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附近,漢軍士兵到底是在牆腳撒一層什麼,讓匈奴騎兵叫苦連天

有一句中國俗語婦孺皆知,就連外國朋友們都知曉。就是那麼一句“不到長城非好漢”。

長城是中國古代的建築遺產,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古人要修建長城呢?長城又有著什麼實際的意義與作用呢?

保護屏障

眾所周知,秦始皇的功績之一就是結束了中國古代漫長的分裂時代,進入了統一時代。

長城附近,漢軍士兵到底是在牆腳撒一層什麼,讓匈奴騎兵叫苦連天

那麼,在一統中國之後,秦始皇為了守衛領土主權、防止外來者(北方的匈奴)入侵國土,就下令將從前朝代殘留的諸多段城牆人工修建、新鑄造起來,使它們與新建造的城牆牆體連線在一起,這樣就形成了一道穩固的城牆保護屏障,有力的阻擋著外來的侵略者。

所以即使耗費巨大的物力人力,秦始皇也要將長城修好。

經過這樣的一番解釋,我們可以明白,原來最開始,古代統治者想要修建長城的根本目的是為了“防禦”這兩個字。中國古代自秦始皇起,軍事上的一大有力“武器”就是長城了吧!

那時候是“冷兵器時代”,戰爭對於戰士而言就是帶著兵器軍隊與軍隊面對面的互相攻打。

當敵軍想要入侵的時候,這修建的厚厚的城牆就是國家的“保護屏障”,阻擋著敵人侵略攻打的行為。

資訊傳達

不僅僅是一道特殊的“保護屏障”,在古代,長城還可以迅速的傳遞相應的資訊,促使相關人員作出一定的迴應與措施。

長城附近,漢軍士兵到底是在牆腳撒一層什麼,讓匈奴騎兵叫苦連天

眾人皆知這歷史上有名的“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可是這“烽火”為何可以“戲諸侯”?這周幽王點燃烽火又是如何“戲諸侯”的呢?

這修建的長城之上,每隔一段就會有一個烽火臺。烽火臺所處的位置是四周望向長城之時最顯而易見的地方。所以,基本上有什麼重要的軍事事件的發生,都會有君王將領派人去烽火臺燃放“狼煙”,以這種方式向友國發出求救的訊號。

阻礙敵人的入侵,又能夠向周邊傳達資訊。這場可謂是一套完整的軍事殺手鐧體系。

抵擋匈奴

我們以現代的眼光回看中國古代,那些匈奴人民人高馬大、孔武有力,他們的戰馬平時在廣闊的草原上賓士,比中原的馬都大上將近一倍;更何況是人呢?匈奴人民生活在草原上過著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豪爽日子,且由於生在草原,匈奴人民自小就擅長騎馬射箭,匈奴人民的身體素質也的確極大強過中原人民。

長城附近,漢軍士兵到底是在牆腳撒一層什麼,讓匈奴騎兵叫苦連天

所以在古代,我們可以理解,中原計程車兵與匈奴的騎兵在力量上有著一定的懸殊。在這樣的力量懸殊之下,秦始皇建築長城是一件在明智不過的事情。長城可以阻礙野心勃勃的匈奴騎兵,就算是匈奴真的攻打前進,藉助長城的優勢,一批軍事力量先在長城處極大削弱了匈奴騎兵的力量,假使剩下的兵力繼續進攻,對於我方兵力怎麼說,已經被削弱了的匈奴軍隊怎麼的也都是剩餘的殘兵了吧,再來勢兇猛,也該抵擋得過這些“小浪花”了。

塞天田

難道古人就只有利用長城來謀劃軍事嗎?並非全然如此!

我們還有“塞天田”,這個名稱乍一看上去很容易被誤以為是南方的那種梯田。但其實並不是,

“塞天田”是一種巧妙地利用腳印來發現匈奴輔助我軍發現應對匈奴的一種軍事防禦手段。

長城附近,漢軍士兵到底是在牆腳撒一層什麼,讓匈奴騎兵叫苦連天

說到這裡,我們可能對於“塞天田”還是一頭霧水,其實“塞天田”說白了就是

在長城城牆腳下的周邊將地面修的平坦,然後呢,再修好的平地之上均勻的鋪上一層細細的沙子或者鬆散的泥土,以此做好準備留下敵人們的腳印。

那麼留下腳印又有什麼作用呢?可別小看那些腳印,這可有大用處!

這些泥沙能夠很好地留下敵人與敵方馬匹的腳印,透過腳印的數量、腳印的深度等可以獲得敵情,大致估算出敵軍想要前往攻打的方向和敵軍軍隊的人口數量。

要知道“塞天田”鋪造的時候早就將路修平,沒有可遮擋的地方,更何況要是軍隊來襲,那一定聲勢浩大,眾多人口的情況下,很難掩藏行軍軌跡。

歷史上記載,古代軍事上曾數次使用“塞天田”的方法。足以證明這計謀好使!

長城附近,漢軍士兵到底是在牆腳撒一層什麼,讓匈奴騎兵叫苦連天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匈奴人民經常突襲中原國土,更何況他們的整體軍隊實力卻是遠遠強於中原軍隊的實力。那麼想要擊退匈奴的入侵,就必須在軍事戰略上多下功夫,佔一定的優勢。

長城的修建極大的提高了中原人民的安全保障,更是為軍隊力量助力許多。“塞天田”更是極好的輔助了我軍對匈奴進軍的軍隊實情考察瞭解。

正是由於長城之下的“塞天田”,匈奴們對漢朝軍隊沒有佔到力量上的優勢。而不能成功攻打中原,匈奴人民就沒有辦法獲得糧食等物資來渡過自身的自然災害。百姓無飯可吃,忍飢挨餓。

但這對對於中原人民來說,卻是一件大好事。

“畫天田”

所以,正是由於“塞天田”在軍事上的重要性,“塞天田”不僅被安排的妥妥當當,還會有專員定期的檢查維護。

這維護工作就叫做“畫天田”,“畫天田”就是指檢查維護“塞天田”。那些鋪好的細沙泥土,時間久了,經過風吹日曬難免會變得結塊,“塞天田”一變硬結塊,就不能起到“預留腳印”的勘查效果了,所以我們就需要有人來維護“塞天田”。

長城附近,漢軍士兵到底是在牆腳撒一層什麼,讓匈奴騎兵叫苦連天

幾乎每天都有士兵帶著鋤頭之類的農具“畫天田”,用鋤頭等用具將結塊的“塞天田”散開。維護它的“留腳印”的功能。

“跡天田”

正是由於這樣的工作十分的重要,稍不留神,可能就有敵人的蹤跡沒有發現到,所以對於“塞天田”不僅要有專人“畫天田”,對於“畫天田”的工作情況和工作所得還要記錄為“舊跡薄”,然後再正式謄抄儲存上報。

這樣的工作無疑是枯燥乏味的,但是它也絕對是重要的,可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所以,對於這樣的工作,朝廷還會有獎懲的政策。

古代的長城和“塞天田”簡直是絕配,要形成完美的“保護屏障”,這兩者缺一不可。

這樣一來,我國古代的軍事防禦系統就可以一直維繫下去、很好的保護百姓們了。

精彩回顧:

4次逃婚,3次入獄的傳奇女性謝冰瑩,晚年不忍死在美國

古代地廣人稀,為什麼農民寧可為地主打工,也不去自己開荒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