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嫡長子的情況下,嫡長孫和嫡次子比,誰的權力更大一些

在古代,如果是普通的老百姓家庭,家裡沒有什麼收入,沒有什麼財產,這樣的話,後代誰的權力最大的問題,是不用特意考慮的,因為考慮了也沒有什麼意義。

在這種普通老百姓家庭,講的就是公平。從吃飯到穿衣,兒子們都要一樣。就算是修的房屋,也要修成那種對稱的式樣。左邊有什麼,有幾間房。右邊也要有什麼,有幾間房。將來給兒子們留下的財產才叫做公平。

在沒有嫡長子的情況下,嫡長孫和嫡次子比,誰的權力更大一些

為什麼要講究公平了?因為古代的養老制度是“養兒防老,積穀防饑”。也就是說,養老得靠兒女。只有在財產分配上保持公平,才不會授人話柄。否則的話,兒子們將來肯定會說,你不是對誰誰誰很好嗎?你不是偏愛誰誰誰嗎?好啊,那就讓誰誰誰來養你吧。

如果實在子女太多,實在沒有什麼給子女的,在這種情況下,老百姓會更加照顧“么兒”一些。畢竟“么兒”的年紀最小,需要的照顧最多。同時,父母也主要和“么兒”生活在一起。因此,相對來說,老百姓對“么兒”更偏愛一些。

但是大戶人家就不一樣。而皇親貴族,乃自帝王家裡,則更加不一樣。

大戶人家,或者是皇親國戚家裡,財產是很多的。養老的問題,根本就不用考慮。他們需要考慮的是,誰把它們的家業發揚光大?作為帝王,更需要考慮,誰能夠守住江山,把江山千秋萬代傳下去。

從“守業”的角度來看,在選擇後代人的時候,一般會考慮三種品質:一是要有能力,二是要有德行,二是要能服眾。

能力其實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大戶人家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繼承人一般都是些小孩子,沒做過什麼事情,因此,是看不出有什麼能力的。因此,更多的時候,考慮的主要是德行。

在沒有嫡長子的情況下,嫡長孫和嫡次子比,誰的權力更大一些

古人認為,只要德行好,能力就好。道光皇帝在選繼承人的時候,咸豐雖然有腿疾,又沒什麼能力。在狩獵的時候,他一無所獲;道光病了,他除了流淚,什麼主意也拿不出來。但正是因為這樣,道光皇帝反而覺得他這是一種“仁孝”的表現,最後把皇位傳給了他。

不過,所謂的“德行”,要看誰來理解。康熙皇帝的八皇子胤禩,他打獵的時候也捨不得打獵物。他對康熙也非常孝道。天遙地遠給康熙送一對海東青去,但是,康熙卻認為他這是虛偽的表現,認為他“柔奸成性”。

而且,皇帝經常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判斷繼承人。劉邦為什麼要把皇位換給劉如意?劉邦有一句話,“如意類我”,劉盈不類他。要知道,劉如意還就是一個小孩子,怎麼能看得出他類不類?很明顯,這是主觀判斷。

正因為主觀判斷太多,所以,古代的帝王將相及大戶人家,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不是主要考慮能力和德行,而是形成了一種標準:“有嫡立嫡,無嫡立長”。

如果嫡長子在,那不用說,嫡長子獲得繼承權。但如果嫡長子去世了,那麼,長孫和次子,誰應該被立為繼承人?誰應該獲得更大的權力,當然也就是按照這個標準來判斷的。

在沒有嫡長子的情況下,嫡長孫和嫡次子比,誰的權力更大一些

首先需要看他們是不是嫡出。如果一個是嫡出,一個是庶出。那不用說,肯定是嫡出的獲得繼承權,庶出的沒有這種資格。

如果都是嫡出,就比較麻煩了。歷史上在這個問題上,曾鬧出過兩次很大的亂子。比如“靖難之役”和“八王之亂”,就是在應該選擇長孫和次子上,因為大家的認識不一致,最後引發了戰爭。

還有一些雖然並沒有引發戰爭,但依然引起了頗多的議論。比如趙光義繼位,而民間普遍同情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

這種情況下,就主要是看選擇的人。如果選擇的人是皇帝,他會有自己的愛好。比如朱元璋就選擇了長孫,沒有選擇“次子”。如果是皇后,那樣的話,她會主要選擇自己兒子。畢竟兒子和自己更親一些。比如杜太后選擇趙匡胤去世後,讓弟弟趙光義繼承皇位。竇太后也一度想要漢景帝立自己的弟弟為皇位繼承人。

總之,最關鍵的因素,還是看人。在皇權社會,誰真正掌控了權力,就由誰說了算。

(參考資料:《中國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