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 with 鄭州|這些成語故事都發生在鄭州哪兒?

“決一雌雄、沾沾自喜”

源於《史記》的成語

“困獸猶鬥,齊大非偶”

源於《左傳》的成語

這些耳熟能詳、流傳甚廣的成語

都出自鄭州

帶著歷史文化的深深印痕

也是鄭州深厚歷史文化的獨有“標籤”

1

提示:

形容刻苦鑽研的精神

shi

ye

xue

shu

用柿葉代紙來練習書法。形容刻苦鑽研的精神。

【語出】

《新唐書·鄭虔傳》:“虔善圖山水,好書,常苦無紙,於是慈恩寺貯柿葉數屋,遂往日取葉肄書,歲久殆遍。”

【成語故事】

鄭虔,字趨庭,河南滎陽滎澤人。盛唐著名文學家、詩人、書畫家,又是一位精通天文、地理、博物、兵法、醫藥近乎百科全書式的一代通儒,詩聖杜甫稱讚他“滎陽冠眾儒”“文傳天下口”。鄭虔學富五車,精通經史,書畫成就卓然一家,傳略廣泛見諸《辭海》《辭源》等辭書,以及歷代文學家、詩人、書畫家、書法家等專業性辭典之中,是中國歷史文化名人。

他青年時代就愛好寫字繪畫,但是家境貧寒,窮得連紙張也買不起。正好附近慈恩寺廟裡有很多柿樹,寺廟裡落下很多柿葉,他便搬到寺廟裡住下,每天取紅色的柿葉當紙,刻苦學書。功夫不負有心人,鄭虔終於艱難而玉成,他的書法、繪畫和詩歌都取得很大成就。

2

提示:

形容時間短暫

yi

zhao

yi

xi

原意是一個早晨和一個傍晚或夜晚,也就是一日一夜的意思。後指短時間內或短期間內。現多用來形容事件或時間短暫。

【語出】

《列子·力命》:“俞氏曰:病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漸矣,弗可已也。’季梁曰:‘良醫也,且食之!’”這是列子在論述“知命安時”時,舉楊朱朋友季梁患病診治一例,講人應順應自然的故事。

【成語故事】

列子在文章中說,戰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楊朱博學多才,很受人尊重。一次,他到朋友季梁家去,恰巧季梁身體不舒服,躺在床上。季梁的兒子見了楊朱後,哭著說:楊伯伯,我父親的病看上去很兇險,你能否幫我請醫生來為他診治一下。楊朱探視了季梁,安慰季梁的兒子說:賢侄別急,依我看,你父親的病並不嚴重,只要好好調理,很快會痊癒的。

但是,季梁的兒子不信,一下子請來三位醫生。第一位醫生給季梁診治了一下,說:你得病的原因是冷暖沒有節制,虛實失調,陰陽不和,平時飢飽不均。只要吃幾帖藥,即可藥到病除。季梁搖搖頭說:你只是個普通醫生,你走吧! 第二個醫生為季梁診了脈,說:你的病是由於先天不足,而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要用藥來治好你的病,恐怕很難。季梁贊許地說:你是一位良醫。第三位醫生只望了望季梁的氣色,說:你的病是由精神憂鬱引起的,所以不用吃藥,只要好好修心養性,就會好的。季梁十分讚許地說:你真是一位神醫啊!

列子尊崇黃老之學,提倡虛靜無為,以虛為貴,也主張“知命安時”,順應自然。認為世界萬物皆有天定,不能干預,不能觸犯,即是疾病亦應如此。這顯然是主觀片面、有違科學的。儘管列子是地道的鄭州人,也算我們的老祖宗了,但對他的錯誤思想和觀點,我們也不能護短、包庇,應有全面的理性認識和科學的理解。這才是今人正確的態度。然否?

