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是開封人嗎?他的墓是在河南鞏義,還是安徽合肥?

古時“公”是對男性的長者或老人的尊稱。“包公”名叫包拯,字希仁,北宋名臣。28歲進士及第。嘉佑六年(1061年),升任樞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待制”、“包龍圖”。嘉佑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贈禮部尚書,諡號“孝肅”,後世稱其為“包孝肅”。包拯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

包公哪裡人

說包公,我們都會不由自主的想到這句歌詞“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因此,很多人就會認為,包公是開封人,其實不然,他是安徽合肥人。只因為他在宋時的河南開封作過開封府尹,為官清廉,鐵面無私,認為開封府是正義的化身,包公就是開封人。

包公墓在哪

嘉佑七年(1062年),鐵面無私的包公逝世,當時流傳下來,包公去世後,多個棺材出城門,防不軌之人。以至於後人不知道他的墓葬到底是在哪個地方。是河南的鞏義還是安徽的合肥呢?

在1973年以前,坊間流傳包公墓是在河南的鞏義,與北宋名相寇準墓遙遙相望,距宋真宗陵僅有500米左右。明代嘉靖三十四年修的《鞏縣誌》載,包拯墓在“鞏縣西宋陵”中,清代順治以後的《河南通志》都如此記載。從史料可以看出,河南鞏義的包公墓是在明代就有了。他為什麼葬在這裡呢?猜測,當時這裡是宋皇陵,生時輔佐皇帝,亡後陪伴皇帝,能葬在皇陵也是家族榮耀的事情。1973年春天,在安徽合肥肥東市的二鋼廠準備建一個石灰窯,在施工過程中挖出了一古墓群落,經過發掘,發現時包氏家族墓,墓葬12座。其中一座遷葬墓中發現了一堆凌亂的屍骨和兩塊墓誌銘,墓誌銘顯示為包拯和夫人董氏,在包拯的大兒媳崔氏、次子包綬及妻子文氏和長孫包永年墓中均發現了確認墓主身份的墓誌。

包公是開封人嗎?他的墓是在河南鞏義,還是安徽合肥?

包公是開封人嗎?他的墓是在河南鞏義,還是安徽合肥?

透過從合肥包公家族墓中發掘出來的文物可以看出,河南鞏義的包公墓應該是其衣冠冢,就如同河南郟縣三蘇墓的蘇洵墓一樣,後人為了讓緬懷他們父子三人,紀念其功績,就在蘇軾、蘇轍墓旁建起了一衣冠冢。我們後人也大可不必,像包公審案一樣,非得辨其真假,哪個是真的包公墓。真假包公墓,這都是安徽和河南兩地的百姓,為了紀念包拯的豐功偉績,表達了對包公的尊重,肯定了包拯是一個受人擁戴的人。這段詩句說明了一切“有的人活著,就沒了聲響;有的人死了,卻仍被歌頌……”

包公是開封人嗎?他的墓是在河南鞏義,還是安徽合肥?

包公是開封人嗎?他的墓是在河南鞏義,還是安徽合肥?