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肉夾饃,夾的是2000年戰爭史

近日,潼關因“肉夾饃”再度上了熱搜,有點出人意料。自漢代建城以來,潼關始終以堅城、關中門戶等為代名詞,主打金戈鐵馬的戰爭範兒;抑或是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的格調,宮闕萬間都作了土,在邊塞或懷古詩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如今因肉夾饃而意外收穫關注,著實有一種世事變幻無常的奇幻感。

潼關,到底為什麼重要?在這裡,又發生過哪些傳奇戰役?

潼關肉夾饃,夾的是2000年戰爭史

陝西潼關 謝閣蘭攝

一 打不過去就繞道?曹操模式難復刻

潼關作為一個正式的城池,出現於東漢安帝永初三年(109年),已有1913年曆史。建城之後,隋唐宋等朝代略有挪移,但範圍不過數里,基本上就在黃河與塬之間,主城幾乎可視為沒有動過。不移動,意味著地理位置重要。潼關臨山帶河,易守難攻,自出現之日起,因其控制了東西向的大路,成為事關長安乃至整個關中地區安全的關鍵之城,“門戶”之稱當之無愧。

潼關建城後爆發的第一場大戰,就是《三國演義》中濃墨重彩描寫的曹操“割須棄袍”之戰。然而,真實的潼關大戰,曹操根本沒有這麼尷尬,也沒有執著於潼關這一條入關之路。

潼關肉夾饃,夾的是2000年戰爭史

《三國演義》連環畫中描繪曹操割須棄袍的畫面

從東面進攻關中,其實可以繞過潼關,選擇其他方向。曹操一邊以重兵與馬超、韓遂相持,一邊派徐晃、朱靈率部分兵力乘虛從蒲阪津渡過黃河,殺入關中,出現在馬超、韓遂的側翼,馬、韓聯軍就此崩潰退走。

蒲阪津在今山西永濟市,後世史書也稱其為蒲津渡,在潼關北邊幾十公里,是由山西進入關中的重要渡口,與潼關附近的風陵渡口、陝西韓城附近的龍門渡口,並稱為入關的三大渡口。曹操從蒲阪津入關,就是不拘泥於所謂咽喉要道、門戶鎖鑰式軍事規律的典型勝利。

打不過去就繞道,似乎是破解潼關的妙招。但是曹操開創的這一典型模式,後世並沒有沿用。其原因是什麼呢?

軍事上也講究經濟原理。從潼關進攻關中,距離最近,付出的成本也最低。繞道進關中,一來距離遠,二來容易被潼關的守軍切斷後路。即使是曹操本人,選擇從蒲津渡偷襲,也沒有放棄正面強攻潼關。因此,潼關仍然是進入關中地區的必由之路。

事實也證明,曹操的成功,並不容易複製。南北朝時期,東魏丞相高歡率重兵20餘萬進攻關中的西魏,他不信入關必走潼關的邪,兵分北、中、南三路,北路走徐晃當年入關的蒲津渡,中路走潼關,南路繞道關中南面的商洛山區,企圖復刻曹操的成功,多路並進、全線突破。

但現實很快給高歡上了一課。

進攻蒲津渡的是主力軍,在潼關未破之前,高歡面對滔滔黃河,不敢貿然入關,怕被斷了後路,所以只造了三座浮橋,等潼關一路取得實質性勝利後再進兵。南面進入商洛山區的部隊,則陷入艱苦的攻堅作戰與長途跋涉,行軍太慢。

反而是隻有一萬多兵力、攻打潼關的中路軍,很快突破了潼關天險。中路軍主將竇泰給高歡送信,一入潼關一馬平川,等著攻克長安的好信兒吧!接到喜報,高歡正準備從蒲津渡過河,與竇泰會合,不料此時西魏丞相宇文泰集中優勢兵力,在潼關附近的小關消滅了竇泰軍隊,高歡聞信大驚,趕緊命令其他兩路大軍迅速後撤,進攻徹底失敗。

這就是南北朝時期很著名的小關之戰,這場戰爭讓傾向漢化的西魏-北周帝國轉危為安,進而把五胡十六國以來的漢化成果鞏固、延續下來,最終造就了周、隋大帝國,使漢文明再次輝煌。

一座城決定了中古歷史的走向,這句話用在潼關身上,恰如其分。

二 哥舒翰潼關慘敗 終結唐朝盛世

到了唐朝,潼關的熱度空前提高了。唐朝政治中心、經濟重心都在關中,各式各樣的人出入關中必經潼關,在那個文化燦爛的時代,文人騷客們站在潼關黃土上,詠歎出無數燦爛詩篇。

唐代邊塞詩的代表人物岑參,在潼關留下過一首著名的自嘲詩《戲題關門》:

來亦一布衣,

去亦一布衣。

羞見關城吏,

還從舊路歸。

他早年到長安獻書闕下,沒有得到皇帝和高官賞識失意而歸,在潼關上寫了這首半是自嘲半是自我勉勵的小詩。後來岑參在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及第,回憶這首小詩,當作會心一樂。

岑參的小詩是許多入關追求仕途者的寫照,古之科舉類似今之國考,都是淘汰率極高的頂級考試,故而留在潼關的詩篇,底色大多是失意、鬱滯的。

如果多是仕途上的嘆息,倒也無事,畢竟受傷害的只是少部分求取功名計程車子,與大多數關中百姓沒有什麼關係。然而潼關畢竟是一座軍城,歷史與它產生聯絡時,往往意味著戰爭、屠殺與流離。

