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國和姜姓的源淵及真正國名

首先要更正一點,那就是“許國”的“許”,簡文中作“鄦(下加甘)”。

許國和姜姓的源淵及真正國名

實際上如果有讀者對金文感興趣,會知道在西周和春秋的涉及許國的青銅器銘文中,“許”也都不寫作“許”,而是作“鄦”或“無(下加皿)”的,如西周後期許男鼎等。所以說歷史上該國本名其實是“鄦”,寫作“許”是通假。這就和北燕國本名“匽(郾)”,漢代以後卻寫作“燕”一樣,都是通假字取代了正名。那“鄦”的本意是什麼呢?據《字源》解釋,“無”又作“橆”,借作“荒蕪”的“蕪”,指草木茂密但沒有治理。加個“邑”旁(後變形為“阝”),即指草木茂密之地。這是因為許昌東部一帶處於黃淮洪沖積平原,地勢相對低窪,上古沼澤較多,樹木生長茂盛的緣故。所以“鄦”是因當地自然環境而得名。

許男鼎銘文

二、揭秘了許國開國之君的名字。

透過《封鄦(許)之命》,失傳3000年的許國開國君主太叔(文叔)的名字浮出水面——他原來叫呂丁。眾所周知,呂氏出於姜姓,呂丁既然是許國開國之君,說明許國也出自姜姓,具體說是出自姜姓呂氏。在商末周初,呂尚(姜子牙)曾擔任周國太師(六師統帥),地位十分顯赫。當時上陣父子兵,所以呂丁極有可能是呂尚的兄弟或子及侄。

《封許之命》稱呂丁曾輔佐武王“攼敦殷受,鹹成商邑”。巧了,《逸周書·世俘解》有載,牧野之戰後,周武王曾命令將領呂他征討商朝屬國越戲方。越戲方的位置不詳,有人說在今河南尉氏一帶,歷史大家楊寬認為在河南鞏義東南,總歸多數學者認為應該在河南中部,距離後世的許國不遠。所以不少歷史研究者認為,討伐越戲方的呂他很可能是“呂叔”的筆誤(古文中他與叔近似),呂叔即文獻中的太叔或文叔,也就是呂丁。

許國和姜姓的源淵及真正國名

三、澄清了許國受封的真正時間。

傳統認為許國受封在周武王時,但《封許之命》中提到呂丁輔佐文王、輔佐武王以及今王希望他繼續努力為王室效勞的描述,所以這個封呂丁的王必然不是武王。雖然當中缺了一支竹簡,但呂丁作為文王時就參政的呂氏成員,不大可能到康王以後才受封,而且封他的今王又說自己在服喪期間,所以這個分封呂丁的王應該為成王。

話說周武王駕崩後,“三監”(管叔、蔡叔、霍叔)和武庚叛亂,攝政的周公旦釋出《大誥》(見《尚書》)凝聚人心,隨後進行了著名的東征。《尚書大傳》雲:

周公攝政,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作樂,七年致政成王。

《尚書大傳》把周公的功績按年分得很清楚,並說“四年建侯衛”,但這應該是為了文章整齊順口。按《封許之命》的說法,分封許國在成王三年服喪期間,那周公旦大約在成王三年下半年就已經開始主持分封活動(如許國)了,當然名義上分封的是周成王。

周公分封

四、許國在周公旦分封體系中的地位。

上面說過,自周公東征勝利後,周公旦即開始以成王的名義大封諸侯,以屏藩周室。相對周武王時期的小規模分封(當時主要是褒封先代之後如焦、祝、薊、陳、杞及分封管、蔡、霍、蘇忿生、檀伯達等人),周公旦的這次分封是周初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分封。因為武王伐紂(牧野之戰及派呂他等人掃蕩商王畿周邊地區)僅僅歷時約一個月,周人並未徹底征服原商王朝勢力範圍,是周公旦經過兩年慘烈東征,才真正把東至大海、北到幽燕的廣大區域置於周人控制之下。《荀子·儒效》稱:

周公……殺管叔,虛殷國……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

按戰國後期荀子的說法,周公旦一口氣分封了71個國家,其中姬姓之就佔53個。這53個姬姓國,主要出自三個人的後裔:

一是“文之昭”即文王兒子們的國家,分別是蔡(復封)、郕、霍、魯、衛、毛、聃、郜、雍、曹、滕、畢、原、酆、郇;二是“武之穆”即武王兒子們的國家,分別是邘、唐(晉)、應、韓;三是“周公之胤(yìn)”即周公旦兒子們的封國,分別是凡、蔣、邢、茅、胙、祭(zhài),其實還有名義上分封給周公但實際由他長子伯禽執掌的魯國。除此以外,還有一些周王室遠支的姬姓國家,如召公之後的燕國,以及虢、榮、曾(隨)、芮、息、賈、滑、沈、密等國。

從地圖可直觀看到,這些姬姓國家沿著黃河及分支出來的較大河流向東鋪開,佔據了黃河兩岸的肥沃土地,控制了各地的交通樞紐和戰略要地。古人云“周人親親”,還是自家人放心啊!

