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不能決定人生,只能決定格局,真正決定人生的只有這種因素

圈子不能決定人生,只能決定格局,真正決定人生的只有這種因素

圈子決定格局

我們經常聽到有些人會說,“圈子決定人生”的話,這句話被很多人認同,但個人認為,一個人的命運或人生高度不能單純的寄託在他人身上,關鍵還是靠自己。易經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也說明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最關鍵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外界只是一種影響,並不能決定事物的本質。

其實,圈子決定的不是人生,而是一個人的“格局”。

格局究竟是什麼意思?通俗來說就是一個人的眼界。再說直白點,就是你的目光要長遠,看得面要廣泛,別人能發現的,你要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你也能夠發現,這就是格局。

這就像生活中我們對弈一樣,有些人是走一步看一步,有些人是走一步看十步。最厲害的是剛開始博弈時,

對方就已經想到了整個棋局的走向,甚至已經看到了結局。

這就是有些人自以為聰明,結果輸得一塌糊塗。最後才發現早在一開始就已經被人牽著鼻子走,老百姓常說:坑你的都是親戚,仔細想想也不無道理。

圈子決定人生的格局,就像我們常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道理。靠近一個好人,你就可能是個好人,靠近一個壞人,也有可能成為一個壞人。但是請注意筆者只是說“可能”。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我們前面已經說過了,決定一個人未來“人生幾何”的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他自己。

在民間有句老話叫“爛泥扶不上牆”。如果一個人甘願墮落,你把他的圈子提高到頂級也是白搭,不求上進的人,多優越的先天條件,最終也是“富不過三代”。

圈子不能決定人生,只能決定格局,真正決定人生的只有這種因素

內因決定本質

泗水亭亭長劉三,整天與一群酒肉朋友泡在一起,每天就是蹭吃蹭飯,即使是有家有室、有兒有女之後,地裡的農活從來就不做。家裡的親人,尤其是他的哥哥、嫂子都不喜歡他,認為他只是一個好吃懶做的主,因此又被人家親切地稱呼為“流氓”。然而劉三從一個農民出身,

經過一群謀臣賢士的輔佐點撥,只用了不到十年就成為中國第二個封建統一王朝的開國皇帝,功成名就之後就再也沒人對過往的事情指指點點,大家都是恭敬有加。

決定劉邦格局的正是劉邦的“圈子文化”,如果當時單靠那群吃喝玩樂的朋友,劉邦恐怕一輩子只是個“地痞流氓”,也許亭長都當不久。也就說正是因為劉邦個人圈子地不斷擴大,才讓劉邦格局也一步步變大,從農名到亭長,從亭長到起義軍,再到一個地方的義軍領袖,

從義軍領袖到君臨天下,格局不斷地變大,劉邦的“野心”也就不斷地變大,

最終讓劉邦完成了逆襲。

有些人可能就會說了,劉邦的圈子好,那人家項羽的圈子也不差啊。的確項羽的圈子也不錯,但是筆者前面說了,決定一個人前程的關鍵還是要看自己,圈子決定的只是你的格局,格局只能是輔助作用。

相對於劉邦的開言納諫,項羽很多時候都是剛愎自用,過於自信,對於左右人士給出的“良計”,都置若罔聞,連一直輔佐自己的亞父都不信任,

范增恨鐵不成鋼的怒斥道“豎子不足與謀”。最後一代霸王烏江自刎,寧折不彎,大丈夫當真能屈能伸否?

圈子不能決定人生,只能決定格局,真正決定人生的只有這種因素

正視自己的圈子

圈子不同時,優秀的圈子文化可能會讓你比他人的起點高出一截,圈子相同時,決個人前途只有你自己。因為一個人的命運從來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所謂“知天命易,逆天命難”。

固然和誰“混”在一起很重要,靠譜的朋友,會催促著你一起進步,不靠譜的朋友會把你一起拖下水。

拿學生時代舉個例子,在尖子班中,所有人都在學習,你不學習都顯得不好意思,在普通班中別人都不學習,你肯定也會受其影響,畢竟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不容小覷的,但是大家也別忘了,普通班中照樣有學習好的學生,正所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這也提醒我們,每當自己的事業遭遇失敗時,要多從自身去尋找原因,

而不是盲目地抱怨自己的條件不好。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喜歡拿自己的條件和別人對比,動不動就抱怨自己的父母沒有給自己好的條件和人脈。既然他們沒有做到,那你就應該努力奮鬥,為自己的下一代打好基礎。

因為成功從來不屬於上天的恩賜,只屬於自己的努力,天上沒有掉餡餅的,即使有,你中獎的機率也僅有14億分之一。

最後,還是那句話,圈子決定的是你人生的格局,但是真正決定命運的只有你自己。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奮鬥,慢慢的你就會發現,你的“圈子”會隨著你的努力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