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登基後為何將不關心政治的老三囚禁致死?

三觀要正,開車要穩。

——李三觀

《野史綱目》第409期

——野史綱目——

老三胤祉是否被囚禁斃命,解釋權歸雍正皇帝所有,與三皇子是否關心政治無關,皇宮本就是一個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的地方。

雍正登基後為何將不關心政治的老三囚禁致死?

雍正是這樣評價哥哥胤祉的:

“如誠親王其才甚屬可用,而其心又不得不置而不用,以朕四十年兄弟事事無不洞悉,而用之之難尚然如此。”

說白了就是在兄弟眾人中,三皇子胤祉才華橫溢,無人能及,但是呢,兄弟二人40多年的情誼,雍正卻始終不能將其感化,他的才能確實令人羨慕嫉妒,而且大有用處,但是卻始終與雍正有二心,這就是雍正內心矛盾的癥結所在。

其實這個問題也可以簡單概括: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曾幾何時,你是不是一直有一個皇帝夢?看完學霸胤祉的悲劇,估計你就再也沒這個念頭。

我國古代,帝王家本就是無情的代名詞,其實無論是當皇帝還是不當皇帝,都需要承擔忽視親情的痛苦。

雍正登基後為何將不關心政治的老三囚禁致死?

位高權重也是要付出一定的代價,那就是不可能擁有成人一般的七情六慾。

何況當年雍正胤禛與三皇子胤祉之間的矛盾並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康熙皇帝,是一位相當高產多子的帝王,在他這一生68年的人生歲月裡,總共生養了35個兒子,20個女兒,還不包括養子養女。

有著眾多子女的康熙皇帝,並不擔心自己後繼無人的問題,但是與此同時,兒子過多,究竟該將皇位傳給誰?這也成了康熙皇帝晚年一件相當頭疼的事兒,尤其是清代歷史上著名的九子奪嫡事件,也讓當時的康熙深受其害。

之所以被稱之為九子奪嫡,是因為當時總共有9個皇子參與到了皇位爭奪戰中,該事件發生之時,也並非所有的皇子都有條件,有資格參與競爭,首先是年齡要達標,其次才能實力,都不容小覷。

說是九子奪嫡,實際上真正有實力的,或者是勝算比較大的,除了我們今天的兩位主角,三皇子胤祉,四皇子胤禛也即雍正皇帝,這就分別是大皇子胤褆,二皇子胤礽,以及當時鬧得比較兇的八皇子胤禩。

老大胤褆是庶長子,本來不受康熙喜歡,明知自己已經無望的胤褆,選擇和八皇子胤禩站在一起,二皇子胤礽由於提前得知自己勝券在握,被立為皇太子之後,反而忘乎所以,驕橫跋扈,先後被數次廢除,也將自己的優勢逐漸作沒了。

當時說來說去,反而演變成了三皇子胤祉、四皇子胤禛與八皇子胤禩之間的皇位爭奪戰。

說來說去,胤祉與胤禛、胤禩都是競爭關係。

當年大皇子胤褆之所以提名老八,就是因為他倆是同一個母親惠妃撫養長大,所以兩人關係比較好,老大胤褆出事,很大程度上還要歸功於胤祉,大阿哥胤褆當年視二皇子胤礽為主要競爭對手,由於自己是庶長子,所以就想方設法除掉胤礽,但是沒想到這樣的做法遭到康熙反感

雍正登基後為何將不關心政治的老三囚禁致死?

而胤褆也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使夢魘鎮之術,相當於畫個圈圈詛咒二皇子胤礽,這在古代是十惡不赦的大罪,結果直接將自己給幹廢了,而這件事就是胤祉給康熙皇帝告的密。

八皇子胤禩儘管有一定的實力,還有大皇子站臺,但是,平心而論,真正的戰鬥,還要屬於三皇子胤祉與四皇子胤禛之間。

咱們先來認識一下三皇子和四皇子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

三皇子胤祉

公元1677年3月出生,落地戶口,北京紫禁城,按大小算,胤祉實際上排行老十,但是因為中途有夭折的兄弟姐妹,所以他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三皇子,母親是榮妃馬佳氏。

