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的窮人娶不起媳婦,是如何傳宗接代的?他們的方法有違倫理

貧賤夫妻百事哀,窮人同甘共苦,窮人之間的愛才是最難忘和最悲傷的。但是不知道從何時起,這句話的意思被誤解了,認為沒有好的物質基礎就不會有幸福的生活。

事實上,這種誤解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會現實的影響。富人可以一日三餐吃山珍海味,窮人一日三餐都是問題。富人身邊都是漂亮的女人,窮人卻付不起彩禮。這種說法可能是武斷的,但在現實生活中卻比比皆是。這不僅在現代如此,在古代也是如此。在這樣一個貧窮的社會里,清朝的窮人不能娶媳婦,這意味著傳宗接代成了一個問題。在古人看來,子嗣一脈尤為重要。那麼,面對這種不能娶媳婦的情況,清朝的窮人是如何解決後人的傳承問題的呢?

清朝時的窮人娶不起媳婦,是如何傳宗接代的?他們的方法有違倫理

作為一箇中國人,自古以來我們對後代非常執著。不管家裡是不是太窮了,都要給孩子娶妻、綿延子嗣,否則對不起列祖列宗。但是對於當今社會的人們來說,娶妻生子是一種主流的生活方式。然而,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越來越開放,一直以來都有不少人打算獨居。尤其是很多八零後、九零後後,他們不滿足於娶妻生子的主流生活形態,也早已不再關心所謂的“三孝無後為大”。這種意識形態不能說是對的或錯的,但它確實代表了許多人的內心想法。

清朝時的窮人娶不起媳婦,是如何傳宗接代的?他們的方法有違倫理

然而,對於從秦漢到清朝的幾千年來的古人來說,他們的傳統觀念認為,娶妻生子、傳宗接代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十年的寒窗苦讀,對於一個讀書人來說,尤為重要,可以說是人生的意義。但對於家族來說和家族香火比起來算不了什麼。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婚姻嫁娶、結婚、生子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可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老話對中國人來說的重要性。當新婚夫婦沒有子嗣的時候,最焦慮、最緊張的是雙方父母,很多新婚家庭的父母不惜一切代價強迫孩子生綿延後代。

其實,古人也真的想出了一個絕招,那就是“典妻婚”:

典妻婚是封建社會主要婚姻形式的特殊補充形式,自漢代以來就出現了。宋、元、明三代,典妻婚的發展和形成在社會上非常普遍。然而,這種典妻僱妾之風的習俗最初是對社會主流道德觀念的挑戰。於是,明朝官吏禁風。

清朝時的窮人娶不起媳婦,是如何傳宗接代的?他們的方法有違倫理

然而,社會上許多庶民的生活極其艱難,這種官方禁止的文化仍在民間流傳。清軍入關的時候,他們到處燒殺搶掠,強娶良家婦女。因此,在任何一個朝代,典妻賣女的民間習俗也十分盛行。雖然清代也沿襲了明代關於典妻婚風氣的傳統,但量刑偏輕。

在極度缺錢的時代,窮人為了生存而利益犧牲是很自然的,不幸的是,在封建時代和落後的時代,女性總是被出賣,成為利益的犧牲品,這是時代的悲哀,也是人類文明的悲哀。貧困也是典妻迅速發展的直接原因,是將“典妻制度”推向另一個高潮,這種現象屢見不鮮。

清朝時的窮人娶不起媳婦,是如何傳宗接代的?他們的方法有違倫理

墨守成規的社會心理也是典妻在清朝一直存在甚至興盛的原因。因為在清朝,這種典妻現象比較多,從此形成了惡性迴圈,這樣的迴圈,在清朝就成了典妻的“全盛”。

在封建社會體制,由於經濟的發展,現在很多人都不可能提倡典妻婚俗的婚姻習俗。幸運的是,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否則,如果每個人都受“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觀念的約束,那麼現在的社會和古代傳統的典妻婚又有什麼不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