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成語故事(31):寒食的由來,介子推拒絕貪天之功

國學成語,濃縮歷史精華;曲徑通幽,遇見不一樣的“中國”。

引子

多年以前,還在讀初中的大哥拿回家一本文言文練習題,在當時的鄉下,課外書還是“奢侈品”,筆者便一遍遍翻看。這麼多年過去了,有兩個故事依然模糊記得。

一是“貓頭鷹搬家”。說有一天,一隻斑鳩看到一隻貓頭鷹正匆匆趕路,就問它到哪裡去。貓頭鷹說要搬到東邊去住,因為西邊的人都厭惡它的聲音。斑鳩說:“你改掉叫聲就行了,否則即使搬到村東,那邊的人也會厭惡你。”

後來才知道,這是漢人劉向《說苑 談叢》裡的一則寓言故事。再後來我把它講給女兒聽。因為孩子在閒聊時說她們學校有個孩子特別鬧騰,很討人煩。家長便給她轉學。我對孩子說,估計轉學也沒用。孩子問為什麼,我就講了這個故事。再後來,事情的發展真的應了我最初的判斷。

第二個文言故事與今天所講的成語有關,模糊記得說的是晉文公重耳把介之推抱著死去的柳樹做成了鞋子(木屐),每次看到就難過地說:“悲乎,足下。”

直到後來讀了《左傳》和《史記》等書,才完整知道了這個與寒食和清明節有關的感人故事的來龍去脈。

一、割股啖君

前文說過,由於得到訊息說晉國正派出殺手追殺自己,晉文公重耳不得不從翟國再次出逃,亡命天涯。

經過衛國時,重耳一行被衛文公冷遇,一行人只好飢腸轆轆踏上征途。

另據《韓詩外傳》記載,最要命的是,重耳的隨從中有個叫頭須的,看到重耳偌大年紀一事無成,現在又亡命天涯,竟然帶著所有的食物逃到了山中。《左傳》中的頭須則是重耳的“財產保管員”,沒來得及跟著重耳逃跑,就盜走重耳的財產潛逃,但都用在了設法讓重耳回國上,且一直留在晉國國內。

在五鹿(在今河南省)之野,餓得前胸貼著後背的重耳向田裡勞作的農夫乞討飯食,農夫只給了他一塊泥土。

大夥餓得實在受不了,就挖些野菜充飢。但是過慣了錦衣玉食日子的公子哥重耳實在咽不下去。

正當重耳餓得頭暈眼花時,一直忠心耿耿跟在身後的介之推從一邊閃了出來,手裡還捧著一個熱氣騰騰的碗。重耳一看,竟然是一碗肉湯,不禁喜出望外,連忙狼吞虎嚥吃了下去。

吃完之後,感覺味道很好(相似相溶原理,也餓極了),就問介之推這是什麼肉,介之推猶豫了半天說是自己大腿上的肉。

重耳大吃一驚,感動得熱淚盈眶說:“我這些年一直逃亡,拖累著你們,現在我拿什麼報答你呢?”

介之推說:“我只希望公子您早日回到晉國,做一番事業,沒有想過您的報答啊。”

國學成語故事(31):寒食的由來,介子推拒絕貪天之功

二、介之推不言祿

幾年前,我讀了一本驚世駭俗的書——吳思先生的《血酬定律》,所謂血酬,即流血拼命所得的報酬,體現著生命與生存資源的交換關係。

話說公元前636年春天,晉文公重耳結束了19年的流亡生涯,回到晉國,“當選”為國君。

像歷史上任何一位君主一樣,自己的窮哥們不離不棄、吃苦受累這麼多年,自己發達了,不能忘了他們,所以重耳也開始對手下論功行賞,大者封邑、小者尊爵,但偏偏忘記了曾經割肉給自己吃的介之推。

當然,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介之推沒有及時彙報自己的功勞,再加上當時晉文公新立,國務繁忙,周襄王也因為弟弟發難來晉國告急,重耳便忘了此時已經隱居的介之推。