康熙皇帝對於胤祉還是很看重的,康熙29年出征準噶爾的時候,由於身體出了問題,皇太子胤礽和胤祉前去探望,結果沒想到皇太子胤礽不懂事搞砸了,反而讓當時中規中矩的胤祉在康熙心中留下了好印象。

所以他後來,當時正值曲阜孔廟修建完工,康熙也是出於有意無意培養的目的,順便測試一下,就讓皇三子胤祉與皇四子胤禛前去參加祭祀活動,這樣大規模的文化祭祀活動,也是這兩人首次參加,也足以表明當時康熙皇帝對於這兩人的重視,當然也正是因為這次祭祀活動的圓滿完成,以至於在後面的各種出行祭祀慶典,別的皇子不說,胤祉是被康熙時時刻刻帶在身邊的。

然也正是因為如此,皇三子胤祉騎射技術了得,更加深受康熙喜愛。

公元1696年,康熙皇帝再次出征葛爾丹的時候,三皇子胤祉掌管的可是鑲紅旗大營,一年之後,直接被升遷為誠郡王,與此同時,康熙也逐漸讓他參與到政務管理之中。

本來蒸蒸日上的三皇子胤祉,卻因為這件事,反而讓自己的前途止步不前,而且受到了嚴重處罰。

公元1699年,康熙皇帝的敏妃,不幸離世,當時在滿清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有親人離世,如果未滿100天,不得剃頭髮,然而恰好就是在這個敏感的時期,胤祉就做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敏妃離世還沒有100天,居然給理了頭髮,這哪能讓康熙受得了,這不是公開讓自己的這個父親難堪嗎?

所以康熙皇帝一氣之下,就將當時的誠郡王胤祉,直接給降級成為貝勒爺,多年以來的努力,基本上是因此毀於一旦,而且因為這件事還牽連了很多人。

雍正登基後為何將不關心政治的老三囚禁致死?

但是儘管如此,胤祉情商可不低,知道當時得罪了康熙,所以也想了很多辦法,在公元1707年的時候,康熙皇帝藉機去到了胤祉府中,為了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胤祉特地舉行家宴,然而這在此後也成為一種慣例,康熙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會前往胤祉家赴宴,令當時的很多皇子相當眼紅。

儘管看起來胤祉不怎麼關心政治,但是並不代表他不懂政治,直到大皇子已經無望爭奪地位,三皇子胤祉也很早就看清了形勢,提前攀上了皇太子胤礽的高枝,並沒有傻乎乎的跟人家硬碰硬,然而正是因為他這樣的態度,也讓胤礽對他放鬆警惕,兩人平日裡關係很好,就在眾皇子都在對胤礽太子之位虎視眈眈的時候,胤祉這樣做,無疑是相當正確的。

但是兩人關係好歸好,胤祉還沒有寵到助紂為虐的地步,所以在胤礽皇太子之位被廢除的時候,康熙皇帝曾經親自問過胤祉,事後專門澄清,胤祉並沒有跟著皇太子胡作非為,就憑當時康熙皇帝願意為他澄清這件事來看,也還是很能夠說明問題的。

公元1709年,胤礽再次被確定為太子,胤祉也被冊封為誠親王,三年後,皇太子胤礽再次被廢除,而三皇子反而在這個特殊的時候,受到康熙的封賞,白銀5000兩,而康熙的這一動機確實令人生疑。

康熙對於胤礽的信任不僅僅侷限於此,由於康熙精通天文律法,所以康熙準備找人重新修編曆法書籍,而這件事就是康熙讓胤祉負責的,最終成功編撰《律歷淵源》一書。

雍正登基後為何將不關心政治的老三囚禁致死?

康熙沒有死之前,種種跡象都表明,三皇子胤祉在他心中有很大的分量,公元1719年,康熙皇帝帶著胤祉去圓丘祭拜,還專門讓胤祉行禮,還在第2年,冊封胤祉之子弘晟為世子,相當於將來繼承胤祉大統之人,無論是皇位還是王位,都已經承認了該孫子的合法地位,俸祿都與貝勒爺相當了。

然而在康熙駕崩之後,一切都發生了變故,留下的康熙遺詔,疑點重重!

