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吳橋】吳橋大規模人口移入始於何時?

元末明初的戰亂使直隸吳橋人口銳減,為彌補人口損失,政府採取了移民政策。大多認為,移民活動發生在靖難之役之後,由於朱棣同其侄子朱允炆為爭帝,雙方軍隊在山東西部及河北南部一帶進行了殘酷的“拉鋸戰”。當地居民除在戰爭中死亡外,大部逃亡,燕王掃北造成無人區。因而出現國家向華北地區大規模移民的情況。

明洪武、永樂年間分別組織了向該地的移民,考究史料,吳橋大的規模活動應當發生在明洪武年間,而不是永樂。移民的來源主要有山東即墨、山西等。隨著移民的到來,移民聚落形成,封建秩序在明初的吳橋重新建立。

位於河北南部的吳橋,在宋金時代的大混亂中,人口有很大的損失。從光緒《吳橋縣誌》記載來看,吳橋土著社是不多的,這不多的“社”中還包括一批洪武以後新編的社或移民“社”。一般說來,屯為移民,社為土著,但由於至明代中期以後,“社”、“屯”已經混淆,就為研究者利用這類資料增加了難度。

以前移民中的屯名,大部分取於安居、豐康、順昌、淳善、勤耕、信義、禮德以及招遠化來之意,反映了移民定居新地時期望安居樂業以及與土著居民和睦相處的美好願望。這類地名稱之為移民地名。土著社大多以地名作為稱呼,如安陵鄉、定原鄉等。但從縣誌中來看,有相當一批社名也是移民地名,如吳橋的豐樂鄉、順政鄉、順義鄉、安得鄉、新得鄉、新安鄉、歸仁鄉、歸厚鄉、崇德鄉。從這樣一個角度出發,吳橋等所謂的無屯鄉實際上都是接納過移民的,只是不以“屯”來命名或者是在遷入以後的歲月裡,屯名改為“裡”、“社”、“鄉”名罷了。這種分析也有可能會把一些土著裡劃入移民屯之中,但也可能因名稱含義的不清,而將一批移民屯留在土著社中。

康熙《吳橋縣誌》卷一《輿地志》中對吳橋縣各里的設定情況有一個詳細的說明:

洪武初年編戶五里,曰仁和,曰孝義,曰豐樂,曰安陵,曰定原;十四年復增四里,曰順政,曰順義,曰安德,分定原為二,曰定原北、曰定原南。永樂十年復增一里,曰新得,景泰三年復增一里,曰新安;天順六年復增二里曰歸仁,曰歸厚,成化八年復增一里曰崇德,共為十四里。

從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洪武年間,吳橋新增四里,而後永樂、景泰、天順和成化年間共增五里,洪武年間是吳橋數量變化最多的期間。明確無誤地證明該縣順政鄉、順義鄉、安得鄉、新得鄉、新安鄉。歸仁鄉、歸厚鄉和崇德鄉皆為洪武十四年以後增設。所謂增設,當由安插移民所致。假定洪武五年所設五里皆為土著,而洪武十四年增設之四里皆為移民,則移民占人口的比例為45%。由此,我們可以說,在吳橋,洪武時代的移民與土著人口的數量是大體相當的。

清·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記載“吳橋縣州東五十里。東至寧津縣七十里,南至山東樂陵縣八十里。唐德州將陵縣地。宋為吳川鎮。金始置吳橋縣,屬景州。元因之。今城週四裡有奇,編戶十一里。”明末清初吳橋裡屯比洪武少三里,這是明朝歷代調整的結果,而所記之屯社的原始起點顯然是洪武而不是永樂。

光緒元年《吳橋縣誌-輿地志》記:“無事相濟,有事相救,其隱匿不舉及退避不前者治以連坐之罪,蓋弭盜安良之要務也。”裡甲在明初是幫助官府加強對遷移民戶監督的—項較為可行的,而且是嚴密、廣泛的基層統治形式,來吳橋移民就處在這種基層組織的嚴密控制之下。

在洪武年間的移民大潮中,河北地區成為移民活動的主要地區之一。移民的遷入補充或重新構造了河北的人口,對於這一區域的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其意義則是不言而喻的。可惜是,河北地區的和平是短暫的,就在移民遷入後不久,“靖難之役”的戰火使這一區域重新陷入了一場空前的浩劫,人口大量死亡,田野鞠為草莽。靖難之役結束以後,新一輪的移民重又展開。

作者:孫志強 文/《吳橋村莊雜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