安史之亂爆發後,潼關在政治和軍事兩個層面,不幸成為大唐由盛轉衰的座標。

天寶十五載(756年),大唐名將哥舒翰率兵死守潼關,安史叛軍久攻不克,安祿山甚至有打道回府的念頭。關鍵時刻唐玄宗李隆基走出一步臭棋,強令哥舒翰主動出擊,以求迅速消滅叛軍。

當時唐軍弱而叛軍強,哥舒翰、李光弼、郭子儀等名將,都主張堅守潼關吸引叛軍主力,而以郭、李等軍直搗幽州破其巢穴。但唐玄宗老而昏庸,仍舊活在往日榮光中,堅持要主動主擊。結果哥舒翰一戰而敗,潼關失陷、長安受逼,大唐天子“千乘萬騎西南行”,唐朝這個跟頭摔得太慘,再也沒爬起來。

100多年後的廣明元年(880年),黃巢大軍再度兵臨潼關城下,衰敗已極的唐朝無力抵抗,只打了兩天,潼關城即告易手,大唐無力迴天,苟延殘喘了20多年後終於謝幕了。

回過頭來看唐朝的衰亡,天寶十五載潼關之戰是一個關鍵的轉折點。如果唐玄宗沒有強令哥舒翰出戰,安史叛軍將被控制在潼關以東,叛亂降級為地方動亂,河北藩鎮林立的局面或許將不會出現。唐朝雖然政治上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但絕不會垮得這麼快。之所以出現速敗的局面,根源在於唐玄宗及其周圍的決策班子出現嚴重問題,政權核心爛了,無法自救。

杜甫寫過十幾首與潼關有關的詩,幾乎全是借潼關而嘆國計民生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三吏三別”中的《潼關吏》。此詩作於759年,距哥舒翰兵敗身死才3年,潼關慘敗的情景猶在心目,“胡來但自守,豈復憂西都”、“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為魚”、“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句句椎心泣血,訴說著一敗塗地、生靈塗炭的痛苦。

三 “雄關”風光不再 朱元璋杞人憂天

唐末五代以後,潼關的地位大大下降。其原因在於,唐末五代後經濟重心逐漸向東南轉移,發達的運河體系使中原地區的開封驟然崛起為新的政治中心。自後唐開始,再沒有一個王朝在長安定都,潼關這座關中門戶,也很快褪去光環,成為一座普通的險關。

潼關肉夾饃,夾的是2000年戰爭史

潼關古城地理位置圖

五代以後的潼關,只在幾次改朝換代的戰爭中留下過痕跡。

1126年靖康之變後,金軍深入河南,但關中大部分尚在宋軍控制之中,無論是宋軍出關恢復河南,還是金軍入關進攻長安,潼關都是必經之地。因此,宋金兩軍圍繞潼關展開了漫長的拉鋸式廝殺,最終在四年之後,宋軍力不能支退出爭奪戰,金軍遂由此全面侵入關中,把宋軍一再向南壓縮。

八十多年後,蒙古大軍南下,也很快意識到潼關的重要性,與金軍爭奪長達十七年。成吉思汗一直對這座雄關耿耿於懷,直到其去世時,尚未打下來,還遺令諸王大將一定要攻而踞之,如此才能爭奪中原。成吉思汗死後五年,蒙古大軍才徹底佔領潼關。

元末明初,農民起義軍再次與元軍大戰潼關,先後大戰四次,最終落入明軍之手。

爭奪潼關,實際上是爭奪關中。明太祖朱元璋或許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將潼關從一座孤城,提升為潼關衛,潼關衛下轄107個軍屯,地域範圍包括今陝西西安市臨潼區、渭南市臨渭區、華縣、華陰、大荔、合陽以及河南靈寶、山西永濟,成為一個橫跨豫陝晉三省的大鎮。此舉使得潼關地區再度興盛。

朱元璋愛琢磨事兒,也愛做一些出人意料的事兒,設立潼關衛雖說憂患意識很強,但並沒有發揮什麼實際作用。只有當關中與河南掌握在不同軍事集團手中時,潼關的軍事意義才能體現出來,而這種情況在宋元以後關中經濟地位日漸下降的情況下,基本上不會再出現。朱元璋強行將其提升為軍事要塞型城市,多少是有點杞人憂天。

潼關肉夾饃,夾的是2000年戰爭史

民國潼關縣城圖

明末李自成起義,也曾反覆攻打、據守潼關,但明末關中殘破,已成無法成為爭奪天下的基地,故而潼關的戰守已經沒有多大意義。李自成一片石大戰失敗後,倉惶率兵南撤關中,清軍尾追而來進攻潼關,雙方激戰十餘日,正在僵持之中,清將阿濟格竟然率軍從陝北南下,這一招“天外飛仙”直接擊潰大順軍的信心,潼關竟然不戰而破。這場戰鬥再次證明,當關中不具備與河南或山西等軍事地理單元相對抗的條件時,潼關就失去了雄關的意義了。

有鑑於此,清代潼關雖仍延續明朝長期駐兵的制度,但潼關城又恢復為孤立的城池,不再管轄上百個軍屯。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兩千年戰爭風雲,終使得潼關成為了文人墨客憑弔古戰場的文化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