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承明制,為何清朝沿用了明朝的內閣,還要再設立軍機處?

清承明制,為何清朝沿用了明朝的內閣,還要再設立軍機處?

公元1644年享國276年的大明帝國隨著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帝自身以身殉國而走向終點。

明朝滅亡以後,眾望所歸的李自成之大順政權並沒有成為下一個大一統王朝,反而是關外的清朝入關成為下一個大一統王朝。

清朝在入關以後,出於統治方便的考慮,可以說全盤繼承了明朝的制度,因此被稱之為清承明制。雖說清承明制,但清朝並非是照抄明朝制度,也有著其自身的特色諸如八旗制等。而且隨著時間發展,明清官制雖然有著諸多相同之處,實際上是多是名同實異。

但不管怎麼說,即使清承明制很多地方是名同實異,但清朝與明朝的官制還是有著諸多相同之處。以至於清末人依舊認為:“

我朝設官,大半沿前明數百年舊制

”。

以行政中樞來說,明朝的內閣清朝也沿襲下來了。但清朝的內閣並沒有像明朝那般發揮出巨大作用,到了清世宗雍正帝在位時期,又設立了軍機處,雖然並沒有廢除內閣,但很明顯行政中樞準確來說在於軍機處而不是內閣,內閣更是如同虛設。

那麼為什麼清朝會這樣設定呢,而且內閣和軍機處都帶有皇帝秘書班子的性質。性質類似,多少有些多此一舉的意思,那麼這背後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宋安之來具體說說。

清承明制,為何清朝沿用了明朝的內閣,還要再設立軍機處?

先來說說明朝內閣制度形成的歷程。

通俗來說,明太祖朱元璋在開國以後,沿襲元制置中書省設丞相,以總理全國政務。但由於丞相權力太大,所以朱元璋為了集權,

在洪武十三年以謀反罪名殺掉丞相胡惟庸以後,趁機廢除中書省和丞相制,將中書省的職責分於六部,而且六部從此直屬於皇帝。

可以說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和中書省,是大大的加強了皇權,至此明朝的皇帝獨裁體制開始初具雛形,因此明朝被稱之為君權高度集中的朝代。

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丞相制以後,害怕後世皇帝復立丞相,因此在洪武二十八年特意對群臣說道:“

朕罷丞相,設府、部、都察院分理庶政,事權歸於朝廷。嗣君不許復立丞相。臣下敢以請者置重典”。

朱元璋之所以這樣做,其實說白了就是處心積慮的為了集權,同時防止了後世子孫再復立丞相。

但皇帝是人並非是神,罷中書省和不設丞相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就是在制度上加強了皇權。但是壞處在於皇帝直接處理國政,可以說是日理萬機,相當勞累的。像朱元璋這樣精力旺盛的開國皇帝,沒有了丞相協助他治理國家,也有些熬不住。據說朱元璋每天都要批600多件奏章,忙的是腰痠背痛。

清承明制,為何清朝沿用了明朝的內閣,還要再設立軍機處?

因此朱元璋先是在洪武十三年九月設“

四輔官

”,以期可以輔佐他治理國家。後來又在洪武十五年效仿宋朝的制度,“

置殿閣大學士以備顧問

”,可以說是後來內閣的最早雛形。

到了明成祖朱棣歷經靖難登上皇位以後,選解縉等七人入值文淵閣,備顧問參機要,標誌著內閣的正式成立。

內閣最初的性質更多屬於是皇帝的秘書班子,也可以說是智囊團。平常替皇帝出謀劃策,提提建議什麼的。有時候也幹一些抄寫機要的秘書活,並沒有什麼大權。

自明成祖朱棣以後,到了仁宣時期,內閣的地位開始水漲船高。朱棣在位時期,殿閣大學士不過五品,而明仁宗繼位後就將閣臣的官階從五品提高到正三品,還將尊崇的三公三孤官銜授予閣臣。而且在實權方面,內閣自此形成入閣便晉尚書的慣例。

而內閣水漲船高的一個原因在於,仁宣二帝並非精力旺盛的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為了獨掌大權而不讓閣臣染指軍國大事。他們沒有這個精力,所以給予了內閣更多權力,以讓內閣輔佐他們治理國家。

清承明制,為何清朝沿用了明朝的內閣,還要再設立軍機處?

同時為了避免大權旁落,內閣雖然權力更大,但只有著議政權,決策權還在於皇帝手中。而且明宣宗為了進一步防止內閣架空皇權,因此開始有意識的扶持宦官勢力。諸如不顧朱元璋留下的祖制,設“內書堂”教太監讀書識字,還將皇帝的批紅權交由太監代行,因此形成司禮監和內閣互相牽制,而皇帝居中不至於大權旁落的局面。

可以說明朝的內閣制度形成,在於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集權為了建立皇帝獨裁體制,廢除了丞相制所導致。因為沒有了丞相輔佐治理國家,皇帝工作量太大,所以設立了秘書班子性質的內閣來減輕工作量,當然在朱棣時期內閣的作用相對來說很小。

朱棣之後的皇帝並非精力旺盛之人,所以為了大幅度減輕工作量,進一步將從廢除丞相制以後大權中的議政權分給了內閣,以使內閣既不威脅皇權還可以替皇帝承擔大部分工作量。

再來說說清朝為什麼沒有以內閣為主,而是另起爐灶建立軍機處呢。

雖然清朝早在關外時期模仿明朝內閣制先後建立文館和內三院,並且入關以後沿襲明制正式設立內閣。

清承明制,為何清朝沿用了明朝的內閣,還要再設立軍機處?

