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簡王朱植:站錯隊的典型代表,待遇明顯比其他藩王差!

朱植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五子,其生母為韓妃,在洪武十一年的時候被封為衛王,等到差不多長大成人之後,突然改變主意,將其封為了遼王,就藩於廣寧州,也就是今天的遼寧北鎮。

遼東地區自從洪武二十年被大將軍馮勝征服之後,為了有效地控制住這個地區,朱元璋原本準備派沈王朱模、韓王朱松、遼王朱植次三王一起去鎮守,但後來卻由於種種原因,而最終只有遼王朱植去了。

遼簡王朱植:站錯隊的典型代表,待遇明顯比其他藩王差!

當時的遼東是一個比較貧窮落後的地方,但其地理位置卻十分重要,一旦遼東有失,北直隸地區就要直面敵人了。

朱植正式就藩於洪武二十六年正月,當時由於時間上比較匆促,各種物資準備不足,再加上當地的糧食不夠支援,整個遼王府和三個護衛的吃喝。

而且當時遼王的封地內連王府都沒有建好,導致朱植和他的軍隊過去之後,只能暫時駐紮在大淩河北岸,砍伐樹木,建造房屋,還用樹枝圍成柵欄,就這樣匆匆地做成了一座臨時的“遼王府”!

遼簡王朱植:站錯隊的典型代表,待遇明顯比其他藩王差!

如此艱苦的條件,是其他藩王所沒有的,但朱植還是兢兢業業地做好了他的本職工作,在遼東訓兵備邊、開展屯田,數年後成效顯著,軍餉不僅可以自給自足了,還可以回饋給朝廷一些。

這時候的朱植已經開始在遼東地區紮下根了,大批勳貴武將,然而政治鬥爭經驗缺失的他,由於一場站隊失敗,導致他在遼東經營的一切都沒有了。

當朱元璋駕崩之後,繼位的皇孫朱允炆實行激進的削藩政策,導致實力最強的燕王朱棣直接起兵造反。這件事情本來也光駐守在遼東的朱植沒多大關係,對於朱棣和朱允炆,他都不算很熟。

遼簡王朱植:站錯隊的典型代表,待遇明顯比其他藩王差!

然而問題在於,朱植所在的封地距離燕王朱棣十分靠近,而寧王和谷王也因為這一點原因,而被朱允炆早早地下旨讓其返回南京,朱植無奈,也只能聽從朝廷的旨意,直接走海路回到了南京。此舉,無疑變相戰隊支援朱允炆這一邊。

等到後來朱棣攻破南京,取得最終勝利之後,朱植就開始感到很害怕了,他怕朱棣會來對他進行一番秋後算賬。於是乎,朱植趕緊向朝廷上奏,表明心意稱自己上交三護衛,只留下幾百人給我看家護院就行了,要求移藩到荊州!

荊州原來是湘王朱柏的封地,但在建文元年的時候,他由於害怕朝廷的責罰而選擇自焚而死,其宮殿也付之一炬,但這塊地方始終比起遼東而言,是要富裕一點的,朱棣原本不想要將其封給朱植,但在對方的一再懇求下,還是同意了他的要求。

遼簡王朱植:站錯隊的典型代表,待遇明顯比其他藩王差!

但朱棣並沒有給他重新營建王府,而是直接把旁邊的護衛軍營撥給朱植去使用。很快,朱植便帶著家人來到了荊州,這裡雖然沒有現成的王府可以居住,但可以慢慢擴建,稍等時日肯定要比在遼東這樣的苦寒之地,要好一點的。

但朱棣始終都因為他站隊朱允炆的事情,對其心存嫌棄之心,這就直接導致了朱植徹底告別了政治生涯裡,手中權力盡無,周圍人也因為這一點而不太待見他。綜合比較起來,未必能夠比在遼東時強,畢竟當時周圍人可沒有一個人敢對自己不尊敬。

遼簡王朱植:站錯隊的典型代表,待遇明顯比其他藩王差!

不過這樣也好,朱植對此還是能夠放下心態,安心地做一個太平藩王就行了。但壞就壞在,他的幾個兒子並不爭氣,經常給他心裡添堵,比如其次子長陽王朱貴烚為荒淫無道,同弟弟們的關係也處得很差。

遼簡王朱植:站錯隊的典型代表,待遇明顯比其他藩王差!

而三子遠安王則更是一個大孝子,跑到朝廷去誣告朱植意圖謀反,好在朱植及時向人講清楚此事,方才就此躲過一劫。等到朱植於永樂二十二年五月在荊州病死之後,他的兒子們甚至連個他奔喪都不願意。

所以,等到仁宗皇帝朱高熾繼位之後,遠安王等叛逆的兒子都被悉數廢為庶人。因為站錯隊,朱棣對他很是記恨,所以他的待遇在藩王中是比較差的那一檔,其後代也不乏荒誕之人,真是一個站錯隊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