介之推當然很失落,就和老母親說:“晉獻公九個兒子,現在就剩下國君重耳在世了。上天沒有斷絕晉國的國脈,那麼必定會有人出來主持國政,這人不是重耳還能是誰呢?可是他周圍的人都認為這是自己的功勞,不是自欺自人嗎?偷竊被人的財物尚且被叫做盜賊,何況是把上天的功勞當成自己的功勞呢(貪天之功以為己有)?我實在覺得沒辦法和他們相處了。”

母親就勸他說:“你與其這樣失落,埋怨別人,不如也去邀功請賞。否則就是死了,又能埋怨誰呢”介之推說:“明知道這是錯誤還去效法它,罪過就更嚴重了。況且我已經口出怨言,不能再吃國君的俸祿了。”

介之推的母親也是個格局不凡的女人,看到兒子決心已定,就說:“既然是這樣,那麼我和你一同去隱居吧。”於是,母子二人跑到綿上山中隱居了起來。

三、“寒食”的由來

介之推的隨從聽說了後很同情,更為他鳴不平,於是就在宮牆門上掛了一幅字,上面寫著:“龍欲上天,五蛇為輔,龍已升雲,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獨怨,終不見處所。”意思是說,你現在成了國君,趙衰等人都已經受到重賞,卻獨獨忘了介之推啊。

一天,晉文公出門,看到了牆上的“大字報”,不僅沒有對這種“非法越級上訪”生氣,反倒很後悔地說:“這是說的介之推啊。我這些日子忙於處理周王室之亂,還沒有來得及報答他的功勞。”

於是,晉文公立刻命人去找介之推,下人回覆說,這條幅不是介之推寫的,是他的隨從寫的,介之推早已經和老母親離家出走,隱居山中了。

《左傳》記載說,從此後,介之推至死沒有露面(遂隱而死)。

國學成語故事(31):寒食的由來,介子推拒絕貪天之功

也許,這種結局太過殘忍,無法鼓勵後來者繼續“賣命”。於是,據傳說(如《東周列國志》),當晉文公知道介之推隱居綿上後,親自帶領隨從去山中尋找,但是一連幾日,蹤跡皆無。於是就想到介之推是大孝子,如果放火燒山(環保意識差,而且那時地廣人稀),他肯定揹著老母親跑出來。

當時正是三月五日清明之時(森林火險等級極高),大火一起,遮天蔽日,燒了三天三夜才慢慢停息下來。可是,四面圍山計程車兵,始終沒有看見介之推和他母親的身影。

經過士兵們在山中地毯式搜尋,終於有人在一棵燒焦的柳樹下,看到了兩具面目全非、緊緊擁抱在一起骸骨。晉文公一見,痛哭流涕,命人把母子二人埋葬在綿山之下,並建祠祭祀。綿山周圍的土地作為祠田,收入作為祭祀的費用。改綿山為介山,來標記自己的過錯。

因為介之推三月五日這天被火燒死,後人思慕他的人品,因此不忍心生火做飯(一說晉文公下令禁菸火),每年為他吃冷飯一個月,後來逐漸減到了三天。

在明代馮夢龍寫《東周列國志》時,山西太原、上黨、西河、雁門等地,每年冬至後的105天,各家各戶都提前預備乾糧,用冷水就著吃飯,叫做“禁火”或“禁菸”。因為清明節的前一天是寒食節,每逢這一天,家家有在門前插柳枝的習俗。

而如今,清明節在傳統習俗之外,更增加了慎終追遠、掃墓祭祀先人等習俗。這正是:

羈紲從遊十九年,天涯奔走備顛連。

食君刳股心何赤,辭祿焚軀志甚堅。

綿上煙高標氣節,介山祠壯表忠賢。

只今禁火悲寒食,勝卻年年掛紙錢。

——(唐)胡曾《綿上氣節》

國學經典欣賞:

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推曰:“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懷無親,外內棄之。天未絕晉,必將有主。主晉祀者,非君而誰?天實置之,而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誣乎?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下義其罪,上賞其奸,上下相蒙,難與處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誰懟?”對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對曰:“言,身之文也。身將隱,焉用文之?是求顯也。”其母曰:“能如是乎?與女偕隱。”遂隱而死。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為之田,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

——《左傳 僖公二十四年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