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士裸衣擊鼓罵曹,曹操不殺禰衡,卻用陰招沒讓他活下來

說到禰衡,有些人可能感到陌生,說到孔融大家很熟悉吧?估計小時候都學過孔融讓梨這篇課文。

這樣說吧,禰衡的文學水平不在孔融之下。孔融比禰衡大20歲,由於禰衡文采出眾,二人成了忘年交。

禰衡雖有才,卻是三國裡有名的狂士,狂到什麼程度?他不把朝中的丞相放在眼裡。

狂士裸衣擊鼓罵曹,曹操不殺禰衡,卻用陰招沒讓他活下來

東漢末年的曹操,名為國相實為皇帝,禰衡竟在眾目睽睽之下,脫光膀子吉鼓罵曹。曹操並沒有發飆殺了他,但是禰衡卻沒有活下來,這也是多數人不熟悉禰衡的原因之一。

我們常說的一句話叫做“不作不死”,年紀輕輕的禰衡就屬於這類人。曹操表面放過了禰衡,實際是把他推上了死亡之路。曹操放過禰衡,主要是看在孔融的面子上。

咱們先聊聊禰衡擊鼓罵曹的經過:禰衡,字正平,平原郡般縣人,也就是今山東德州平原縣人。

禰衡從小很聰明,詩詞歌賦過目不忘,雖有才卻很狂妄,不屑與朝中的重臣結交,比如陳群,司馬懿的哥哥司馬朗等人。

他只欣賞和敬佩兩個人,一個是孔融一個是楊修。

我這裡插一句,孔融和楊修都是有才之人,都曾是曹操重用的人,可最後曹操還是把二人殺了。

狂士裸衣擊鼓罵曹,曹操不殺禰衡,卻用陰招沒讓他活下來

由此可見,禰衡、孔融和楊修這三人都屬於恃才傲物之流。

回到話題,孔融和禰衡成了忘年交,彼此吹捧,當時孔融是曹操的幕僚,為了拉巴禰衡這個小萌弟,孔融就向曹操推薦禰衡。

說他多麼多麼的有才,一來二去就把曹操心說動了,於是曹操想見見禰衡。

誰知禰衡不僅不領情孔融的好意,而且還嘲諷曹操是宦官之子,說我怎麼會侍奉他呢?

曹操看在孔融的面上沒有和禰衡計較。

若干年後,曹操聽說禰衡敲鼓敲得很好,鼓點時而激昂時而低緩。

於是傳令禰衡進宮獻技,並且讓禰衡穿上宮裡統一發的鼓手衣服。

這點禰衡接受不了,心想“自己不是宮裡的鼓手,為什麼要穿上鼓手的衣裳?”

曹操說了,“這是規定,不穿不行!”

一句話把禰衡的火嗆起來了,心說“你不是讓我穿嗎?好,你等著。”

禰衡脫了自己的衣裳並沒有換上鼓手的服裳,而是光著膀子,手裡拿著兩個鼓錘走了出來,就在眾目睽睽之下開始了表演。

狂士裸衣擊鼓罵曹,曹操不殺禰衡,卻用陰招沒讓他活下來

鼓聲響起,曹操越看越不對勁,禰衡邊敲邊唱,不過唱得不是原詞,而是現編現唱罵曹操的詞,曹操的糗事被禰衡扒出來罵了個遍。

可把曹操氣蒙了,如果不是關照孔融的面子,曹操當場就發飆了。就在曹操愣神兒的功夫,禰衡扔下鼓槌大模大樣揚長而去。

聊到這裡,人們都知道禰衡裸衣罵曹的事兒,但很少人知道禰衡是怎麼死的。

說實話,憑曹操手中的權力,殺禰衡如同碾死一個螞蟻。不過如此做,就會被世人扣上殺名士不能容人的惡名。

不懲罰禰衡曹操又不甘心,思來想去,他想起了借刀殺人之計,於是曹操把禰衡送到了劉表那裡。

狂士裸衣擊鼓罵曹,曹操不殺禰衡,卻用陰招沒讓他活下來

原來曹操知道劉表喜歡聽奉承話,又沒容人之量,禰衡這麼狂,劉表肯定不能容他,殺禰衡是早晚的事。

曹操這招果然陰毒,他挖坑要讓劉表跳。

跟隨劉表的禰衡,果然不把劉表放在眼裡,依然狂妄自大。

然而曹操低估了劉表的智商,劉表好幾次想殺了禰衡,但冷靜下來一分析,劉表恍然大悟,琢磨透了曹操的陰謀。

忍氣吞聲的劉表把禰衡轉手送給了黃祖,劉表知道黃祖的脾氣很暴躁,殺禰衡是舉手之間。

劉表為黃祖挖了坑。

狂士裸衣擊鼓罵曹,曹操不殺禰衡,卻用陰招沒讓他活下來

果不其然,禰衡見到黃祖後,挖苦諷刺黃祖是廟裡的泥菩薩,“雖受人們的香火,卻不為人們辦事,”黃祖一怒之下殺了禰衡,禰衡的生命最終定格在了26歲。

總而言之,禰衡雖然不是曹操所殺,但禍由曹操所起。仔細想來,即便黃祖不殺禰衡,就像他這樣的狂士,指不定哪天被人殺死。這正應了“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禍”那句話。

文/秉燭讀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