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國》中來看管理的三種模式

從《三國》中來看管理的三種模式

大家愛看《三國》,我也愛看,雖然只看過電視,也不下於三四遍了。

不少網友喜歡從《三國》中分析不同人物的性格、不同人物的故事,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三國》中三種管理模式。

從《三國》中來看管理的三種模式

1、曹操:全能+善於用人

為什麼說曹操是全能?

他善用兵法,帶兵佈陣,鼓舞士氣,戰官渡而敗袁紹;

他善於謀略,用計制勝,統領群臣,攜天子而令諸侯;

他才華出眾,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善詩文而集樂府;

常人精於一樣便能成就偉業,而曹操是三樣全會,所以說他幾乎是全能的,而能成就霸業,憑此而稱梟雄一點都不為過。

李瓚評曹操:時將亂矣,天下英雄無過曹操。

全能就已經是很了不起了,然而曹操還有一個秘密武器:善於用人。

為什麼這一點不歸到全能裡面?因為“善於用人”太重要了,歸到裡面會隱沒了它的價值。

曹氏集團的謀士主要有荀彧、荀攸、賈詡、郭嘉和程昱,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曹操集團“五大謀士”。

戰將主要有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于禁、樂進、徐晃、張遼等,俗稱“二十四猛將”。

這些“五大謀士”和“二十四猛將”能夠通力合作,君臣一心,足見曹操“善於用人”。否則將如同袁紹一樣,放任其四子相爭,謀臣爭寵而不加制衡,君臣獻計而不善採用,賞罰不分,忠奸不明,致有官渡之敗。

最能說明曹操“善於用人”有三個例子。

一是曹操在官渡之戰中,任用敵方的謀士許攸,才奇襲烏巢。這不是一般人的胸襟所能做得到的。

二是曹操在大敗呂布後,抓住陳宮後親自為他鬆綁,好言勸降,只是陳宮過於執著,最後還是給殺了。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曹操愛才如命。

三是曹操對司馬懿這樣的謀士、軍事家兼野心家,所表現出的任用和制衡,一方面得用著他,一方面又得制著他。這更是極難做到的事情。

從《三國》中來看管理的三種模式

2、劉備:德行+善於用賢

劉備的德行體現在三個方面:操守、仁和義。

為什麼要單單提到“操守”兩個字?

劉備的父親劉弘早亡,少年劉備與母親以織蓆販履為業,生活非常艱苦。雖說劉備自稱什麼“中山靖王之後”,人稱“劉皇叔”,但在那個諸侯割據的亂世,誰有錢、誰有兵,誰就是老大。

所以,劉備是帶著那麼點兵馬,從零開始打拼,得徐州卻為呂布所襲,復得徐州而被曹操所敗,棄新野,走當陽,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寄人籬下,一生逃亡。年過半百時,三顧茅廬,終得孔明,赤壁之戰,漢中之戰,劉備方才三分天下而得其一。

位低而不失其德,兵微而不改其行,屢敗而不改其志,這種堅毅、魄力,這份操守,非常人能及。

其二是劉備之“仁”,劉備的“仁”從他攜數萬百姓棄新野而至江夏便可看出。

其三是劉備之“義”,劉備的“義”始於“桃園結義”,而“桃園結義”之所以成為千古美談,源於劉、關、張三兄弟深厚的情義,任何的戰亂、變故都不能影響這三兄弟的情義。

所以,我們說劉備是一個有“德行”的人,在那個戰亂年代,尤為可貴。

其次,大家發現沒有,我們在說到劉備時用了“善於用賢”這四個字,而說到曹操時只用了“善於用人”這四個字。

這點區別並不是說劉備集團下就都是“賢才”,而曹操集團下只是“人才”,因為一個人到底是“賢才”還是“人才”除了與他自身的素質有關外,還在於他所處的環境會怎樣塑造他。

