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榮沒有留下制約趙匡胤的武將,所以導致趙匡胤輕易就得手

這種事情誰也沒長前後眼,誰也無法預料,殿前都點檢這個職務給張永德他就不篡位了嗎,給韓通就不造反了嗎,坐在這個位置上。面對外有強敵,內有強藩,而主少國疑的情況。稍微一個有野心的人誰都會動心。不過是因為趙匡胤坐在這個位置上成功了。從柴榮駕崩到趙匡胤陳橋兵變,不過是半年時間,真正的屍骨未寒啊,趙匡胤也未免太著急一些。

柴榮沒有留下制約趙匡胤的武將,所以導致趙匡胤輕易就得手

後周太祖郭威本身也是篡位登基黃袍加身,這一幕給當時一個只有二十多歲的青年軍官留下深刻印象,這人就是趙匡胤。所以來說,後周對此還是有一定的防範。後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柴榮駕崩,臨終將年僅七歲的兒子柴宗訓託付給範質、王溥、魏仁浦三位宰相輔佐。周世宗柴榮在駕崩之前就已經做出了一個重大的調整,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防止他死後武將篡位。為預防武將造反,柴榮也做出了重要安排。將周太祖郭威的女婿張永德調離。而他的他殿前都檢點這個職務給了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趙匡胤,柴榮是預防掌軍的外戚。這是趙匡胤得以核心階層並掌軍區的 原因。換句話說,柴榮留下的第一心腹武將就是趙匡胤。但就是他最後卻篡位登基。

柴榮沒有留下制約趙匡胤的武將,所以導致趙匡胤輕易就得手

柴榮雖在死前進行了一系列人事調整,但他沒有想到方面大耳的趙匡胤是個大奸似忠的野心家,一切努力付諸東流,後周被北宋取代。給他人做了嫁衣。但實事求是地說,五代亂世,稱王稱帝猶如兒戲,柴榮最大的錯誤是他死得太早了,託孤誰都不一定會好的結果。當然,柴榮也做出了一定的預防,侍衛親軍都指揮使李重進,潞州節度使李筠,這二人最後都反了。這就說明這二人不是和趙匡胤是一路的。必須要說的是,在柴榮剛剛去世的那一刻,趙匡胤應該沒有篡位的意思。是趙普等人的鼓動。趙匡胤雖然黃袍加身,但保全了柴榮一家,如果別人篡位卻未必。五代時期的亂世,國無長君,就很難保證國祚長久。起兵反抗趙匡胤的李重進和李筠,很難說得上是真的忠於後周,還是因為個人的利益受損。如果成功也是自己登基。

柴榮沒有留下制約趙匡胤的武將,所以導致趙匡胤輕易就得手

柴榮信任自己提拔起來的外姓將領趙匡胤,韓通和曹彬等人,因為這些人資格淺。根基不深。而對資歷深,有人脈的李筠,李重進,張永德等人都給調離了,原因就是這幾個人在軍中威望很大,怕他們造反,尤其是李重進,他是唯一和郭威有血緣關係的武將。我們站在今天角度來看,覺得柴榮的臨終前政治安排有著重大錯誤。但如果你真的處於柴榮的時代,這個安排無疑是最適宜的。不能說柴榮的安排不對,只能說柴榮低估了人性,低估了帝王之位對這些人的誘惑有多大。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