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再被騙了:真正“草船借箭”的根本不是諸葛亮,而是孫權

談及三國,繞不開的就是諸葛亮。如今的諸葛亮已經成了智慧的化身,他的智謀,他的奇策已經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說起諸葛亮,人們總會想起他的很多故事,如空城計、草船借箭、火燒上方谷等等,這些都是他智慧表現。其中草船借箭更是流傳已久,被改編成各種影視作品,受到人們的喜愛。

千萬不要再被騙了:真正“草船借箭”的根本不是諸葛亮,而是孫權

草船借箭發生在赤壁之戰前夕,諸葛亮和周瑜打賭,說自己三天內就能籌集到十萬支箭。周瑜對此感到不相信,於是兩人之間的較量便開始了。前兩天的時候,諸葛亮是該吃吃該喝喝,絲毫沒有造箭的準備,這可把魯肅給急壞了,對諸葛亮說趕緊想辦法吧!諸葛亮倒是微微一笑,說不急,不急。

第二天晚上,月色朦朧,江面上泛起了白霧。諸葛亮帶著魯肅便坐著小船出發了,魯肅問諸葛亮,咱們幹嘛去?諸葛亮說借箭去。等到了曹軍大營時,船上計程車兵便開始大喊,有種進攻的意思。曹操不知敵人究竟是什麼情況,於是便下令放箭。就這樣這些箭都射到了船上,諸葛亮湊齊了十萬支箭,這就是草船借箭。

千萬不要再被騙了:真正“草船借箭”的根本不是諸葛亮,而是孫權

透過草船借箭,就能突出諸葛亮的智慧。這件事被寫在了三國演義中,用來凸顯諸葛亮的計謀,可是歷史上諸葛亮並沒有草船借箭,借箭的反而是孫權。史書《魏略》中記載,曹操和孫權對峙於濡須口。孫權乘船來到曹營刺探情況,曹操便下令射箭。孫權見此,便下令如果船身一面載滿箭的話,就調轉船頭,用另一面載箭,就這樣,孫權的船慢慢的載了箭。

千萬不要再被騙了:真正“草船借箭”的根本不是諸葛亮,而是孫權

沒錯,這就是孫權借箭,當然了孫權使用的不是草船。羅貫中在寫演義的時候,將借箭這個場景強加到諸葛亮的身上,為了就是突出諸葛亮。演義中有很多挪用他人的故事,如斬華雄的是孫堅,卻變成了關羽;單刀赴會的是魯肅,便變成了關羽。作者這樣安排的目的非常明顯,就是為了襯托蜀漢,畢竟人物是需要襯托的。演義中,有很多張冠李戴的事情,被人們誤解很深,因此千萬不要在被騙了。正視歷史,深究歷史,才能發現歷史。如今很多人拿著一本演義來談論歷史,真是令人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