標註紅點者為姬姓國(圖片可點選放大)

至於周公旦所分封的異姓國家,用71減去53,可知僅18個。但因為文獻缺失,這18個國傢俱體是哪些國家,我們很難一一數出,憑文獻知道有齊國,現在根據《封許之命》知道還有許(鄦)國。很多人聽說過,“姬姜聯姻”是自先周以來周人就奉行的政治法則,所以許國之所以得封,應與這有關——姜姓尤其是呂氏是除同姓之外周人最信任的盟友了。

前面曾敘述,許國位置在黃淮洪沖積平原,土質肥沃,草木茂盛,因此稍加開發,就是宜農之地,所以從經濟上說這裡是塊不錯的地方。再從軍事上說,許昌在黃河南岸、潁水上游,西部和西北部是山地丘陵地帶,東部是平原,為成周洛邑的東部屏障,又南通南陽盆地,是四戰之地,軍事地理位置重要。西周初年呂丁被封在這裡,顯然算是較好的待遇。

據西晉時出土的戰國古籍《穆天子傳》記載,周穆王在平定徐偃王之亂後巡遊中原,曾在洧水(發源於今天河南登封陽城山的雙洎河)接見了許國國君許男。

是日也,天子飲許男於洧水。天子曰:“朕非許邦,而恤百姓囗(缺字)也,咎(舅)氏宴飲毋有禮。”許男不敢辭,升坐於出尊,乃用宴樂。天子賜許男駿馬十六,許男降,再拜空手,乃昇平坐。及暮,天子遣許男歸。

許男是周穆王進入中原後接見的第一個地方諸侯。隨後周穆王還宴請許男,說自己人雖然不在許邦,但心裡一直想著許邦百姓,並於宴會後賞賜許男駿馬十六匹。可見對許國的重視。

五、許國的爵稱到底是什麼?

我們一直說,許國國君稱“男”,但《封許之命》中卻說“命汝侯於許”,這是怎麼回事呢?難不成是許國最初稱“侯”,後來又降級了?其實應該不是這麼回事。因為在西周青銅器銘文中,周代的諸侯包括“侯、甸、男”三種。如西周前期作冊令方彝中有銘文:“諸侯侯田(甸)男”。所以封為“男”也可以說“侯於某地”。

令方彝銘文 劃紅線文字為“諸侯侯田男”

那麼“男”是什麼意思呢?在據傳說經孔子削定的《春秋》中,只有許國和宿國的國君稱男。在西周金文裡發現的“男”也很少,目前只找到三四個,而且都是不見經傳的國家,國名全是很古怪、沒法轉寫為今天文字的生僻字。在甲骨文中,“男”字從不當爵位講,但有“任”這個爵稱,歷史大家丁山認為商代的“任”即周代的“男”,二字古音近似通假,現在多數學者認同該說。按這種解釋,“男(任)”即擔當某專項任務的諸侯。一般認為“男”的地位較低(“侯、甸、男”排最末),但因數量非常少,其在諸侯中為什麼很特別,尤其是許國最初擔當的專項任務到底是什麼,可能要有更多出土材料才能揭開謎底。

在《封許之命》中,呂丁這位“男”受封時得到的賞賜物卻不少,與傳世文獻和金文中記載的魯、衛、唐(晉)、匽(燕)、宜等姬姓諸侯相比,玉器、香酒和車馬、彝器他都有,只少了兩樣,一是殷商遺民或其他原反商部族,二是武器。沒得到殷商遺民或其他原反周部族(如魯國得到的殷民六族、唐國得到的懷姓九宗),可能是因為呂丁本族人口較多;沒得到武器(如宜侯夨得到的弓矢),可能即表示呂丁作為“男”,主要任務中沒有軍事這一項。

說完了許國受封的相關問題,最後唐封葉再簡介一下許國的結局。

西周時期,有周天子震懾天下,中原一帶的許國應該是較為和平安定的。轉眼到了周幽王時期,據古本《竹書記年》記載:

先是,申侯、魯侯(當為“繒侯”之誤)及許文公立平王於申。

也就是說,西周末年,許國和同為姜姓的申侯站在一起反對周幽王廢黜申姜王后,並事先於西申國擁立太子宜臼為王(周平王),隨後幽王攻西申,犬戎救申並反攻鎬京,幽王身死,西周滅亡,天下大亂。

平王遷都洛邑後,許國受小霸鄭國的侵逼,在許昌一帶已經無法立足,不得不依附楚國,於前576年開始先後五次遷都(一遷河南葉縣南、二遷安徽亳縣東、三遷回葉縣、四遷河南西峽縣西、五遷河南魯山縣東),顛沛流離,備嘗艱辛。遷都後的許國實際已經淪為楚國的附屬國,失掉了獨立性。後來許國於戰國初年的某個時期被楚國所滅,傳承了24世。自那以後,許國後人流散四方,以國為姓,這就是許姓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