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求在競爭中生存,並且能富國強兵,成為戰國時期各國的重要考量

“古今一大變革之會”就是清代學者王夫之眼中的戰國時代。“戰國”一詞最早出自“史記·匈奴列傳”中,其文雲:“當是之時,冠帶戰國七、而三國邊於匈奴”。

戰國儘管主要描寫七國的征戰,而戰國時期的國家遠遠不止七國,戰國初期群雄並起,一共有二十多國,當時依然以周天子為天下共主。

我們都知道,司馬遷在《史記·六國年表》中,將周元王元年作為戰國之始。各國之間的吞併戰爭,其結果就是諸侯數量變少,而勝出者的疆域擴大,人口增多,財富也相對集中。原本分散於各諸侯的土地人口財富,現如今集中於少數諸侯手裡。

當時大國主要有秦、齊、楚、燕、韓、趙、魏七國,這就是歷史所謂的“戰國七雄”。

謀求在競爭中生存,並且能富國強兵,成為戰國時期各國的重要考量

《大秦帝國》劇照

“戰國”作為歷史名稱,是指上接春秋,下至秦朝統一的時段。但這不是其本義。“戰國”不是後人創造,而是

當時的人們

即已經在使用的。時人記錄策士之言,即有“戰國”一詞,如《戰國策·趙策三》中記載:“今有強貪之國, 臨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則不可,說以義則不聽。王非戰國守圉之具,其將何以當之?”

由此可見,“戰國”最初的含義,是指參加爭戰的國家。這樣的含義直到西漢時代也尚未改變,司馬遷的《史記》多次使用這一詞語。顧名思義,戰國時代的特色,乃在戰爭。這個時代的戰爭,在質和量方面,皆大變於春秋時代。

以兵制而言,則以國民兵役制代替貴族兵役制,遂以促成成熟的徵兵制度。戰爭形態之發展,由聯盟作戰,發展而為合縱連橫的外交戰。由謀略之作戰,更發展為陰謀、賄賂、遊說、離間各種間接作戰,竭盡錯綜複雜之能事。

戰國用兵,競以眾勝;秦並六國,用兵尤多。著名戰役,如齊魏“桂陵之戰”、“馬陵之戰”;燕樂毅滅齊之戰、齊田單反攻復國之戰、秦與韓魏“伊闕之戰”、秦白起拔楚郢都之戰、破趙“長平之戰”,以及秦先後滅掉六國的統一之戰。縱觀戰國時期的著名戰役,均為國家安危存亡之戰。

謀求在競爭中生存,並且能富國強兵,成為戰國時期各國的重要考量

《大秦帝國》商鞅劇照

不僅如此,資源集中,使各國的戰爭規模、戰爭程度也急劇上升。在彼此間不斷激烈攻伐中,如何謀求在競爭中生存,並且能富國強兵,就成為各國決策層的首要考量目標。

我們都知道,周自東遷以後,王權不振,政治重心在於列國。至於戰國,七雄皆為萬乘之國,周王室削弱為伊、洛二川下流區域的一小國而已。歷經八百年的宗周,到了周赧王時期變成了東西分治,《戰國策》雲“東周君”、“西周君”,這一階段是統一前的動盪時期,也是歷史中最為迷茫的階段。

由此可見,春秋戰國之際是大變革時代,主要國家在政權上幾乎都進行了更迭。這些國家的統治者,為了從農民處掠取更多的財富以穩固自己的政權,必須加強軍事力量。

從春秋末年至戰國初,中原各大國進行一系列的戰爭。春秋時大國周圍有一些小國作為各大國之間的緩衝地帶,至戰國時,大國經常干戈相見。如果不加強軍事力量,就會被其他強國擊敗,而軍事力量的後盾,就是經濟實力。

當時的主要經濟活動,就是農業生產,因此發展農業成為立國的第一要務。獎勵耕戰、富國強兵成為當時各國統治者的共同要求,於是以富國強兵為中心內容的變法,成為風靡一時的大潮。

謀求在競爭中生存,並且能富國強兵,成為戰國時期各國的重要考量

《大秦帝國》商鞅劇照

戰國時期變法的執行模式,不外乎兩種基本型別:一者,藉由國君的支援,大臣為貫徹變法的執行者;二者,則為國君是親自主導變法改革的執行者。

戰國時代儘管進行多次變法,變法內容卻大多隻有一項:耕戰。如戰國中期的商鞅和吳起變法,就是獎勵耕織以強大軍隊。商鞅制定連坐、告奸、戶籍管理、獎勵軍功等政策,只有趙武靈王針對國情需要,對軍事進行革新。

商鞅用二十年做到富國,至於強兵,也許還未達到,如果秦孝公延壽二十年,商鞅變法的結局也許仍只有“富國”。

趙武靈王坐擁相對富庶的國家,他要做的很簡單,就是“強兵”。從他堅持變更服裝、更新裝備一事,可見其觀察力之強和意志力之堅。如果他能再活二十年,秦國可能會受到其嚴重威脅。

完成軍事革新的趙國,也因為強兵後一舉消滅中山、即使代郡的戎狄騎兵,也無法抵抗趙武靈王率領的騎兵。趙武靈王不斷地擴地、不斷地練兵,趙國疆土在他手中倍增,戰鬥力也倍增,讓趙國因為強兵而達成富國境界。

戰爭兼併激烈,政治鬥爭現實,使人不得不講求實際功利。富強的國家想要向外奪取其他國家的土地、人口、財富,於是一場場大國間的角逐就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