眾人都很難理解,為什麼是四皇子胤禛成為了皇帝?

四皇子胤禛

雍正皇帝,是大清朝第5位皇帝,出生於公元1678年,只比三皇子胤祉小一歲,儘管他也是一位勤於政務,愛國愛民的好皇帝,但是他在眾多兄弟之中的口碑,卻並不見得有多好,對於當年那些得罪過自己或者與自己有競爭關係的兄弟,很大程度上不會念及舊情,要麼是軟禁,要麼是直接處死,很難有善終之人,八阿哥胤禩就是鮮明的例子,而三阿哥胤祉,也算是被迫害至深的典型代表。

儘管在康熙51年,也就是公元1712年,康熙下達了廢除太子的詔令,本來當時很有希望的胤祉,看到這樣的情況,居然主動宣佈,自己退出競選,這樣明哲保身的行為,確實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也令人疑惑,難道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是更好嗎?

雍正登基後為何將不關心政治的老三囚禁致死?

如果我們真正看清了當時的局勢,或許就不會這樣認為了。

康熙皇帝在沒有死之前,胤祉可以說是幾個皇子之中,相當明事理的存在,儘管剛開始對皇位也有一點想法,但是很能剋制慾望,也知道在這樣的亂局之中,唯有保護自己才是明智之舉,所以早在康熙離世的前10年,就已經退出了皇位爭奪戰,但是他所做的種種跡象又表明,對於皇位,他並沒有心甘情願放棄。

鮮明的例子就是當年的孟光祖事件:

自始至終,我們都不應該小瞧了這個文武雙全的三皇子胤祉,當年他舉報老大胤褆魘鎮,就已經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自己也並不是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之人,還是有著自己明確的判斷與選擇。

而在當年康熙皇帝第2次廢掉太子之後,胤祉府上有一個名叫孟光祖的人,本來是一個遊手好閒的老光棍兒,但是深受胤祉看中,其實別看這傢伙平時吊兒郎當,但是辦起事來一點也不含糊,畢竟本人祖上,實際上也是吃皇糧的貴族階層,只不過恰好在這一代沒落了。

當年清朝的皇子,一般是沒有辦法跑到紫禁城以外的地方活動的,但是孟光祖,以胤祉的名義,專門跑到外面,各個地方,找到巡撫都督,送禮拉攏關係,不得不說,當年的胤祉確實很有先見之明,單單就憑這一招,胤祉就已經拉攏了當時的江西,廣西,四川,陝西等地重要大臣。

儘管胤祉這一招確實很高明,提前拉攏了不少勢力,但是知子莫若父,康熙皇帝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終究還是有東窗事發的一天,還被捅到了康熙皇帝那裡,康熙也知道自己再瞞不下去了,手心手背都是肉,所以本著殺雞儆猴的原則,就將孟祖光給就地正法了,而幕後主使胤祉卻一點事都沒有,透過這件事也足以證明,康熙對於胤祉的包庇與愛護。

但是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為什麼最終胤禛毫無徵兆地當了皇帝呢?

實際上儘管三皇子胤祉已經演技足夠好,對康熙心理也把握得很到位,但是他終究忘了,低調的胤禛,實際上也是一個狠人,這件事在雍正繼位之後,就能夠很明顯看得出來。

雍正登基後為何將不關心政治的老三囚禁致死?

