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官制度”是怎麼的存在?為何說西漢滅亡與之有莫大幹系?

引言:

西漢開國的時候,跟隨劉邦創業的和士兵一共有60多萬人,劉邦創業成功之後這60萬人一共被封賞了3億多畝土地。這好像是理所應當的,因為你劉邦乾的事要殺頭的買賣,成功之後大肆封賞不是應該的嗎?可是我們要知道,當時漢朝的總耕地面積不超過8億畝,而西漢初年的總人口有1500多萬人,這意味著佔全國總人口4%的群體被封賞了40%的土地。

而且如果我們看看西漢初年的政府高官的話,也會發現,當時省部級以上的官員全部來自於和劉邦創業時的老兄弟。

透過這些資料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和劉邦赤手空拳打天下的老兄弟,都成為了西漢初年的統治階層。不僅如此這個階層幾乎壟斷了當時的政府權力,甚至他們的存在對於皇權也有著相當的制衡作用。

“中朝官制度”是怎麼的存在?為何說西漢滅亡與之有莫大幹系?

軍功階層代表——周勃

不過這在中國歷史上也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說白了,你現在拉人家創業也得給人家一點股份,何況是拋家舍業陪你幹這種殺頭的買賣呢?不過,皇帝回過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收拾這些人,因為這些人的存在對於皇權是一種壓制。所以,好一點的像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殘忍一點的就像朱元璋那樣大肆的屠殺,漢朝的皇帝也不例外。

這些老功臣從西漢開國一直到漢景帝的時期都活躍在政壇上,把持朝政長達50多年。一般來說皇帝會扶持宦官或者是外戚來和這些人打擂臺,不過漢朝的皇帝更特殊一點,他們選擇了另外一個群體“中朝官”。

皇帝培養中朝官的根本目的就是利用他們去壓制那些開國功臣,說白了他們就是皇帝手裡的一把刀。不過都太過鋒利傷人也傷己,西漢的滅亡也和中朝官的存在脫不了關係。

白馬之盟使得軍功階層一直把持朝政

我們都知道從西漢開國一直到漢景帝的時期,省部級以上的高官大多都由軍工階層所把持著。那這就非常奇怪了,他們怎麼會有這麼久的政治影響力呢?這也和劉邦脫不了關係。在劉邦要死的時候他為了安排後事,所以安排了一次和大臣的歃血盟誓,這就是我們熟知的“白馬之盟”。

白馬之盟規定:非劉姓宗族不能稱王,非有功之臣不能封侯,違反盟誓的人天下人共同討伐。

一般我們對於這句話的解讀,重點都在第一句,那就是非劉姓宗族不能封王。我們一般都認為,白馬之盟就是劉邦為了鞏固皇族的權力,所採取的一種防範措施。可是我們沒有注意到的是,在白馬之盟裡劉邦也對軍工階層做出了非常大的讓步。

重點就在第二句話:非有功之臣不能封侯。劉邦為了換取這些功臣對於皇族的支援,把受封列侯的特權交了出來。

“中朝官制度”是怎麼的存在?為何說西漢滅亡與之有莫大幹系?

漢高祖劉邦畫像

《漢書》記載:“隆曉譬曰:”高祖與天下約,非劉氏不王,今可得為十萬戶侯耳。“步欲留隆與共守二州,隆不聽,求得反命,步遂執隆而受永封。”

為什麼列侯的這個職位那樣重要呢?因為當時西漢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如果你要當丞相,那你必須得是列候。所以這樣一來,軍功階層透過白馬之盟壟斷了列侯的爵位,然後又以列侯的身份壟斷了丞相這個職位。這樣就保證了軍工階層對於西漢政府的控制權。

可是皇帝真的會這樣坐以待斃嗎?雖然這些軍功階層可能沒有謀反的意圖,但是權力會隨著野心而愈加膨脹,每一個皇帝都天然的有的把權力再擴大的衝動。而且沒有一個皇帝願意把自己的生命交託到別人的手上,現在他們可能沒有造反的意圖,不過誰能保證以後不會呢?

所以為了對付這些軍功階層,皇帝開始扶持另外一個群體來和他們打擂臺,那就是中朝官。

中朝官就是對付軍功階層的一把刀

中朝官這個詞我們似乎非常的陌生,因為除了西漢之外,其他的皇帝大多選擇外戚和宦官來鞏固自己的權力。那麼這到底是一群怎樣的人呢?

中朝官有點類似我們現在的秘書和顧問的結合體。他們平時負責幫皇帝起草檔案以及與文武百官的溝通,在必要的時候他們也會為皇帝出謀劃策,擔任皇帝的智囊團。

現在我們都知道,領導的秘書是絕對不能小看的一幫人,因為他們離領導最近,有什麼風吹草動他們是第一個知道的,而且對於領導的性格把控也是最為精準的。所以中朝官官銜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隨時能和皇帝溝通,是皇帝的心腹。而與普通的智囊團不同的是,西漢的皇帝是有意識的組建了這樣一個政治集團,就是為了對付外朝的軍功階層。

“中朝官制度”是怎麼的存在?為何說西漢滅亡與之有莫大幹系?

