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遼西夏三國騎兵大盤點:北宋騎兵其實並沒有那麼弱

唐王朝滅亡後,重騎兵並沒有退出東亞的歷史舞臺,從兩宋與塞北三朝和西夏的對抗,到元明的易代,重騎兵依然在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之間縱橫馳騁。所謂唐以後重騎兵衰落的說法,自然是無稽之談。然而對這一時間段的重騎兵發展與各勢力騎兵配置,網路上往往多有誤解。本文嘗試儘量還原宋遼夏三國真實的騎兵戰術和風格。

北宋——內亞風格的騎兵戰術

如果我們不採取將蒙古高原、東北平原也計算進內亞的超廣義說法,而只以中亞和西域為內亞,則與很多人想象的相反,北宋騎兵是這些勢力中最內亞化的。

北宋的騎兵戰術繼承自沙陀代北三朝,深受沙陀風格的影響。內亞多產精鐵良馬,但乾旱貧瘠,馬匹蓄藏量有限,因此往往崇尚騎兵精兵戰術,以少量騎兵與大量步兵部隊配合。在幽州保衛戰、望都之戰、定州之戰、白團衛村之戰中,代北集團的軍隊都是憑藉這樣的配置大破契丹人。

宋遼西夏三國騎兵大盤點:北宋騎兵其實並沒有那麼弱

由於騎兵是稀缺資源,宋代的騎射手往往也以重甲保護。具裝弓騎兵是中亞突厥民族中常見的兵種,而極少見於蒙古高原遊牧民族。

受到沙陀人影響,宋王朝非常重視騎兵的騎射訓練,騎兵選拔標準是——“年四十以下,長七八尺,材必健疾,力邁倫等,能馳騎而善射,前後左右,周旋進退,超越溝塹,馳上陵,逾險阻,絕大澤,涉名水,敢犯強敵,亂大眾者”。選拔之後,平時訓練則是——“六事者,一曰順騌直射,二曰背射,三曰盤馬射,四曰射親,五曰野戰,六曰輪弄。”

如同內亞騎兵一樣,北宋騎兵既重視射擊技能,能夠與遊牧政權的騎兵對射,又重視野戰格鬥與衝鋒。在衝擊敵陣時,他們經常“牆進而前”,如同一道道鐵壁衝向敵人,對異族騎兵造成很大的壓力。騎兵會戰中,遼和西夏很少對宋獲得勝利。

宋遼西夏三國騎兵大盤點:北宋騎兵其實並沒有那麼弱

在宋代,唐朝的一體式馬鎧基本消失,代之以五件套式的分體式馬鎧,以毛皮與鐵片結合,降低了製造成本的同時,還有保暖效果。

但是宋遼戰爭、宋夏戰爭畢竟與五代時在中原腹地作戰,易於獲得補給的情況不同,更注重大縱深作戰。宋王朝的馬政不佳,導致騎兵數量遠少於漢唐,就成為了極大的短板,雖有靜塞軍這樣的精銳騎兵部隊,也難免被敵人以田忌賽馬的套路批亢搗虛,戰略上處處受扼。

宋遼西夏三國騎兵大盤點:北宋騎兵其實並沒有那麼弱

到宋真宗時,馬政情況有所進步,戰馬蓄藏量多達20萬匹,但因為君主與文官對於軍事的掣肘,導致騎兵作戰風格更加保守,騎兵訓練水平極端下降,“多者佈滿川穀,而用之有限,小有不利,則莫之能止,非所謂節制之師也”。因此,最終宋王朝還是簽訂了澶淵之盟,向大遼服軟了事。

遼國——堅韌的遊牧騎兵

雖然契丹人在蒙古高原民族中算是農耕天賦相對出色的,但契丹軍隊仍屬於典型的遊牧軍隊。

如果我們一味相信《遼史》中浮誇的記載而不作任何辨析,自然會以為契丹人有五六十萬騎兵,還有至少數萬的精銳具裝部隊。

但實際上,遼國的軍隊以契丹兵為主,“諸京統軍司及寨幕契丹兵不過十五萬”,由於部落制的殘餘,軍人的武器裝備是要自備的——“弓四,箭四百,長短槍、櫼欁、斧鉞、小旗、錘錐、火刀石、馬盂、抯一斗、抯袋、搭挷傘各一,縻馬繩二百尺,皆自備”,甚至還要自備部分糧草。部落遊牧民的財力自然遠比不上隋唐府兵,則其裝備究竟能達到什麼水平就很可疑了。

宋遼西夏三國騎兵大盤點:北宋騎兵其實並沒有那麼弱

契丹軍制“選兵為三等,騎射最精者給十分衣甲,處於後陣;其次給五分衣甲,處於中間;其下者不給衣甲,處於前行”,連盔甲齊全者都不多,而更加昂貴的馬鎧自然不必說。

耶律阿保機時代號稱有三萬皮室軍,但實際上僅有1000-2000人,遼聖宗時代的宮衛軍“五千六百餘常衛戎主”,這是遼國主要的精銳部隊。

就衝擊騎兵的武器而言,契丹人較喜歡可以用於破甲的骨朵,來對抗宋王朝的重步兵和鐵騎,也有使用刀劍或短槍的,使長槍者極少,因長槍容易折斷,大量生產的財政消費大。

宋遼西夏三國騎兵大盤點:北宋騎兵其實並沒有那麼弱

出土的各類遼代刀劍

但這樣的部隊面對武器動輒比己方長一米以上的宋軍重騎兵之“牆進而前”,槍山如海,難免顯得力有未逮。這就正如同帕提亞帝國(安息)的重騎兵用叢集衝鋒將斯基泰人的猴版重騎兵打得慘敗一樣。