隨著雍正皇帝即位,三皇子胤祉好日子可算是到了頭,不僅被雍正強行改名,允祉,更重要的是,居然派曾經的誠親王去守護景陵,當守墓人,更為可氣的是,當時兒子弘晟儘管被封為世子,但是也因罪獲刑,被剝奪爵位,直接不承認正統地位了。

當然噩夢才剛剛開始,胤祉也因為在17 28年,問蘇克濟索要錢財一事,被認定為收受賄賂,然而事實真相是,蘇克濟當年原本是山西巡撫,早在6年前,就已經被認定為賄賂,認罪伏法了,但是6年後,雍正卻把這件事重新提起來,故意找茬,說白了,就是不想讓胤祉好過,至於真正有沒有收受賄賂,又有誰會在乎呢?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當年允祉也很剛烈,面對這件事,當然是不承認的,只不過在對簿公堂的時候,允祉情急之下,扯到了自己是皇上的兄長,還怒罵當朝的眾人,這樣在情急之下喪失理智的行為,也更加激怒了雍正皇帝,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私下裡找宗人府,將允祉從親王降到了郡王,與此同時,還剝奪了他的特權,更不得讓他干政。

允祉實際上還是明事理的

很看不慣當時雍正的許多所作所為,尤其是對於兄弟手足之間的迫害,所以經常勸告雍正,對於那些有用之人,可以保留,一旦錯過了,那將是很大的損失,但是卻被雍正懷疑他居心叵測,兩人之間的矛盾也更是越來越深。

1730年東窗事發,儘管在這個時候,雍正也認為到自己行為不妥,將允祉重新升遷為親王,但是已經對雍正不感冒的允祉,也並沒有領情,反而在怡親王的葬禮上,不僅遲到還相當無禮,依次表示抗議,但我們要知道,怡親王與雍正交好,怡親王去世,胤祉心中有恨,在葬禮上毫無悲傷之意,還遲到,不重視,這樣的行為無疑就是對雍正的不尊重。

雍正登基後為何將不關心政治的老三囚禁致死?

既然敬酒不吃吃罰酒,後來又在莊親王彈劾之下,允祉最終還是被剝奪了爵位,幽禁在永安亭,連同家人一起,雍正十年,也就是公元1732年的時候,允祉去世了,死後以郡王之禮安葬,後來直到乾隆皇帝上位的時候,才逐漸為這位叔叔平反,追加諡號。

瞭解了前因後果,想必大家也已經明白,為什麼當年的雍正皇帝,會對那個不關心政治的三哥囚禁至死了吧?

綜合來看,原因也很簡單:

儘管雍正繼位,胤祉第一時間表決心,下跪承認雍正地位,但是後期逐漸迷失自我,依舊我行我素,內心還是有一份不服輸的執念。

雍正登基後為何將不關心政治的老三囚禁致死?

第一:胤祉實力強,而且當年與雍正胤禛存在競爭關係,自始至終對雍正都是一種威脅。

第二:胤祉才華過人,號召力強實力不容小覷,參與編制《律歷淵源》《古今圖書整合》,與周昌言、楊文言、陳夢雷關係較好,本身就掌握了一定的輿論話語權,如果他真的想抹黑雍正,實際上還是可以辦得到的,這也是雍正忌憚的一個原因。

第三:雍正上位,指責胤祉,“以儲君自命,希冀繼位”,各種關於胤祉繼位的風言風語不絕於耳。其實就已經說明了,雍正已經看出來,當年的胤祉,實際上一直有一個皇帝夢,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說法,也並非空穴來風。

第四:胤祉與雍正胤禛始終不是一個世界的人,倆人合不攏。

“朕止此一兄。朕兄弟如胤祉者何限?皆欲激朕治其罪,其心誠不可喻。良亦朕不能感化所致,未可謂盡若輩之罪也。”

第五:胤祉曾經向蘇克濟索要錢財,犯了大忌,被落下話柄,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原則,雍正皇帝當然還是利用這件事做了些文章。

第六:雍正皇帝與怡親王的關係不一般,在怡親王的葬禮之上,儘管雍正已經丟擲了橄欖枝,恢復了胤祉爵位,但是深感心中受了委屈的胤祉,終究沒有原諒雍正,反而很不給面子,遲到不說,還在葬禮上,沒有盡到應盡的禮儀與義務,更加招致雍正皇帝的不滿。

第七:文學造詣高,是個學霸,文武雙全,胤祉也有自己的勢力範圍,行事低調,捉摸不透,更加讓雍正皇帝害怕,當年的孟祖光事件,就足夠說明一切,也證明了胤祉的政治野心與能力,雍正能不提防害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