中朝與外朝的權力劃分

《漢書》記載:“今皇帝尚未平,詔中朝臣具復毀廟之文。臣衡中朝臣鹹復以為天子之祀義有所斷,禮有所承,違統背制,不可以奉先祖,皇天不祐,鬼神不饗。”

漢武帝對於中朝官的使用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尚書這個職位就是漢武帝的首創。

尚書,顧名思義就是皇帝的秘書,這個職位剛剛誕生的時候官銜並不大,但是格外的重要。因為所有的行政檔案都要先經過尚書這裡,由他處理過之後再轉呈給皇帝,而且皇帝的詔書一般也是由尚書來起草的。

這就有點像明朝的秉筆太監,魏忠賢擔任的就是這個位置。看看魏忠賢有多麼的權勢滔天,我們就能窺探一二尚書的地位了。

“中朝官制度”是怎麼的存在?為何說西漢滅亡與之有莫大幹系?

漢武帝畫像

而且在漢武帝臨死的時候,對於重用中朝官的表現的格外明顯。一般皇帝死後都會選擇一些託孤大臣來輔佐太子,這也能看出皇帝心中最為重視的臣子。可是漢武帝選擇的託孤大臣清一色的都是中朝官,這個意圖也是昭然若揭,就是希望太子能在這些人的幫助下打擊外朝的軍功階層。

中朝官的確在打擊軍功階層的方向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過這也成了漢朝最大的隱患,甚至導致了西漢的滅亡。

外戚和中朝官的結合導致了西漢的滅亡

漢武帝駕崩之後,中央的權力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當時的軍功階層已經名存實亡,四位託孤大臣掌握了最高權力。而在這四位大臣當中,霍光的權力是最大的,正是在這個時期,漢朝的政治格局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這個變化也導致了西漢的滅亡。

“中朝官制度”是怎麼的存在?為何說西漢滅亡與之有莫大幹系?

大將軍霍光畫像

《漢書》記載:“明日,武帝崩。戊辰,太子即皇帝位,謁高廟。帝姊鄂邑公主益湯沐邑,為長公主,共養省中。大將軍光秉政,領尚書事,車騎將軍金日磾、左將軍上官桀副焉。”

霍光是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弟弟,漢武帝愛屋及烏對於霍光非常的信任。所以漢武帝在臨終之際不僅指定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還讓他成為了四位託孤大臣中的一員。

霍光能夠掌握大權這有著一定的偶然性,所以霍光打算給自己找上幾個幫手來進一步鞏固自己的權力。於是霍光把中朝官的體制進行制度化了,他在中朝設定了許多職位,大肆安插自己的親信,霍光就這樣打牢了自己的權力基礎。

不過從這之後漢朝政治就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外朝的權力已經微乎其微,朝廷實際的權力都掌握在中朝的手上。漢宣帝劉詢之前受盡了霍光的欺辱,上臺之後把霍家滿門抄斬,霍光的時代就此結束。這樣一來漢宣帝似乎揚眉吐氣了,不過漢宣帝誅殺霍家的舉動也給漢朝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

“中朝官制度”是怎麼的存在?為何說西漢滅亡與之有莫大幹系?

漢宣帝畫像

因為當時霍家的勢力實在太大,漢宣帝很難找到其他盟友,她只能依靠自己母親家族的勢力。不過太過鋒利的刀往往也會傷到自己,漢宣帝上臺之後作為外戚的史家登上了歷史舞臺,外戚干政的由頭就此開始。而且最重要的是外戚和霍光當初建立的制度相互結合,還發生了化學反應。

從漢宣帝之後,漢朝的權力還是掌握在中朝的手中,不過這些官員往往是由外戚來擔任的。最後一個著名的外戚登上了歷史舞臺,那就是王莽。

評價

在中國歷史上,皇帝和官僚集團普遍是對抗現象,為了對抗龐大的官僚集團,皇帝都會選擇扶持一幫勢力。之所以中國歷史上有那麼多的外戚干政和宦官當權,就是這個原因。其實在這些現象的背後我們能看得出來這是皇權和官僚集團博弈的結果。

在漢朝,劉邦為了鞏固劉氏皇族的權力,和隨自己創業的元老大臣簽訂了白馬之盟,這讓西漢從未出現過異性姓人稱王的事情。不過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

軍功階層因為白馬之盟的緣故勢力達到了頂峰,把當時的丞相職位都壟斷了,這對於皇帝來說是絕對難以忍受的事情。

所以皇帝為了對抗這幫元老大臣,收回他們手中的權力,於是扶持了一個特殊的群體“中朝官”來與之對抗。中朝官更多的像是現在的秘書和智囊團的結合體,這個群體的出現對於皇帝壓制軍功階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幾乎可以說完美的達成了皇帝預先設計的目標,到了後來軍功階層幾乎被剷除乾淨,皇權也就此達到了頂峰。

“中朝官制度”是怎麼的存在?為何說西漢滅亡與之有莫大幹系?

終結漢朝的王莽

中朝官的出現對於皇帝打擊外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過與之相伴而來的是,中朝官這個群體成為了新的權力階級,到了霍光上臺的時候,中朝官的權力達到了頂峰。

不過漢宣帝為了誅殺霍家,開啟了外戚干政的油頭,這使得外戚也從此登上了歷史舞臺。最後由外戚和中朝官的結合,王莽登上了歷史舞臺,終結了西漢的歷史。

歷史真的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為了對抗軍功階層,皇帝扶持了中朝官。消滅了軍功階層之後,中朝官又尾大不掉,所以皇帝又扶持了外戚集團來與之對抗。不過外戚上臺之後又成為了皇帝需要對抗的下一個目標,這樣的迴圈在中國歷史上不斷的上演。

所以我們讀歷史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這種政治勢力之間的博弈,這樣才能真正看清楚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到底在爭些什麼。

參考文獻:《漢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