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爵>伯爵,侯爵>男爵。憑爵位定地位靠譜嗎?

喜歡追歷史劇的小夥伴應該比較熟悉公、侯、伯、子、男這種五等爵制度。這種稱謂中西通用,簡明易懂。公爵高於侯爵,子爵臣服於伯爵,似乎天經地義。其實,公、侯、伯、子、男這樣的排序只是文學作品的刻意簡化,真實情況遠比這些複雜。

01在曹魏以前,爵位五花八門,五等爵位制度是否存在都是個大懸案

按照傳統說法,在上古傳說以後,夏朝建立了五等爵制度,就是我們熟悉的公、侯、伯、子、男;殷商改為公、侯、伯,周朝又溯古改成了公、侯、伯、子、男。問題是,這個傳統說法現在已經無法考證,極大可能是後世儒家的理想構建。

公爵>伯爵,侯爵>男爵。憑爵位定地位靠譜嗎?

即便按照傳統說法,咱們也不能簡單地以爵位來定高低。比如,春秋五霸中認可度較高的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春秋五霸有很多種說法,認可度較高的是上述四位)。光聽名字,楚莊王是王,其它三人只是公,那應該楚莊王比較牛。可是,在實際的爵位上,齊桓公、晉文公是侯爵,秦穆公是伯爵,楚莊王更是隻有子爵。那麼,是不是兩位侯爵就比伯爵和子爵強呢?依舊不是。按照實力來說,這四位都是霸主,實力無法簡單比較。實際上,春秋諸侯中是有公爵存在的,比如虞國公、虢國公,他們地位比上述四位如何,完全沒有可比性。那麼,諸侯之間看什麼來定地位高低?一句話,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爵位都是紙老虎。

公爵>伯爵,侯爵>男爵。憑爵位定地位靠譜嗎?

02曹魏以後,歷朝歷代的爵位各有特色,不過更多是一種榮譽稱號

秦滅六國後,賞爵為二十等爵,曹魏恢復了周朝五等制度以後,後世都沿用。各朝各代又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清朝的異姓功臣爵位把五等爵內部進行了細分,再加上都尉、騎尉等,一共確立了二十七等世爵制。清代權臣和珅封一等忠襄公,《鹿鼎記》中韋小寶封鹿鼎公。當然,韋小寶是小說虛構,和珅則是實打實的公爵。

公爵>伯爵,侯爵>男爵。憑爵位定地位靠譜嗎?

不過,後世的爵位更多像是一種榮譽稱號。西周實行分封制,諸侯的爵位有世襲統治權,在他的封地裡,有獨立的官員任免權、武裝權、司法權,這是嚴格意義上的實爵。春秋和戰國算是一個分水嶺,戰國時期各國內部採取一種集權制,受封的貴族幾乎沒有了政治權利,只剩下賦稅權。秦以後,中央集權確立下來,爵位代表的更多的是俸祿和榮譽,應該算是賞爵。西漢實行了一段時間的分封制,那時候人們最大的追求是爵位而不是官位,漢以後,官本位慢慢落地,人們對於官位的追求遠遠大於爵位,爵位漸漸只有象徵意義了。在我們熟悉的唐宋元明清,決定地位高低的是官位,而不是爵位。

公爵>伯爵,侯爵>男爵。憑爵位定地位靠譜嗎?

綜上所述,如果想憑爵位來定地位,只有在商朝、西周和西漢等一小段時期才可能。而商朝是三等爵位、西漢是二十等軍功爵制,只有西周是五等爵制。所以,如果想簡單的以公、侯、伯、子、男來推測某個歷史人物地位的高低,基本上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