但制度沿襲是一方面,本朝的發展更是重要的一面。因為再好的制度,也是需要分時間和環境的。

內閣在清初並沒有發揮什麼作用,可以說是形同虛設。

主要原因在於清朝早在關外時期,因為清太祖努爾哈赤的“

八家分權

”理念,所以屬於是諸王貝勒共同分享國家軍政大權,諸如清太宗皇太極的汗位就是經過推舉而來的,可見當時並非中央集權式。

雖然皇太極繼位以後大刀闊斧的改革,來進行中央集權,但這種八家分權的模式並不是一時半會就可以徹底扭轉的。所以皇太極順勢成立議政王大臣會議,來決定一切軍國大事。當然皇太極擴大了人數範圍,以稀釋這些掌管八旗的諸王權力。但議政王大臣會議的影響力依舊是舉足輕重的,像皇太極猝死以後,順治帝福臨的繼位,就是透過議政王大臣會議決定的。

因此在清朝入關以後,議政王大臣會議成為皇帝集權路上的攔路虎。很明顯內閣制度在當時是既起不到集權作用,也起不到抑制議政王大臣會議的作用,因此有些形同虛設。

像康熙初年,有著輔政大臣鰲拜等專權,大學生形同虛設。康熙帝親政以後,大學士的權力依舊沒有恢復,實權在於南書房。等到雍正繼位以後,大學士依舊沒有實權,在雍正七年更是設軍機處,可以說確定以軍機處為權力中樞,內閣徹底沒機會成為權力中樞了。

清承明制,為何清朝沿用了明朝的內閣,還要再設立軍機處?

為什麼康熙帝設南書房和雍正帝設軍機處呢,因為他們以這種方式來集權,來對抗議政王大臣會議的分權影響。很明顯內閣制度是做不到這點的,所以他們才以這種方式集權的。

而且明朝到了仁宣時期有意識的扶持宦官勢力對抗內閣,以形成平衡之勢。而清朝自撤銷順治帝設立的十三衙門以後,有鑑於明朝的太監亂政的慘禍,根本沒考慮以宦官來對抗內閣的平衡政治格局,所以康熙和雍正二帝自然不會給予內閣權力,不然沒有制衡內閣的存在,內閣一家獨大萬一真的擁有丞相的權力,君權談何集中呢?

而且還有一個關鍵,雍正時期設立的軍機處和內閣看似都是秘書班子的性質,但實際上大為不同。

軍機處的成立,是雍正七年以西北兩路用兵而始設的。表面來看是為了保護軍事機密而傳達諭旨迅速起見的,因此設於乾清宮西側。

但實際上軍機處的成立使雍正帝進一步加強皇權集中,將一切軍國機要操於一人之手。因為透過軍機處,皇帝可以直接跳過內閣和六部,諸如關於兵事,可以直接不經兵部,發於前方統帥,這是內閣制度所達不到的。

可以說軍機處將內閣的票擬和議政權給剝奪。自此以後,尋常吏事是由內閣票擬,軍國大政則是由軍機大臣面奉皇帝訓示,擬旨繕發,內閣是真正的等同於虛設了。

清承明制,為何清朝沿用了明朝的內閣,還要再設立軍機處?

所以說看似內閣和軍機處都是屬於秘書班子的性質,但很明顯軍機處集權更勝一籌。明朝的內閣有著票擬權和議政權,自由發揮的空間很大。而清朝的軍機處雖然軍機大臣操用人之權很大,但軍國大事上更多屬於是秘書性質,遇有軍國大事是需要面見皇帝請示然後直接擬旨下發,甚至可以不經內閣和六部,方便皇帝具體並且高效的統治這個龐大帝國。

而清朝的議政王大臣會議,經過康熙設南書房和雍正設軍機處的一步步加強皇權,是徹底的名存實亡,在清高宗乾隆五十六年被正式撤銷。

最後總結來說,清朝在繼承明制設立內閣的情況下,之所以在雍正時期再設立軍機處,其實並非是多此一舉。而是一個很高明的集權行為,雖然與內閣是一樣的秘書班子性質,但很明顯其集權作用相當之大,大大的強過了內閣,所以自然是有著其存在的意義。

正所謂以史為鑑,透過清朝為什麼設立軍機處,可以看出很多好的制度,並非是適用於任何環境的,還是要與其存在的時代聯合起來。如果環境不適合,那麼就如同明朝內閣制度在清朝如同形同虛設一般的情況,所以隨著自身發展而出現的制度,符合自身情況,才是真正的好制度。

清承明制,為何清朝沿用了明朝的內閣,還要再設立軍機處?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文章,專注於明清史及其中國大歷史,喜歡以不一樣的角度來說說那些一成不變的歷史,覺得可以的朋友記得點贊關注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