拿到一個國家中來講,是看君主如何識人、用人、待人,這三者做得越好,這個國家就會有更多的“賢才”。

識人:能認識到每個人的性格、能力、需求,忠奸分明,賢愚分明,賞罰分明。

用人:能充分利用好每一個人的所長,能給到他們一個合理的位置,不會讓善於衝鋒的人去帶兵打仗,讓熟知兵法的人去搞後勤。

待人:“待人”與以上兩點類似,卻又不同。“待”是“對待”,是上升到人與人之間的情分、情義上來談這個事情,是在講人與人之間除了合作關係之外,還有個人之間的感情以及人性本然。

曹操善於識人,也善於用人,但他不善於待人。

為什麼要善於“待人”?看看劉備就知道了。

劉備能夠識關、張、趙為兄弟,同桌飲酒、同場征戰、生死與共,曹操可以嗎?

劉備能夠“三顧茅廬”,與孔明同床而眠,如魚水之情,曹操可以嗎?

不是說非得跟誰睡一覺才算是善於待人,這裡的本質是要寬厚待人、禮賢下士,不因自身的位高而懈怠、褻瀆他人。因為只有基於這個層面,你才可能更好的信任他人,放權給他人,放心的把事情交給他人。

而另一個更關鍵的事情是,在善於待人的同時,其實他人也在善於待你。這往往是一體兩面,兩面一體的,相輔相成。

放在一個國家來看,因為每一位臣子都得到善待,所以每一位臣子也會善待這個國家,願意為這個國家無所保留的奉獻,這個國家才會昌盛。

所以,劉備集團有很多的文臣武將,重要的不是這個,因為曹操集團下也有很多。重要的是劉備這麼弱,既無兵力和軍事才能、又無資源和門閥支撐、還無謀略,算起來笨得要死,但他集團下的這些文臣武將卻都願意依附他,聽他吩咐,靠著他們打天下,硬是三分天下而得其一。

我覺得這是非常牛逼的。因為掙錢買來東西這很難得,而沒錢卻能賒來東西,這更難得。

從《三國》中來看管理的三種模式

3、孫權:謀略+善於制衡

要說孫權精於謀略,想必沒有人會有異議。

孫策死後,孫權受兄長之命繼位,但他擔心自己年少又無寸土之功,群臣恐有不服,難以統領,故大力的任用周瑜、張昭,跟他們搞好關係,因為這兩人代表了整個江東,手握重權,根深葉茂,得到了這兩人的支援就意味著得到了整個江東的支援。

所以,孫權對士族階層以安撫為主、招賢納士,以魯肅、諸葛瑾為代表的外來戶和以顧陸朱張四大家族為代表的當地士族都加入了孫權的幕府。一方面籠絡人心,另一方面可以制衡孫策舊部的政權。

後來,四大家族世代通婚、同氣連枝,多年以來孫權對他們從利益上籠絡,從政治上防範,從不對他們授予重權,從孫權對陸遜的又用又防就能看到這一點。

但這並不是說孫權不會用人,相反孫權很會用人,用魯肅牽制周瑜,用呂蒙接替魯肅,都是善於用人的體現。只是孫權繼任時面臨著太複雜的形勢,外有曹、劉為敵,內又勢弱,不得不運用謀略而取得制衡。

外需順勢而聯劉抗曹,或聯曹抗劉;內需制衡好江東各族的權力和勢力,使得江東君臣一心。

所以,孫權一生都在算計、謀劃,與人鬥,與家族鬥,與曹、劉鬥。

孫權不同於曹、劉的地方在於,他雖有謀略卻不及曹操,他雖有德行卻不及劉備,他雖善用人卻不能盡其才,不能讓他人充分的表現出才能,不能善始善終。

他比曹、劉更擅長的是“制衡”,“制衡”的本質是“平衡”、是“公平”,是讓每個人都有表現的機會。他能讓張昭這樣計程車大夫和呂蒙這樣的鷹派一朝共處,利用改革整風,修理東吳大族,樹立他自己的核心地位,足見孫權“制衡”之能。

