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支援兩德統一,僅僅因為點錢,是不是一招臭棋?

二戰後德國被分為了東德和西德,這兩個國家進入了兩個不同的陣營,從此開始了幾十年的分家生活。不過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兩個國家的關係開始緩和,甚至開始談論統一的問題了。這兩個國家也知道,雖然統一是他們內部的事,但背後的兩大陣營態度是很關鍵的。

就是這個問題,英國和法國是堅決不同意。相反,蘇聯卻表現的有點過於大度了。一旦兩個德國統一,就意味著失去了東德這個屏障,這對蘇聯來說是很危險的。我們現在知道了,其實西德為了獲得蘇聯的支援,給予了巨大的經濟援助。

蘇聯支援兩德統一,僅僅因為點錢,是不是一招臭棋?

那麼蘇聯支援兩德統一,僅僅因為點錢,是不是一招臭棋?

蘇聯在當時已經焦頭爛額了,戈爾巴喬夫的改革以失敗告終,這對蘇聯的打擊是巨大的,如此龐大的一個國家,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就可能帶來巨大的隱患。此外,戈爾巴喬夫的政治改革,也是蘇聯動盪的一個催化劑。兩德還沒有統一,蘇聯就已經搖搖欲墜了,波羅的海三國都已經宣佈獨立了。戈爾巴喬夫已經手無足措了,他都自身難保了,根本無暇東顧,巴不得甩掉東德這個包袱。

如果放在以前,蘇聯是打死都不可能讓兩德統一的,可當下蘇聯實在是沒有辦法了。

蘇聯支援兩德統一,僅僅因為點錢,是不是一招臭棋?

畢竟戈爾巴喬夫還指望著西方的支援呢,這個支援不僅僅是德國的資金支援,還有與西方關係的緩和,這些對蘇聯都是有好處的。

所以我們不能說蘇聯僅僅因為一點錢就同意了兩德的統一,放棄了東德。結果導致兩德合併後,投靠了西方,無形當中給自己陣營平添了許多煩惱。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兩德的統一是大勢所趨,雖然從結果看像是西德吞併了東德,但東德當時支援統一的人也是大有人在的。如果蘇聯一味地不支援,那麼結果是什麼呢?可能會更加悲催。

蘇聯支援兩德統一,僅僅因為點錢,是不是一招臭棋?

不錯,蘇聯在東德有15萬駐軍,難道蘇聯敢於西德開戰?如果軍隊不動手的話,那麼一味地的反對也不能阻止兩德的統一。

面對德國的堅持,以及西方國家的同意,就連反對最激烈的英國也無可奈何了。蘇聯也不抱什麼幻想了,本來蘇聯還想著讓統一的德國中立,至少不能完全走向西方,隨著局勢的發展,蘇聯也徹底放棄了,不管了。

蘇聯支援兩德統一,僅僅因為點錢,是不是一招臭棋?

所以蘇聯只能順水推舟,還可以獲取巨大的利益,這麼一來,雖然東德丟了,可能夠緩和一下蘇聯國內的經濟,是個不錯的選擇,所以並非一招臭棋。但是從某種角度上看,只能是無奈的選擇,並非主動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