸侯王們名義上是反叛的罪名,實際上完全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推恩令與削藩:西漢二次大一統的“武器”

▲呂雉劇照

異姓諸侯剷除或者勸退了差不多了,劉邦開始分封了自己的同姓王。

劉邦的堂兄以及兄長等親信都受到了封賞。劉邦的這一做法完全就是想要依靠漢室王族們穩固江山!在劉邦去世之後,呂雉呂后多次分封呂氏家族人員呂祿,呂產等人。不過呂后去世之後,劉氏宗親也是對於異姓諸侯相當排斥,聯合起來消滅了呂氏集團,之後他們擁立了代王劉恆作為漢文帝開始繼位。

三、

漢文帝即位,賈誼鬱鬱而終

漢文帝即位之後,與漢高祖劉邦一樣開始拉攏劉氏宗親穩固自己的皇位,自己又陸續分封了一些同姓諸侯王,

不過之後發生的一系列事情讓漢文帝劉恆覺得同姓不同心的諸侯王也是有著不可靠的因素!

推恩令與削藩:西漢二次大一統的“武器”

▲漢文帝劉恆

在分封之後不久,就發生了濟北王劉興居起兵造反的事件,不過由於其實力太過於弱小,漢文帝僅派柴武大將軍就剿滅了叛黨。

緊隨其後的還有淮南王劉長要造反,對於皇位的爭奪,雖然只是以卵擊石也在所不惜,雖然是同姓也不一定可靠。

在此突發情況之下,梁王太傅賈誼就譜寫了《治安策》來告誡漢文帝,賈誼就認為西漢政權不怎麼牢固可靠,諸侯王的勢力越來越大,雖然是文帝暫時鎮壓住了,不過有些諸侯王還比較年輕,等到了他們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想法,對皇位的“突發奇想”,可能到時候會造成大禍。

按照這種情況,賈誼就在《治安策》提出要讓漢文帝把諸侯王的後代們依次來分割其父親的封地,這樣雖然諸侯王越來越多了,但是諸侯國的地盤卻是越來越小,極大了削減了諸侯王的勢力,這樣中央的地位就沒有那麼輕易撼動了!

對於有著深謀遠慮的賈誼,漢文帝頗為喜歡。其中齊王劉則去世之後沒有子嗣,文帝就封了齊王的弟弟們來稱王。淮南王起兵失敗之後,文帝也封淮南王的三子為王!就一步步地,分割了諸侯王們的勢力,從而江山及皇位得到了穩固。之後的賈誼還建議文帝擴大梁國以及淮陽國的封地,由於兩國的國王都是漢文帝的子嗣,這些就足以對抗其他的異姓諸侯王們。

推恩令與削藩:西漢二次大一統的“武器”

▲賈誼

賈誼的想法很現實可靠,可行性很高。不過也正因為在皇上面前太過於紅火了,也是遭到了列侯周勃、灌嬰等人的排斥,也是無法進入到帝國內部的決策之中

。到了公元前168年,年僅三十三歲的賈誼鬱鬱而終了!

四、晁錯削藩之事引諸侯王忌恨

公元前157年,文帝駕崩,太子劉啟即位。經過了文帝時期的改革,表面上看齊國以及淮南國的勢力被削減,改革也確實得到了顯著的成效,不過這對於諸侯王來說,他們也不是天生就願意被支配,所以對於中央十分的痛恨。吳王早就開始醞釀著叛亂,終於因為晁錯削藩的原因而展開。

晁錯當時文帝在位時就擔任太子家令,景帝十分信任他,他也被任命為御史大夫。

晁錯的建議就是中央與諸侯國之間的矛盾久久不能夠化解,不如就利用諸侯們犯法這一點,繼續剝削他們的勢力,不惜封國!

推恩令與削藩:西漢二次大一統的“武器”

▲晁錯削藩

晁錯的削藩被景帝採用,在公元前154年,吳王劉濞就勾結了各路諸侯王開始起兵造反,史稱“七國之亂”。由於景帝看在諸侯王們的舊情上,一直沒有使用武力,不過諸侯王們也不念舊情,

景帝被逼無奈派太尉周亞夫前去擊敵,周亞夫異常兇猛斷絕敵軍糧道,敵軍自行潰敗,周亞夫大敗吳楚聯軍,三個月的七國之亂就此結束,地方諸侯沒有了與中央抗衡的實力,帝位得到了更大的穩固!

小結

漢室的統一一直是一個難題,總是靠分封諸侯們來穩固,同姓諸侯們都會叛亂!削藩雖然使得諸侯王們實力削減,不過同姓不同心,他們心中還是忌恨,統一難度更大。

直到後來漢武帝的削藩及推恩令奪爵上百人之後,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大大加強,才真正完成了大一統的局面!

【參考資料】《秦漢史》《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