3

提示:

多考慮未來

ju

an

si

wei

居:處在。處於安全的環境;要想到可能出現的危難。

【語出】

《左傳·襄公十一年》:“《書》曰:‘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成語故事】

宋、齊等國聯合攻打鄭國,弱小的鄭國知道自己兵力不足,於是請晉國做中間人,希望宋、齊等國家能夠取消攻打的念頭。其他國家因為害怕強大的晉國,並不想得罪晉國,於是紛紛決定退兵。為了答謝晉國,於是鄭國國君就派人獻給晉國許多美女與貴重的珠寶作為賀禮。收到這份禮物之後,晉悼公十分高興,就將一半的美女賞給這件事的大功臣魏絳。沒想到正直的魏絳一口拒絕,並且勸晉悼公說:“現在晉國雖然很強大,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因此而大意,因為人在安全的時候,一定要想到未來可能會發生的危險,這樣才會先做準備,以避免失敗和災禍的發生。”晉悼公聽完魏絳的話之後,知道他時時刻刻都牽掛國家與百姓的安危,從此對他更加敬重。

4

提示:

嚴整、從容不迫

hao

zheng

yi

xia

形容一個人辦事、處理問題從容不迫、信心十足時,常用“好整以暇”這個成語。整為整齊、有序,暇為空閒、從容。好整以暇表示嚴整而又從容。

【語出】

《左傳·成公十六年》:日臣之使於楚也,子重問晉國之勇,臣對曰“好以眾整。”曰:“又何如?”臣對曰:“好以暇。”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楚、鄭與晉國的一次戰爭中。

【成語故事】

公元前576年春,原與晉締約的鄭國,屈於楚國的壓力,在武城(今信陽東北)與楚結盟。晉厲公為之震怒,旋率兵伐鄭。鄭成公一面禦敵,一面求楚相助。楚共王派令尹(相當於宰相的最高行政長官)子重、司馬(掌管軍事的長官)子文等,揮師北上救鄭。是年夏天,晉軍與楚、鄭聯軍會戰於鄢陵,最後因楚國內部將領不和、親兵年老體衰以及鄭國軍陣不整軍紀不嚴而敗北,兩國軍隊只好撤退。此時,晉厲公與部將欒針正陣前巡視,見到楚國令尹子重的軍旗。欒指著軍旗,對厲公說:“那裡恐怕就是子重吧。從前我出使楚國,子重曾問我晉國軍隊的情況。我說喜好整齊(好以眾整)。又問我還有什麼?我回答從容不迫(好以暇)。現在兩國交兵,不派使者通報,就談不上按部就班了。說好了的事情,不能兌現,也不能說是從容不迫了。請允許我給子重送些酒吧!”厲公答應了欒針的請求,送酒給子重。子重見晉軍送酒,便知來意,對送酒人說:“我和欒夫子先前曾在楚國交談過,他一定是為那次會面而以酒相贈的。他真是一個記性好而又講誠信的人。”於是將酒一飲而盡。此役雖然以楚、鄭失敗而告終,但古人講求信義,不忘故交的情懷,還是可敬可佩的。

後來,人們將晉將欒針與楚令尹子重的這段對話,

即“好以眾整”和“好以暇”兩句,概括為成語“好整以暇”

,用來形容那些做事認真、一絲不苟以及處理問題井井有條的人。如清末小說家“東亞病夫”(曾樸筆名)所作長篇小說《孽海花》第二十五回:“在這種人心惶惶的時候,珏齋卻好整以暇,大有輕裘緩帶的氣象。”就是一例。

5

提示:

拍馬也趕不上

wang

chen

mo

ji

望見前面騎馬的人走過揚起的塵土而不能趕上。比喻遠遠落他人或事物之後。亦用為謙詞,表示自己同對方比差之甚遠。

【語出】

《後漢書·趙諮傳》:“復拜東海相,之官,道經滎陽,令敦煌曹暠,諮之故孝廉也,迎路謁候。諮不為留,暠送至亭次,望塵不及。”

【成語故事】

東漢時期,趙諮受命為東海相,上任路上經過滎陽(今屬鄭州),滎陽令曹暠同他相識,等候在路口,專程迎接他,想請他在滎陽稍事停留,彼此談談。可是趙諮的架子很大,見了曹暠,連車子不下就走了。曹暠想送他到城外的十里長亭,不料趙諮的車子走得很快,一會兒就只車塵不見車影了。

“望塵莫及”這句話到了現在就演化成了“望塵莫及”這個成語。

6

提示:

充分做好準備工作

li

bing

mo

ma

把兵器磨快,把戰馬餵飽,形容準備戰鬥,也泛指事前充分做好準備工作。

【語出】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

【成語故事】

公元前628年冬天,秦穆公接到在鄭國戍守的秦將杞子密報,遂任命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三人為統帥,率軍前去偷襲鄭國。