好了,以上就是對《三國》中曹操、劉備、孫權這三人的分析。

我們發現這三人的領導模式非常的經典,非常的具有代表性,它直指管理的三種模式。

第一種模式適用於個人能力特別強的領頭人,你只要做到“善於用人”便可三分天下。

第二種模式適用於個人德行特別好的領頭人,你只要做到“善於用賢”便可三分天下。

第三種模式適用於個人謀略比較強的領頭人,你只要做到“善於制衡”便可三分天下。

因為你能力太強,所以自然會吸引一些人才跟著你打天下。

因為你德行高遠,所以自然會吸引一些賢才跟著你打天下。

因為你謀略不錯,所以自然會吸引一些能人跟著你打天下。

(注意以上用詞都有考究)

也許這三者說不上誰最好,誰最壞,畢竟魏、蜀、吳最終都三分天下了,雖然魏國的司馬炎建立了晉朝,但那已是另一個層面的事了。

但是我覺得這三種模式倒可以分出難易來,哪種最難?

我覺得是第一種,也就是曹操這種領導模式最難。

想想看,自古具備曹操這樣的軍事才能、政治才能、文學才能於一身的人能有幾人?所以說他是“全能”,“全能”不是說他什麼都會,而是指他能力很強。“全能”的人最難得,也許幾百年也出不了一個。

所以我覺得第一種是最難的。

其次是第二種,也就是劉備這種領導模式是第二難的。

之所以把他排在第二難的位置,是因為一個人要有一個好的德行雖然很難,但因為德行是可以培養塑造的,是可以從一言一行做起的,所以他的難度僅次於第一種。

那為什麼全能的人會有人才輔佐,而德行的人就有賢才輔佐?

因為全能的人太強大了,強大到無法容納比他更強大的人;而具備德行的人因為自身的不足,急需要比他更強大的人幫助他,而更強大的人因為相信他的德行,所以也願意幫助他。

相對簡單一點的是第三種,也就是孫權這種。之所以相對簡單點,是因為這個世界上從不缺聰明人,而聰明與謀略離得最近,它們之間最大的差別是誰能顧全大局。

如果將這三者的關係對調一下會怎樣?

例如:全能+用人+用賢?

這樣只會導致“賢才”向“人才”方向退化,因為“全能”的能力太強,就意味著“賢才”沒有發揮的地方,逼著“賢才”隱沒自己,退化為“人才”。

那麼有沒有解決的辦法?有的,那就是:全能+用人+德行+用賢。

這樣的組合瞬間提高了集團的戰鬥力,而且還是幾何數的提高。

再如:全能+用人+制衡?

這種組合是犯忌的事兒,因為你本來就“全能”了,為何還要去“制衡”自己的隊伍?你是要拉低自己隊伍的戰鬥力嗎?還是覺得自己有足夠的謀略可以防止隊伍分裂?

如果是:全能+用人+謀略+制衡呢?

也不建議有這樣的組合,隊伍中既有“人才”,又有“能人”,這兩者均無容人之德,如何合作?如何處理好他們之間的關係?如果彼此猜忌、彼此提防、彼此消耗,反而有所損失。

再者,你既要用你的“全能”去“開疆拓土”,又要用你的“謀略”去“制衡他人”,你忙得過來嗎?

但是如果是:全能+謀略+制衡呢?

這種組合適用於集團中沒有“人才”,只有“能人”的情況,可以將“能人”培養成“人才”,增加團隊的戰鬥力。

所以這種特殊的組合主要是用於解決問題的。

如果是:全能+用人+德行+用賢+謀略+制衡?

這種組合就牛逼了,可以想象在這種組合下,這個集團的戰鬥力有多逆天,可能全中國也找不出幾個。

那麼,德行+謀略+制衡?全能+德行+用人?德行+謀略+用賢?。。。

這些不同的模式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優劣,你的團隊屬於哪種模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