契丹人對付宋軍,靠的還是龐大的馬匹蓄藏量,縱深作戰的軍事思路,以及靈活的作戰方式。

“夷狄用兵,每弓騎暴集,偏攻大陣,一面捍禦不及,則有奔突之患。……步騎車帳不循阡陌。三道將領各一人,率攔子馬各萬騎,支散遊弈百十里外,更迭覘邏。及暮,以吹角為號,眾即頓舍,環繞御帳。自近及遠,折木稍屈,為弓子鋪,不設槍營塹柵之備。每軍行,鼓三伐,不問晝夜,大眾齊發。未遇大敵,不乘戰馬;俟近敵師,乘新羈馬,蹄有餘力。成列不戰,退則乘之。多伏兵斷糧道,冒夜舉火,上風曳柴。饋餉自齎,散而復聚。善戰,能寒。此兵之所以強也。”

宋遼西夏三國騎兵大盤點:北宋騎兵其實並沒有那麼弱

遼國騎兵常常回避正面交鋒,即便是衝擊也充滿試探性——“最先一隊走馬大噪,衝突敵陣。得利,則諸隊齊進;若未利,引退,第二隊繼之”,他們雖然能忍受寒冷飢渴,憑著韌性長期作戰,卻因為己方本族人口有限,不願意承擔傷亡。

這樣的軍隊如果遇上漢唐那樣既有強力的精銳重騎兵,又能憑藉龐大的輕騎兵部隊與之拮抗周旋的軍事國家,自然不是對手。但對上軍隊內亞化的大宋,卻能憑藉龐大的騎兵數量優勢,以數量壓制質量,就如同內亞國家時常被蒙古高原的勢力以馬匹基數碾壓一樣。

西夏——簡陋的山地騎兵

處於貧瘠河西的西夏,早期只有一百萬出頭的人口,戰兵輔兵之和卻多達接近20萬。而西夏又是有一定農耕屬性的國家,並非純遊牧。那麼其軍隊的簡陋自然不必說。

不過西北地區由於漢武帝時代開始就引進中亞優質馬種蓄養,馬種得到改良,要略優於東亞其他地區。西夏的戰馬既能驅馳平原,也能翻山越嶺,耐力很強,還往往能忍受飢渴穿行沙漠之中。而西夏是由党項羌建立的,羌人從漢代起就具備擅長山地作戰的特點。

宋遼西夏三國騎兵大盤點:北宋騎兵其實並沒有那麼弱

西夏名將嵬名察哥曾說——“國家(西夏)用鐵鷂子以馳騁平原,用步跋子以逐險山谷,然一遇陌刀法,鐵騎難施;若遇神臂弓,步奚自潰”。

顯然,由於河西、銀夏地區的貧瘠,馬匹蓄藏量少於蒙古高原,西夏是有大量步兵的。由於西夏冶鐵技術較發達,確實有一些優質步兵,但財力的限制則使得披掛精良盔甲的步兵比例不是很高。寧夏曾出土過唐制的西夏環首刀,顯示出作為唐朝冊封定難軍節度使的後裔,他們的步兵一定程度上繼承唐朝的風格。

西夏重騎兵“鐵鷂子”較多使用騎槍,衝鋒能力強於遼國衝擊騎兵,但由於財力侷限,真正的鐵鷂子數量是稀少的。而宏觀而言,西夏軍隊主體只有少數人能裝備金屬盔甲,大部分人只能使用動物毛皮製作的皮甲。由羌人李宏發明的神臂弓,也因西夏缺乏大規模生產列裝的財力,反而被獻給了大宋,成為宋軍對抗西夏的利器。

宋遼西夏三國騎兵大盤點:北宋騎兵其實並沒有那麼弱

相應地,西夏騎兵絕大部分裝備不佳,在正面對抗中很容易陷入不利,因此注重機動性,他們擅長偵察與騎射,比起一般遊牧騎兵更長於伏擊,策馬奔騰穿行山險如履平地。

不過,少量的精銳鐵鷂子如果能使用得當,仍然能在衝擊時發揮出巨大威力,如1082年的永樂城之戰,西夏鐵鷂子渡河成功後,正面衝擊宋軍陣列使得宋軍動搖。1119年的統安城之戰,夏軍以步兵和輕騎兵阻擋宋軍主力,鐵鷂子抄後登山夾擊,使得宋軍大潰,擊殺2萬西軍,並殺死了西軍名將劉法。

在與宋軍對抗的過程中,當宋王朝的戰爭機器大力運轉起來之後,西夏軍隊便陷入被動,只能憑藉山地與大漠的阻隔來分層次抗擊宋軍,寄希望於宋朝低效的後勤體系運轉過久就自行崩潰,而事實也大多如此,才使得西夏與北宋得以周旋百年。

宋遼西夏三國騎兵大盤點:北宋騎兵其實並沒有那麼弱

西夏軍隊最為可稱的應該是他們屢敗屢戰,百折不撓的意志。在宋夏戰爭,遼夏戰爭,蒙夏戰爭中,西夏哪怕遭遇再多失敗,也極少發生大規模的叛逃事件。他們的軍隊在戰敗後會以最快的速度集結,並擅長利用各種地理屏障牽制、對抗敵人,因此往往能在與北宋和遼國這兩個龐然大物的作戰中反敗為勝,後來衰落後也五次抗擊了蒙古的入侵,才被上升期的蒙古以絕對的國力優勢消滅。

顯然,摧枯拉朽般滅遼破宋的女真騎兵比這三家的騎兵都要強大,而橫掃歐亞的蒙古騎兵也具備自己的獨特之處,至於北伐朔漠氣吞萬里的明軍騎兵更是東亞重騎兵史上最後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