千里奔襲的秦軍,來到離鄭國不遠的滑國。恰好鄭國有個商人弦高,正趕運貨物來到這裡,見到這麼多秦軍,不由吃了一驚。但他不動聲色,很快弄清了秦軍的動向。弦高派人火速回鄭國去送信,並鄭君使者,對秦將說:“敝君知道貴軍遠道前來,特命我送上一批牲口,供將軍慰勞部下。”孟明視摸不清虛實,不敢繼續進兵。

再說秦將杞子把報告送出後,日夜計算著秦國遠征軍到來的日期。這支留在鄭國都城客館內的秦國戍守隊頻繁地活動起來,他們把行李捆載好,戰馬養得精壯,兵器磨得鋒利,隨時準備行動。

與此同時,鄭國已接到弦高的密報,得知秦軍偷襲,便立即動員軍隊和人民,加強城市的守備,還派人到客館檢視杞子一行人的動靜。鄭人看到客館內厲兵秣馬的情景,更加證實了弦高的報告。他們派軍隊把客館監視起來。杞子知道訊息已經走漏,慌忙帶著隨從逃跑。

為了不得罪秦國,鄭國軍隊不加阻攔,讓他們逃出城去。孟明視得到訊息,眼看成功無望,只得敗興而歸。但是當他們路過崤地時,果然遭到晉軍伏擊,全軍覆沒,三個統帥都當了俘虜。

7

提示:

捨本逐末

mai

du

huan

zhu

買了裝了珍珠的木匣退還了珍珠;比喻取捨不當,次要的東西比主要的還要好。

【語出】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原文: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燻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成語故事】

春秋時代,一個楚國商人到鄭國賣珠寶,他選了一些上等的蘭木,製成許多精美的小盒子,並在盒子外面雕刻上精緻的玫瑰花紋,四周還鑲嵌了許多彩色的羽毛。他想用精美的盒子吸引顧客,買他的珠寶。不料,一個鄭國人看見如此精美裝飾的盒子,毫不猶豫買下一個,開啟盒子把裡面的珠寶退還給珠寶商後,十分高興地走了。買櫝還珠比喻取捨不當,捨本逐末。

8

提示:

下圖中圖形的同音字

bin

zhi

ru

gui

多用以形容主人待客殷勤、周到。

【語出】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百官之屬,各展其物。公不留賓,而亦無廢事。憂樂同之,事則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賓至如歸,無寧災患。不畏寇盜,而亦不患燥溼。”

【成語故事】

春秋時代,鄭國(國都在今鄭州新鄭)大夫子產奉鄭簡公之命,出訪晉國。那時正逢魯襄公逝世,晉平公擺起大國君主的架子,藉口為魯國國喪志哀,停止朝會(即停止辦公),沒有迎接他們。子產就命令隨行部隊,把晉國賓館的圍牆拆掉,然後把車馬開了進去。

晉國的司空(官名,掌管工程)士文伯得到報告,大吃一驚,趕到賓館禮貌地向子產提出責問:“為了賓客安全,我們造賓館建圍牆,現在你們把圍牆拆了,來賓安全由誰負責?”子產回答說:“我們鄭國是小國,所以要按時蒐羅財物前來進獻。現在,恰逢貴國沒有工夫見我們,我們不能把財物送進你們滿滿的國庫,也不敢把獻禮露天置放,如果禮品受潮,乾裂,或者遭蟲蛀,我們豈不更得罪了嗎?記得晉文公時,接待賓客可不是這樣。那時,賓館像王宮一樣寬敞漂亮。冬天,客人一到,爐火生著,招待熱情,車馬停當,客人像回到家一樣,無災無患。……而今你們的離宮寬廣,賓館卻窄小,連車子都拉不進來,治安衛生都很差,客人來了又不知何時才得接見,這不是有意叫我們為難嗎!”晉平公得報後,自知理虧,趕忙認錯,並立即下令重修賓館。“賓至如歸”這一成語即源於此故事。

題都答對了麼?

還有哪些成語跟這個城市有關?

來評論區補充一下吧

編輯 雒嬋

鄭州報業集團 鄭州日報原創內容,轉載請註明出處鄭州日報(ID:zzrbx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