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失散的精銳部隊:5萬人守一座孤城75年,仍用大清律法

1912年,中原大陸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大清國徹底分崩離析。在二百九十六年的滾滾歷史長河中,他曾給世人展示康乾盛世的鴻圖華章,在制度上將專制主義推向了最高峰,傳了十二帝后,往日強大的帝國氣若柔絲朝不保夕,辛亥革命後壽終正寢。

清朝亡國後,中央朝廷編制的軍隊也隨之解散,士兵們或解甲歸田,或在軍閥割據下改編成地方軍。然而歷史上,在遠離首都的地方,一直還保留著一直十分特殊的精銳之師,即使大清滅亡後,並無解散或者改編。

相反,他們雖然失散了,但以

五萬兵力駐守一座孤城長達七十五年

,仍舊使用清朝律法。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個充滿年代氣息人間煙火的江湖之地,

九龍城寨

清朝失散的精銳部隊:5萬人守一座孤城75年,仍用大清律法

歷史由來:軍事要塞 直面英軍

九龍城寨的歷史開端可

追溯至宋代時期

,由於臨近海岸,所以是官富鹽場的駐軍所在地。

1682年,康熙皇帝下旨命名駐地為九龍汛,後來經歷過鴉片戰爭,戰敗國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割地賠款,香港島割讓給英國政府成為殖民地。1847年,清政府決定擴建九龍汛,並且於同年5月31日建成九龍寨。

清政府同時又將大鵬營調動在此駐紮,這裡是極其重要的軍事要塞,具備非常高的攻防戰略價值。

九龍城寨

佔地面積達70畝,佈防兵力,以此來

對抗平衡

由英政府統治的

殖民地維多利亞城

清朝失散的精銳部隊:5萬人守一座孤城75年,仍用大清律法

九龍城寨中的官員,在管轄城內大小事務的同時,也對城寨周邊的屬於九龍半島不少地區進行管制。此時的九龍城還不知道,自己的命運已然在悄悄發生改變,更不知道自己會成為清朝拋棄的孤地,自生自滅至七旬。

閉關鎖國的清朝,幾乎沒有正視自身的問題。反而樂安天命,目光僅僅鎖在內陸。可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經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日新月異的科技使得各個強大帝國迅速崛起?可知道,後人子孫為了尊嚴為了生存付出了怎麼樣的犧牲?嘆息,國不強則民不聊生。

清朝失散的精銳部隊:5萬人守一座孤城75年,仍用大清律法

曲折成長:割地再增 孤城淒涼

風雲變幻,時間來到1898年。新簽訂的

《拓展香港界址專條》

,條約規定把九龍半島北邊部分地區和新界劃入新增的英政府殖民地中,但

九龍城寨仍歸屬於清政府管轄

,這是專條裡的條約專門規定的。

雖然城內還是允許清朝派遣官員駐守,但是卻不能和英方的駐軍有任何的武力衝突。經過清廷與英方艱難交涉後,商議保留了九龍城一小部分的就碼頭,用以運送士兵和官員的渡船使用,還有平民往來內陸的商船或者輪渡也是允許的。

這般來說,九龍城寨仍然是屬於清政府的土地,可是當時國力衰弱,朝不保夕,岌岌可危清王朝已經自顧不暇,分身乏術,又怎麼會為了小小一個城寨盡心竭力呢?名義上英軍不能來,實際上清廷又不來管,各種錯綜複雜的綜合因素下來,讓九龍城就成為一塊飛地。

當時的九龍城寨裡面生活著不少百姓,城邊以高牆為界,護著這個南方小城的微妙的平靜。昔日的炮臺和軍營也顯得格外荒涼,可清政府還有絲絲僥倖,妄想著等租期屆滿後,便能收回失地。

他們曾幾何時那般自信,做夢也沒料到滅國真的來臨。故而在1899年5月15日,城中軍民四散逃離,英軍進入九龍城寨,看見空無一人的城寨想要接管的時候,清廷與其艱難交涉,才得以苟存。估計清政府的算盤裡,還是滿打滿算的僥倖以為自己會得祖宗庇佑吧!

清朝失散的精銳部隊:5萬人守一座孤城75年,仍用大清律法

國覆君亡:苦守國土 七十五年

大清滅亡後

,已經是飛地一塊的

九龍城寨,無人能管

。面對英方再一次的進攻,城內軍民奮起反抗,誓死捍衛城寨。幸好這支部隊訓練有素,士兵們也臨危不亂,將軍人保家衛國的使命發揮得淋漓盡致。

經過激烈的反抗,雙方都損失慘重,裝備精良的英軍眼看吃虧在眼前,最終放棄進攻,收兵回營。轉而想再圍城一段時間,城中彈盡糧絕,自然會放棄抵抗,繳械投降。這時九龍城寨也一定會是他們的囊中之物,暗暗慶幸的英軍最後發現這個地方是易守難攻,怎樣都沒辦法奪下來。

最終,英政府也放棄對這個小城寨進行管轄。不過,可想而知,當年的守城軍作戰是何等英勇,捨生忘死,不禁令人欽佩。

清朝失散的精銳部隊:5萬人守一座孤城75年,仍用大清律法

自此,加上民國政府的拒收,九龍城寨變成了無人管轄的地帶。沒有了戰亂,大家的生活才慢慢恢復,走上正軌。這是身為一座被拋棄的孤城,存活已經不是件容易的事了,更難談什麼發展。

初時,治安十分的混亂,各種亂象叢生。有了自治的小政府,情況才稍稍好轉。城內恢復了一定的秩序,可是被封鎖後,失去了與外界的聯絡交流。無奈之下,城中五萬兵力駐守,仍舊一直採用清朝的律法,例如延續多年依舊允許一夫多妻制,所以老一輩的居民都有多房妻妾。

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鬟對起。怒濤寂寞打孤城,風檣遙度天際。

”周邦彥的一首《西河》,嘆往昔,悲憫故土。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都已作古,留給後人的是一樁樁一件件的歷史遺物。後來的九龍城寨,人口擴增,不斷加建高樓,密集的招牌,卻又是一方特色。

清朝失散的精銳部隊:5萬人守一座孤城75年,仍用大清律法

似乎在這裡,無論是底層的苦力,街邊的小販,還是失意的人,都能在這個地方找到一個小角落來歸宿。

猜想,大概是這個地方跟他們一樣,有這同病相憐的失落和孤獨吧!這種情況持續了

將近七十五年

,歷史才讓九龍城寨,這個充滿人間煙火氣息和江湖味道的地方完成自己的宿命,

成為一個時代的最為特殊的縮影。

或許,孤城的盡頭都是湮沒在時間長河滾滾洪流中,但人們永遠不會忘記他曾經的存在,九龍城寨的故事也將會一直流傳下來供後人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